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文忠
公主嶺市巿區動物檢疫所,吉林公主嶺 136100
1.1.1 蛋白質營養
肉雞所需蛋白質營養較少,而飼喂蛋白水平高的飼料會導致肉雞機體承受能力過重,多余蛋白質自動分解為尿酸,殘留在肉雞體內,使得肉雞單位血液含量內的尿酸值超出標準水平。由于肉雞的腎臟功能對尿酸鹽的排出有一定要求,超出要求則無法排出,多余的尿酸鹽就會一直停留在肉雞機體內,從而引發痛風病。
一些飼養場會用酵母蛋白取代魚粉進行飼養,雖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酵母蛋白中含有大量的核蛋白,肉雞吸收后會在肝臟消化處產生尿酸,進而導致血液尿酸含量增加,超出正常標準。長此以往,肉雞內臟器官和腎臟部位產生越來越多的尿酸,最終超出承受范圍,破壞腎臟,導致肉雞腎臟功能衰竭,引發痛風病。
1.1.2 鈣、磷等少量元素營養
在肉雞飼養過程中,飼料中包含的石粉、貝殼粉等過多,使得肉雞無法正常排泄。血液中鈣鹽越積越多,最終匯集在關節和內臟處,影響肉雞機體正常運作,進而發生痛風病。此外,肉雞進食的物質中有許多草酸鹽成分,比如甜菜類、醡漿草類等,會在消化過程中與肉雞體內草酸鈣發生反應,形成草酸鈣鹽結晶,阻塞肉雞的腎小管,進而引發痛風病。
而飼料中磷比例不足,會導致肉雞無法有效溶解尿液中的尿酸鹽,進而導致腎臟受損,無法正常生活,引發痛風病。
1.1.3 維生素營養
維生素不足也會導致肉雞痛風病的發生。飼養時只關注于肉雞基本營養成分,忽視定期補充肉雞的維生素,進而導致肉雞長時間缺乏維生素A,機體發育不良。甚至會損傷肉雞腎上皮,導致機體內腎小球過少,不能開展有效過濾,影響排泄功能,出現痛風病。
由于養殖衛生不干凈或養殖手段不正確等,都會引起一些動物疾病。在腎臟方面常見家禽疾病有禽流感、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馬立克病毒感染、傳染性法氏囊病等。這些病毒對肉雞體內的腎細胞會產生侵蝕作用。當肉雞感染這些疾病后,短時間內腎功能就會出現損傷。而對于食物或飲水中的尿酸鹽,都是通過肉雞腎臟進行排出,若是腎臟出現問題,則肉雞無法正常排出尿酸鹽,進而造成尿酸鹽中毒,引發痛風病。
飼養管理不當會引發肉雞痛風。比如,沒有給肉雞提供充足和干凈的飲水。在高溫炎熱的夏季或者長時間運輸后,肉雞沒有及時補充飲水,會出現脫水癥狀。機體內尿液壓制濃縮,無法排出體內,進而在輸尿管中轉化為尿酸鹽以及尿酸鹽結晶,對腎上輸尿管堵塞,引發痛風。此外,雞群在應激狀態下出現痛風病的可能性較大。還有飼喂作息不正常、經常性饑餓等,會導致肉雞出現痛風。使用的飼料出現霉變后依舊用來飼喂,則會導致霉菌毒素對肉雞體內器官造成危害,引發痛風病。部分飼養場會進行飼料自配,在自配過程中各成分比例不正確或混料時間不夠、不均勻等,會成為痛風病發生的誘因。即使在接種疫苗過程中,如果導致肉雞出現強烈應激反應,也會引起痛風病的發生。而雞舍內糞便沒有及時清理,到處堆積使得舍內空氣污濁,通風不暢,周圍潮濕等,會導致肉雞出現呼吸道感染疾病,繼而引發痛風病。同時肉雞的生長速度與體內器官發育不相匹配,即生長速度過快,發育較慢,則會誘發肉雞痛風病。尤其心肺器官功能發育不全,大大提升痛風病的可能性。
對于痛風病的臨床癥狀,主要成因在于尿酸鹽。因此,根據尿酸鹽的沉積位置進行分類,分別是關節型痛風和內臟型痛風,偶爾兩種情況會同時出現。關節型痛風主要體現在關節部分,出現腫脹、跛腳等,感染后肉雞喜歡臥在地上,進食量下降,飲水減少,且整體體重下降,等到后期病雞關節處和腳趾處會出現嚴重變形,無法站立。內臟型痛風則主要集中于肉雞的機體器官,外在表現有食欲不振,精神不佳,全身貧血。在雞冠、可視黏膜等位置十分蒼白,糞便稀糊且呈白色,整體沒有光澤。產蛋率直線下降,極易出現蛋殼破碎。
對出現痛風病的肉雞進行實驗室解剖,發現體內腎臟腫大,腎臟表面出現許多花斑,且明顯看到白色尿酸鹽大量堆積在腎包膜下面和輸尿管處。在肺表面、肝臟、氣囊等部位分別發現尿酸鹽沉積,直腸處存儲許多尿酸鹽的糞便。對關節型痛風病的肉雞進行剖檢,發現關節囊中包滿了白色液體尿酸鹽,在一些肉雞的關節處出現明顯壞死和潰爛,使肉雞無法正常行走。
臨床醫學上患痛風病的肉雞會出現生長緩慢、食欲下降、關節腫大、水樣糞便、站立和行走困難等特征。當養殖過程中出現這些癥狀就可以判斷為肉雞出現痛風病。接著通過實驗室解剖,確定白色尿酸鹽的存在,且腎臟器官腫大、有花斑,確診肉雞感染痛風病。根據對痛風病病因的具體診斷,確定相應的防治措施,采取藥物治療或飼養管理手段消解肉雞體內的尿酸鹽,使之正常排泄,進而避免痛風病的出現。
對肉雞的飼料進行合理科學配比,確定成分比例恰當。成分健康的原料,盡量減少使用動物性蛋白原料,提升一些原料用量,如玉米、米糠等,從而使飼料中各個營養不會超標,則蛋白質適當,這樣可以有效防止肉雞痛風。同時,定期添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飼喂含有維生素A和B的飼料。當發現飼料出現霉菌時立即更換,使用干凈健康的飼料,防止霉菌毒素對肉雞的傷害。此外,加強飼養管理能力。飼養管理人員進行飼養時應根據飼養時間規律喂養,隨時添加飲水。并合理控制養殖密度,保證雞群有充分的活動空間。對于雞舍衛生情況,做好清潔和打掃,給肉雞提供一個干凈舒適的環境。夏季和冬季分別調整溫度,使之維持在肉雞生長適宜的狀態,加大通風透光,保證空氣流通順暢,從而避免細菌病毒的滋生,減少肉雞病毒性感染痛風的可能性。
對肉雞進行定期疫苗接種。根據肉雞的生長周期和生長特點,合理注射疫苗,增強肉雞的抗病毒能力。使肉雞具備較強的免疫能力,這樣有利于促進肉雞腎臟健康。在對肉雞痛風病防治過程中,需結合肉雞的生長特性選擇合適的抗生素藥物,提升肉雞的抵抗力。盡量避免用一些鏈霉素、磺胺類等藥物,它們對動物的腎臟具有一定損傷。同時,使用時控制好用藥療程和劑量,不同生長周期內的肉雞可承受藥物量不同,為避免藥物用量過重導致痛風病的發生,應嚴格按照專業人員要求或用藥說明進行使用。并對服用藥物的病雞進行仔細觀察,確定恢復狀況,再開展后續治療,保證治療的有效性。尤其是疫苗接種后如果出現不良反應需要及時開展飼養管理,使疫苗作用充分發揮,提高肉雞的抵抗力。
發現肉雞出現痛風病癥狀后,立即采取手段找出肉雞感染的病因,并開展針對性治療。治療手段包括:第一,在肉雞飲水中加入藥物,0.1%的氯化鉀和雙氫克尿噻,讓病雞進行飲用。通過這種方法消除肉雞體內多余的尿酸鹽,使之隨肉雞的排泄排出體內,并給予血液一定的鉀元素補充,保證血液含量比例正常。或者在飲水中加入15%的腎臟解毒藥物,降低腎臟損傷,使其恢復功能。與此同時加入0.2%的碳酸氫鈉,盡快排出多余的尿酸鹽,從而提升腎臟功能;第二,在飼料中加入魚肝油,促進肉雞抵抗力上升的同時修復機體黏膜,這樣有利于肉雞恢復健康;第三,給肉雞更多的活動空間,盡可能地疏散雞群,加強肉雞活動程度。并時刻供應干凈飲水,讓肉雞可以及時排出尿酸鹽物質;第四,合理通風。給肉雞更多的新鮮空氣,促使呼吸系統恢復,從而減少痛風病;第五,在疾病流行的季節中加強消毒,保證雞舍干凈衛生。使用藥物時可以適當添加0.5%的小蘇打,降低結晶尿的產生。同時,使用氨基糖苷類藥物或第一、二代頭孢類藥物時,要配以相應的保肝通腎的中藥,比如女貞子、五苓散等,從而避免肉雞機體無法承受藥物造成腎臟受損;第六,為了避免注射疫苗或藥物過程中出現肉雞強烈的應激反應,應盡量保證溫柔和輕緩,使疫苗或藥物充分注入肉雞體內,不會引發痛風。
根據實踐驗證,阿托品在治療肉雞痛風病上有較高的效果。對患痛風病的肉雞使用0.2~0.5 g的阿托品,等癥狀緩解后就可以停用,輔助適當的飼養管理手段。或者在飲水中添加0.25%的烏洛托品,連續3 d,每天一次。在阿托品藥物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使用時間和頻率,長時間使用會損傷肉雞的腎臟和肝臟,影響肉雞正常生長。
綜上所述,肉雞飼養管理人員要提高痛風病的防治重視度。在日常飼養中注重飼料的保質期和雞舍環境,避免飼喂發霉變質飼料,保持環境干凈,并做好通風。當發現肉雞出現痛風病癥狀后,如生長緩慢、食欲下降、關節腫大、水樣糞便、站立和行走困難等,及時采取相應的手段進行治療。結合肉雞生長情況接種疫苗來提高肉雞抵抗力,并用藥物消除肉雞體內的尿酸鹽,使之正常排泄,保證肉雞健康成長。隨著養殖技術不斷發展,做好疾病防控至關重要,可以為養殖戶帶來更多的收益。肉雞養殖人員要掌握一定的痛風病防治技術,及時采取處理措施避免出現養殖損失,增強養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