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建
昌圖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遼寧昌圖 112599
現階段,雞養殖是增加農民收入的基本模式,其作為發展前景比較廣泛的一種養殖業,對應的收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和農民的具體生活存在關系。在養殖行業規模不斷擴展過程中,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比較高,被理解為雞毒支原體感染,此種疾病尤其出現在早春季節或者秋冬季節。在養殖戶尚未對患病雞進行治療的情況下,勢必讓養殖戶面臨經濟損失,阻礙了養殖戶的持續化建設。
若養殖戶的養殖規模滿足一定條件,雞受到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影響程度隨之增加,同時感染之后直接使得雞的呼吸系統備受影響,特別是雛雞。天氣比較惡劣的情況,增加了雞群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概率,長時間運輸過程讓雞群產生呼吸道問題。雞呼吸道產生疾病的因素關鍵為病毒以及細菌,其生長環境內無法有效擴散有害氣體,雞群的密度比較大等,或者在應激反應的刺激下讓雞群面臨著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干擾[1]。雞在缺少優質生活環境時,其自身的免疫力水平有所降低,自身抵抗水平不佳,從而給呼吸道疾病病菌的產生提供了條件,嚴重情況下雞會受到其他類型疾病的影響,難以保障雞群健康生長。雞呼吸道作為急性疾病以及慢性疾病有機結合的現象,一旦雞患病便會表現出食欲不振與精神萎靡等癥狀,病情逐步加重,很有可能威脅到患病雞的生命。
雞慢性呼吸道疾病存在著相對顯著的流行特征,基本癥狀是可以確認的,那么對此種疾病加以診斷是不存在難度的。患病雞大多數在患病起始階段有呼吸困難的情況,雞冠發紺也是一種現象。患病雞有眼睛流淚與面部腫脹的表象,嚴重來講可能會失明。這樣獸醫與養殖戶能夠初步診斷,整體上雞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治療成效比較好,診斷時借助實驗室進行完整確診,即分離病原或者血清檢查病原等。另外是雞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理特征,解剖患病雞可發現呼吸系統存在病變,包含氣管和氣囊,都出現了顯著變化。氣管和氣囊有著腫大的趨勢,且氣囊壁厚度增加,切割氣囊可見干酪樣物質,一些病死雞存在肺部病變的現象,且呼吸道黏膜量增加,黏膜以紅色為主。另外對血清學實驗室診斷的思路進行具體研究,需要準備好熒光抗體技術和血清平板試驗,提高雞呼吸道疾病診斷的靈敏度和準確性,可總會產生交叉反應,關鍵點是和弱毒苗以及滅活苗存在關聯。菌株變異和培養基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抗原性質表達,兩種操作方式都可以保障特異性,給獸醫和養殖戶進行雞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指明方向。
養殖場進行雞養殖項目,不僅是養殖行業的基礎內容,還可以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存在著一定的現實價值。為了促進雞群可以健康生存,給人們提供健康的產品,養殖戶與獸醫應共同努力,做好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工作,了解此種疾病的基本特點,形成疾病防治的意識和思想,按照科學的手段真正落實雞群養殖工作。
若患病雞已經被確診,應及時選取多樣化的治療方案,在早期患病階段,選取恩諾沙星可溶性粉劑(5%)加以干預,持續診治3 d,對治療效果進行觀察。此種診治手段可起到顯著成效,大多數情況治療7 d便能夠管理患病雞的病情。并且選取泰樂菌素拌料充分治療,此藥物能夠利用飲水加以干預,持續7 d之后對效果進行判斷,直接調整了患病雞的病情?;蛘甙凑战Y合用藥的形式,即共同使用羅紅霉素以及氟苯尼考,6 d記作一個診治周期,診治之后出現顯著變化就能夠停藥,3 d之后按照患病雞的實際情況對藥物劑量加以減少。病情比較嚴重的,尤其是混合感染,要配合注射劑加以診治,包含以肌肉注射阿米卡星,增加飲水量和維生素的投喂量[2]。雞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治療中,不只是通過西藥達到治療效果,還可挑選中藥診治。包含100 g魚腥草、30 g龍膽草、50 g蒼術、35 g梔子、50 g石決明、40 g苦參、50 g桔梗、45 g蘇葉、40 g甘草、45 g黃藥子、40 g陳皮以及40 g黃芩。對上述藥物進行研磨與飼料混合,對患病雞持續診治3 d,取得一定成效。除此之外,大腸桿菌有一定抗藥性特點,因此疾病具體診治不可單純選取一種藥物,而是結合患病雞的情況針對性設計治療方案,強調拌料的均勻性,避免雞過多食用引出中毒結果,或者劑量少阻礙治療效果的體現。
3.2.1 陽性場清潔
在雞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預防上,養殖戶應按照血清學的基本模式充分檢驗陽性種雞,合理對產種蛋雞加以處理與加工,此作為阻礙疾病垂直化傳播的基本模式。種蛋處理有三種形式,第一種形式為福爾馬林熏蒸,存在操作便捷與安全的優勢,尤其是病毒消毒和支原體的消毒成效顯著,種蛋以及孵化機都應該定期消毒。若種蛋屬于外購的情況,按照福爾馬林42 mL配置高錳酸鉀21 g的標準進行配置,處于溫度為25 ℃與相對濕度為65%的環境,實施密閉化熏蒸0.5 h,即可對蛋殼中96%的病原體加以清除。對入孵器加以再次消毒,即福爾馬林28 mL與高錳酸鉀14 g的標準進行調配,同樣以密閉化熏蒸的形式進行0.5 h,結束熏蒸對通氣孔進行打開,運用風機對煙霧進行排除,后續加以升溫孵化。第二種形式為紫外線消毒,借助紫外線燈管,即40 w,將其和種蛋之間保持40 cm的距離,以正反面的形式照射0.5 h,起到消毒圈舍作用。第三種形式為高錳酸鉀浸泡,就是對種蛋加以浸泡,對應環境設定為高錳酸鉀溶液0.5%,大約為2 min。把種蛋曬干放在盤中入孵,或者挑選高錳酸鉀溶液0.2%,水溫設定在40 ℃,種蛋浸泡1 min,對蛋殼雜質進行充分清洗,在曬干與裝盤后實現入孵。
3.2.2 關注飼養管理
雞苗的采購,應首選大規模養殖場,掌握種雞的基本來源,統計雞病凈化的現象,鑒別衛生監督單位開具的達標證明,使得雞苗的質量足夠優越,避免在養殖場混入帶有病原的雞。基于全進全出的模式,清欄操作后開展全方位消毒作業,借助一段空置時間再次選取雞種。不相同的類型雞群,都需要引進嚴格化飼養方法,降低機械化傳播的概率,特別是工具設備以及現有的人員。冬季,養殖戶要給雞群生長提供具備能量的飼料,讓雞群自身可以更好地抵抗寒冷,即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相關食物。配合一定保溫干預,在通風換氣的優質操作下讓雞群生長地更好。采購全價飼料,尤其是含有足量維生素A的食物,使得呼吸道上皮細胞整體抵抗力水平不斷增強。重視環境的管理,確保圈舍地面清潔,存在良好通風性,降低有害氣體的產生。
3.2.3 實施免疫接種預防疾病
若養殖場尚未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要構建無病雞群,對采購的雞群進行兩個月觀察,在確保不涉及呼吸道疾病的情況下和其它雞共同飼養。若潛在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菌,應加大處理力度。相同的圈舍內,不可以把年齡與種類存在區別的雞群進行混合喂養,而是遵照同源引種的方式進行。雞群飼養過程,為期3個月后實施血清檢查,在雞患病期間,對雞群淘汰。雛雞7日齡時,要對其接種支原體凍干苗,70 d之后再次接種,選取滅活苗,對雞個體頸部加以皮下注射,把注射量調整為0.2 mL,若成雞可選取0.5 mL的注射方案[3]。在此階段,應意識到雞呼吸道疾病的產生,基本上都是和大腸桿菌以及霉形體存在關系的,強化疫苗接種,科學地預防疾病出現,首次接種期間要給予不存在病原性影響的二聯苗。再次接種重視加強針的使用,接種按照滴眼以及滴鼻的方法,取得相對顯著效果。新生雛雞的疫苗接種,在飲水之內及時增加多維藥物,若有病毒感染現象,實施鏈霉素的診治,通常持續注射3 d。治療呼吸道疾病期間還可引進硫酸鋅霉素等,輔助患病雞更好地保障健康生長。
3.2.4 健全衛生防疫體系
養殖雞的過程中,工作者應開展衛生防疫項目,爭取控制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出現。嚴格化消毒處理圈舍,檢疫單位也應該利用特有藥物開展針對性消毒處理項目。工作者在一定時間內對水槽以及食槽進行處理,促進圈舍內的用具無毒性,定期消毒和通風,給雞群生長營造良好環境。
綜上所述,我國屬于農業生產大國,養殖面積比較大,種類也相對豐富,慢性呼吸道疾病是雞群養殖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一種病癥,應強化疾病診治和預防,可保障養殖戶的綜合效益。對慢性呼吸道疾病進行特征和診斷研究,給養殖戶進行養殖工作提供有效思路,后續的養殖項目應從陽性場清潔、關注飼養管理、實施免疫接種預防疾病、健全衛生防疫體系等幾個層面進行深入落實,避免呼吸道疾病在雞群中生成與擴散,穩固養殖行業的發展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