李 宇,鄭培育,韓璐璐,朱洪濤
1.吉林省白城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白城 137000;2.吉林省通榆縣動物檢疫站,吉林通榆 137200;3.吉林省白城市畜牧獸醫技術指導中心,吉林白城 137000
在豬養殖期間,軟骨病是因為飼養管理不夠恰當所致的病癥,更多出現在仔豬、孕期母豬等身上,這些患病豬體內匱乏鈣磷等元素,以后軀麻痹以及跛行為主,直接影響到患病豬的正常生存,嚴重情況下降低養殖戶的綜合效益。所以,研究豬軟骨病的影響因素是比較關鍵的,要采取科學的防治手段落實豬養殖工作,使得豬養殖順利進行。
影響豬軟骨病的因素:第一點是飼養管理不夠恰當,生豬養殖應確保飼養的科學性,給生豬生長提供一定營養支持,尤其是鈣元素以及磷元素。部分養殖戶的知識技能不高,沒有真正明白生豬生長需要多少元素,不利于保障生豬健康生存,給生豬出現軟骨病提供了機會;第二點是鈣元素含量比較多,鈣元素的數量不多情況下,會出現豬軟骨病,可是在生豬攝取較多鈣元素期間,也很有可能產生豬軟骨病。主要是鈣元素的含量比較多,其機體碳酸氫根離子的數量有所增加,使得個體有堿性特點,由此在確保酸堿平衡的情況下,生豬會排出一些鈣元素,降低鈣元素含量。鈣元素的數量應科學的管理,讓生豬健康生存;第三點是投喂大量酸性飼料,生豬在生存中,若酸堿平衡被影響,有一定酸性特點,那么生豬會有鈣元素流失的現象。飼料的搭配上,勢必也會含有酸性元素,對應的物質足夠多時,阻礙了生豬自身的酸堿平衡調節。所以酸性飼料多會造成豬軟骨病的出現,因此應控制酸性物質的攝入;第四點是維生素D含量少,鈣元素的吸收是直接影響到動物機體維生素D含量的,在生豬有較多鈣元素的情況、而維生素D含量不足,也會使得生豬出現軟骨病。在確保體內維生素D含量達到一定標準,鈣元素可以被機體全方位吸收和利用。所以養殖實踐中應保障鈣元素以及維生素D的攝入量規范化,提高鈣元素的吸收效率。
在豬患有軟骨病之后,其和正常豬進行比較相對瘦弱,與發育不良的狀態進行關聯,仔豬行走更加沒有力氣,伴隨啃土行為,四肢也會有彎曲的趨勢,骨節有所腫脹。上腮骨以及下腮骨有腫大的趨勢,因此咀嚼會受影響。后期患病豬會頻繁臥地,存在站立難度,甚至有四肢麻痹的可能。豬軟骨病的病理情況用肉眼可觀察到,若生豬是健康狀態的,其關節軟骨體現一定光澤性,且表面是存在光滑性的,不出現損傷問題?;疾∝i的關節軟骨淡化光澤,伴隨充血問題與糜爛問題,表面是粗燥的,或者患病豬軟骨有下骨露出的現象,對軟骨的切面進行研究,關節軟骨厚度顯著增加,一旦有出血的情況,更多體現在軟骨基部,或者壞死。利用鏡檢分析患有軟骨病的生豬,會出現下列顯微形式:出現病變的患病豬會生成軟骨細胞,相關細胞出現堆積趨勢,軟骨滯后堆積細胞產生突出物,骨組織以及軟骨組織存在著界限清晰化,損傷了軟骨組織,有萎縮現象與壞死現象,最終通過纖維結締組織全方位引出了軟骨填充。另外對診斷方式進行研究,養殖戶要結合豬軟骨病的基本癥狀和患病豬的病情,把信息反饋給獸醫,在互相交流之后,以肉眼及鏡檢的形式對病理變化加以研究,獲取對應的診斷信息,便于豬軟骨病的科學防控與治療。
預防豬軟骨病過程中,有些許問題。第一,缺少完整的防控方案。養殖場進行具體的疾病管理,若尚未將此工作完全落實,很可能導致養殖戶經濟效益備受損失,造成區域經濟水平受限。養殖工作管理更多強調了區域的經濟提升,沒有形成與時俱進的軟骨病預防意識,那么豬疾病預防的效率不佳。養殖戶充當養殖行業的發展主體,在不存在較高疾病預防意識的前提下勢必會降低軟骨病的預防有效性。即便部分農村區域安設獸醫站,可是專業工作者的數量不多,不能給軟骨病的預防和監督提供有利條件,因此應建立比較完整的防控方案,使得養殖工作可以高效率進展;第二,預防機制不夠全面。疾病的控制中,預防工作者應全方位研究疾病內在影響因素和類型,才可以目的性進行預防豬軟骨病。即便近些年國家已經給生豬養殖的疾病控制投入一定資金和精力,可是基礎設備的準備上依舊是有待改進的。養豬規模有所擴展和延伸,一些區域的工作條件不能與時俱進,這樣加入到獸醫檢驗工作的人才少之又少,不能充分落實豬軟骨病的預防工作,工作者團隊不夠強大,直接降低了生豬養殖的質量,因此急需組建高能力與高水平的工作者進行豬軟骨病的預防和控制,以此增加養殖戶的綜合管理效益。
豬軟骨病的防治,要從預防和治療兩方面進行,養殖戶及時形成防治意識,重視豬軟骨病對養殖戶帶來的影響,針對性創設防治的計劃,關注圈舍消毒、清潔和驅蟲管理等,從而保障養殖戶的效益。
4.1.1 優化飼養管理方案。在控制豬軟骨病出現時,應該對圈舍的飼養管理方式進行調整,給患病豬投喂營養豐富的飼料,關注骨粉的適量搭配,給生豬養殖提供鈣元素與磷元素,還可進行混合飼料的宣傳,以全價日糧的形式對處于妊娠階段母豬加以維生素以及礦物質填充。對仔豬的喂養上,在圈舍之中投放泥炭土,使得仔豬可以自由進食,給母畜增加鈣元素飼料與磷元素飼料的投喂,增加太陽對生豬的照射,加快生豬體內維生素D的及時利用與吸收。對圈舍的溫度進行調節,讓圈舍內足夠清潔并有光線充分照射。養殖戶實施生豬喂養,若選取比較干凈的水源,天然的飼料可能讓生豬養殖出現細菌,所以養殖戶應形成食槽的清洗意識與水槽的清洗意識,開展對應的消毒工作控制細菌出現。多墊甘草,避免生豬發生褥瘡,養殖戶還應配置一些設備,特別是風扇等,緩解環境對生豬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4.1.2 關注生豬養殖的驅蟲工作。養殖生豬過程中,可能潛在寄生蟲或者蚊繩,出現了生豬身上滋生細菌的情況,影響到生豬的正常生存。為了避免生豬出現軟骨病,應實施一定驅蟲項目,關聯養殖的具體現狀明確科學驅蟲計劃,按照先進的驅蟲思路完成驅蟲管理。養殖戶還應該利用藥浴實施驅蟲,強化驅蟲管理的質量,養殖戶對藥物進行合理選擇,引進殘留物含量較低的藥物,間隔一定時間更換驅蟲藥物,否則寄生蟲可能會阻礙生豬的健康生長,提高生豬體質,讓養殖場的衛生達到一定標準。
4.1.3 開展圈舍消毒與體溫監督。進行生豬軟骨病的預防,應重視養殖場的消毒處理,將養殖場的消毒視作控制生豬出現軟骨病的一個途徑,具體的養殖過程中,工作者應擺放消毒工具與清洗工具,給予來往的工作者和車輛進行消毒。保障圈舍內的環境可以給生豬生長提供條件,整體上消毒和生豬生存存在關系的物體,提高養殖戶的效益。養殖戶應重視生豬體溫的測量,若體溫變化程度比較明顯時,養殖戶要充分關注,把實際情況報備給預防工作單位,具體化判斷患病豬的病情,最大化控制軟骨病的出現。
4.1.4 關注保健與技術管理。生豬的軟骨病防控上,保健項目是不可缺少的項目,通過保健項目可以直接控制養殖戶面臨損失。養殖戶應整體上研究生豬的保健,以系統化吸取先進知識為基礎,調整以往的思想觀念,加大力度開展生豬保健。仔豬的保健上,適當引進生物肽以及人工鹽水等,把接種疫苗為前提消毒生豬生存的圈舍,通常而言在半個月的時間開展一次保健項目,避免養殖戶經濟受到影響。同時進行軟骨病的防治技術管理,不可以銷售患病生豬產品,在引進生豬時應了解其健康水平,接受一段時間的疫情監督可以實施大規模的生豬飼養。出現了疫情,相關人員應進行生豬的隔離,保存好飼料,控制生豬發生食物污染的情況。定期對圈舍消毒和管理,不要發生感染豬傳播疫情的情況,尤其是圈舍的消毒和工具的消毒,降低食物污染對生豬生存帶來的不良影響。
對軟骨病進行治療,不可以單一通過一種方式達到目標,要加強軟骨病的飼養與管理,調整生豬的圈舍環境,配置存在較多營養價值的飼料,加快病情的好轉。首先是對癥治療,若患病豬處于孕期或者哺乳期,要引進含有鈣元素或者含有磷元素的物質,尤其是青草與骨粉。飼料中添加貝殼粉,劑量是100~150 g,連續喂養10 d。治療過程要配合其他方案,借助維丁膠性鈣注射液對患病豬加以肌肉注射,即5 mL,每日注射2次,持續注射7 d。若患病豬的病情比較嚴重,要添加3%的次磷酸鈣溶液1 000 mL,以靜脈注射的形式進行,持續診治5 d。也可添加10%的葡萄酸鈣溶液1 000 mL,或者10%的氯化鈣50 mL,實施靜脈注射,每日一次直到患病豬完全得到診治。其次是偏方緩解病癥,對豬骨以及羊骨進行混合化燒制,以細粉的形式融入在飼料內,每日實施3次診治,持續診治半個月;最后是中藥診治,引進蛤蜊粉15 g、龍骨25 g、何首烏20 g、杜仲15 g、石決明15 g、甘草10 g、牛膝20 g、骨碎補15 g,每日對患病牛診治2次,將藥物和飼料混合在一起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生豬的具體養殖,養殖戶應關注常見疾病的預防和控制,豬軟骨病是養殖中比較容易出現的,養殖戶和獸醫都要研究此種疾病的影響因素,圍繞生豬養殖的效益和實際情況,實施科學的方式防治生豬軟骨病,使得豬群可以生活在衛生的環境中,增加生豬免疫體質,保障養殖戶的養殖生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