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
【創作體會】從《為誰辛苦為誰忙》看時政短視頻的情感化表達
2021年末,央視新聞新媒體推出時政短視頻《為誰辛苦為誰忙》,回顧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一年的考察足跡。總書記的年度工作梳理視頻,往年多以時間線進行盤點,力求規范、標準。如何做出新意,如何讓時政視頻也能有新媒體的傳播語態,如何讓主旋律有流量,并與用戶形成信息傳播和情感交流,是策劃之初的主要思考。
我們采用了央視新聞在抖音、快手等小視頻上的成功經驗,也就是將“情感化”傳播模式代入到時政視頻嚴肅性的話語體系中。
首先,立意上,“為誰辛苦為誰忙”,七個字,自帶情感加成。總書記這一年跋山涉水、一步一履,為誰辛苦為誰忙?為國操勞,為民奔忙。總書記深厚的為民情懷最動人。立意上以情感共鳴、信任達成為基礎,才能對用戶具備穿透力。
其次,《為誰辛苦為誰忙》將一年里最經典的時政畫面“掐尖”,通過“撲面而來”的總書記與人民的溫暖瞬間,增強用戶的“零距離”感,通過放大細膩生動的細節,讓網友迅速產生共鳴,進而參與、轉發和點贊。一年積累的視頻素材為畫面的極致展現帶來了可能。
第三,《為誰辛苦為誰忙》以情感邏輯來架構,這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傳統的剪輯往往遵循時間線的敘事,而情感化的傳播往往決定了它的框架就是感染力邏輯,也就是混剪的核心傳播思路。《為誰辛苦為誰忙》就是按情感傳播的邏輯層層遞進,畫面有章有法,情緒深厚飽滿,潤心于細無聲。
第四,如何體現短視頻的作品感。目前,各大媒體制作的時政短視頻,產品很多,作品很少,更多是瞬間回眸,以及配上音樂的素材堆砌。《為誰辛苦為誰忙》不單純是情緒表達。情感化傳播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這里的關鍵就是如何處理算法與時長的關系,如果節奏是“一段式”,雖簡單且迎合算法,但藝術力和張力還是會有所欠缺。《為誰辛苦為誰忙》采用“三段式”的剪輯節奏,即“片頭+紀實+情感高潮”,相對而言,視頻的制作含金量更高。
《為誰辛苦為誰忙》跳出了傳統時政報道的套路,充分發揮短視頻的傳播特點,讓時政短視頻更加柔軟。該短視頻在全網播放量超4000萬次,相關話題閱讀量超2億次,在廣大網友心中留下了溫暖印記,也為時政視頻報道提供了一種“情感化表達”的融合新思路和新方向。
評委評語
融合報道《為誰辛苦為誰忙》,回顧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這一年的考察足跡,生動展示了總書記偉岸的領袖形象,樸實的為民情懷。創新時政報道,于微視頻的“精微”見時政報道主題的“宏大”,成功將微視頻的碎片化傳播和情緒傳播手法代入到時政視頻的話語體系中,整合鮮活的時政現場畫面,形成更強的穿透效應,實現融合傳播。融合多種手段,整合精當,制作精良。融合混剪、MV 等多種短視頻元素,原聲、畫面、配樂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全景化呈現了總書記濃濃的人民情懷。整體風格平實生動,以情感人,回顧一幅幅經典畫面,穿插一個個溫暖瞬間,回放一句句暖心話語,生動詮釋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含義。協同開展多平臺發布,傳播效果突出,取得超4000 萬次的全網播放量和超2 億次的相關話題閱讀量,實現了信息向不同層次受眾的有效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