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國芳
西寧市湟中區畜牧獸醫站,青海西寧 811600
湟中區是農業大區,畜牧業在農村經濟發展特別是農民增收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尤其是近年來規模養殖發展迅速,全區共建成各類規模養殖場127個,培育各類規模養殖戶2 600家,豬、牛、羊、雞存欄分別為13.75萬頭、21.29萬頭、38.07萬只、19.89萬羽。局屬單位動物衛生監督所與畜牧獸醫站、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合署辦公,主要負責此項工作的貫徹落實。全區共有14個鄉鎮獸醫站,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員146人,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21人,中級職稱81人,全區村級動物防疫員352人,建成區、鄉、村三級動物防疫體系。區財政將動物疫病防控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并呈逐年加大趨勢,年撥付工作經費148萬元以上。區、鄉防疫物資儲備庫初步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充足,建成了國家級疫情測報站,中心實驗室具備16種動物疫病的檢測診斷能力,防控設施設備配套較完善。
嚴格按照“政府保密度,業務部門保質量”的要求,實行“動物防疫目標雙軌制”,行政和業務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狠抓落實。行政負責動物防疫法宣傳,組織實施防疫,解決防疫中重大問題,落實防疫經費,保證防疫密度;業務負責疫苗調運、防疫器械供給、村防疫員的培訓和具體注苗工作,保證防疫質量。明確各鄉鎮政府行政一把手是所轄區域動物防疫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區政府與區農業農村局、區政府與鄉鎮政府、鄉鎮政府與村委會以及市農業農村局與區農業農村局、區農業農村局與區畜牧獸醫站、區畜牧獸醫站與各鄉鎮畜牧獸醫站、各鄉鎮畜牧獸醫站與村級動物防疫員之間層層簽訂《動物疫病防治目標責任書》,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管一級,一級帶一級的運行機制,繼續實行區畜牧獸醫站分管站長包片、獸醫專業技術員包鄉鎮區、包場戶、包村的防疫承包責任制,實行“密度、質量”雙項考核。年內累計注射豬70.44萬頭次、牛85.8萬頭次、羊222.71萬只次、雞76.94萬羽次。豬、牛、羊補戴二維碼免疫耳標25.57萬套。禽流感、口蹄疫、豬瘟、豬高致病性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密度均達應注數的100%,免疫耳標佩戴率達100%,免疫抗體合格率持續保持在85%以上。經過區、鄉、村三級防疫人員的扎實有效工作,確保了連續12年未發生口蹄疫、禽流感、小反芻獸疫等重大動物疫情。
全區18個檢疫申報點,截止目前共檢疫各類動物51.4232萬頭(匹、只、羽)。其中牛23.5952萬頭、羊2.8619萬只、豬3.6585萬頭、雞20.116萬羽、馬屬及其它動物1.1916萬。養殖環節處理病死豬0.4803萬頭,全部進行無害化處理,處理率達到100%。畜禽產地檢疫出證率達100%,耳標佩帶率達100%,無害化處理率達100%。12月底,首次全面啟運“青海牧運通”系統,實行無紙化動物檢疫電子出證(動物B證),提高了檢疫工作效率,實現網絡化管理。
持續開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包蟲病、結核等16種動物疫病檢測工作,年完成檢測1.8萬份以上,為人畜共患病防治提供了可靠檢測數據,發揮了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技術支撐作用。尤其是自2016年開展包蟲病防治工作以來,犬包蟲病剖檢感染率由基線調查的66.6%下降到0%;犬糞抗原檢測陽性率明顯下降,由基線調查6.6%下降到3.5%。同時,加強人畜共患疫病防治工作與規范處置。一是按照《布病防治實施方案》要求,加大畜間布病防控力度,狠抓牛羊落地屬地管理職責,強化牛羊調運監管與宣傳培訓力度,嚴格執行種畜調運監管相關措施,常態網格化開展排查檢測,堅決貫徹陽性家畜撲殺凈化處置工作。強化區域聯防聯控,進一步降低布病傳播風險。全區共排查養7 657戶、23.53萬頭只,重點對引調的種畜及有流產死胎、關節腫大等臨床癥狀的牛羊進行抽樣檢測,累計抽樣檢測牛血清4 444份、羊血清5 303份,檢出陽性334份(全部為羊),并對陽性畜全部進行了無害化處理,共處置布病疫情24起;二是持續用力做好新一輪家犬登記工作,精準建檔立卡率達到95%以上,嚴格落實區、鄉、村三級屬地化管理責任,繼續采取以控制傳染源為主,以中間宿主防治、切斷傳播途徑等措施相結合的綜合性防治策略,扎實開展防治知識宣傳,提高農戶知曉率,加大“月月驅蟲、犬犬投藥”工作督查力度,確保家犬規范驅蟲覆蓋率達到95%以上,犬糞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的工作目標。到2021年底,全區養犬戶2.88萬戶、犬存欄3.28萬條,累計發放驅蟲藥53.61萬片和驅蟲36.22萬條次。完成包蟲病犬糞抗原檢測180份,陽性2份,陽性率為1.1%;
剖檢犬6條,均未感染棘球絳蟲;剖檢中間宿主牛100頭,感染2頭,感染率2%;羊剖檢151只,感染3只,感染率1.98%;三是組織百名獸醫技術人員深入轄區養畜戶開展拉網式炭疽疫情全面排查工作。同時,宣傳炭疽的危害性和防控基本知識,提高廣大養畜戶自我防范意識。
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工作以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通過簽訂責任書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安全誠信體系,嚴格畜牧投入品監管,保證畜禽養殖生產環節安全。強化引進、調出動物監管和畜禽屠宰監管,加大動物檢疫力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防止外疫傳入,保障動物源性食品安全。2021年,累計出動執法人員700余人次,出動執法車輛25臺次,檢查農貿市場45個次,餐飲、超市等經營門店178家次、養殖場264家。共查處違法案件6起,累計罰款2.6余萬元。其中無證銷售仔豬案5起71頭;聯合區公安局、區市場監管局查處無獸藥經營許可證經營假獸藥案1起,沒收獸藥產品77種483瓶(盒)。
根據動物疫病發生流行狀況,區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辦公室及時修訂完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應急預案,明確各成員單位職責,完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組織體系和相應應急措施。修訂應急值守值班制度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應急物資管理辦法,進一步細化任務,明確職責;同時,健全和完善多部門聯防聯控機制,使動物疫病防控應急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
一是建立健全動物防疫領導組織機構,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做好動物防疫工作,區政府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農業農村局、公安局、市場監督管理局、交通運輸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衛生健康局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相互溝通協調和通力合作,為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了堅強保障;二是重大動物防治實行行政業務雙軌制,逐級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防疫責任,確保全區動物防疫工作落實到位。
通過湟中區電視臺、農牧微信公眾號、全區養殖場戶微信群等渠道,加大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及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知識的宣傳力度,有效提升了養殖場防控意識和主體責任。
5.1.1 官方獸醫斷層問題嚴重
全區官方獸醫共132人,平均年齡46歲,多年來未補充大中專畢業生,人員斷層問題十分嚴重,且未來3年內將有20多位陸續退休,若不及時補招,動物防疫工作將受到嚴重影響。
5.1.2 村級防疫隊伍不穩定
村級動物防疫員工作量大、年齡偏高、報酬低等問題突出,防疫員隊伍不穩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防疫工作的質量和進度。
5.1.3 私屠濫宰查處困難
全區無牛羊屠宰場,僅有的生豬定點屠宰場已停產,對養殖戶出欄牲畜的屠宰造成很大困難,是私屠濫宰屢禁不止的主要根源。加之,經濟利益驅使、地域廣、養殖分散、監管人員少、工作經費不足,監管工作無法實現全覆蓋,導致私屠濫宰違法行為屢禁不止。
對缺編人員給予補充,盡早解決獸醫技術力量斷層問題;加大獸醫工作經費投入,解決鄉鎮獸醫站日常工作經費;逐步提高村級動物防疫員工資報酬,穩定獸醫隊伍;加強獸醫冷鏈體系建設,確保動物疫苗質量。
今后,繼續加大對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宣傳力度,以青海省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為契機,加快構建從養殖到屠宰全鏈條獸醫衛生風險防控機制,加快補齊產業鏈中生物安全薄弱環節,著力提升動物疫病防控能力;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嚴格規范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持續提升畜牧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確保全區內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和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