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紅柱
我們都知道,病理結果是確定腫瘤性病變性質的金標準。而拿乳腺腫瘤病理報告來說,主要有分類、分級、分型、分期四項內容要看,每一項內容中包含著許多細節。所以,這對于普通患者來說,要想能看明白是非常困難的。本期“專家門診”,我們就請病理科專家為大家拎出病理報告中的重點,幫助大家解讀。
拿到乳腺癌病理報告后,主要看四項內容:分類、分級、分型、分期。對于每一項內容具體要看什么,這里給大家拎一下重點。
1.分類:“原位癌”最好,“浸潤癌”不好,“好像有點浸潤”居中間。
2.分級:共分3級,分級越高,預后越差。
3.分型:我們只要知道有的分型預后好,有的分型預后差。
4.分期:即TNM分期,患者較常聽到的是早期、中期和晚期中的一種。TNM下面的數字越大,預后越不好。
大多數接受乳腺癌手術的患者,術前的穿刺病理診斷和術后的石蠟病理診斷都是非特殊類型浸潤性乳腺癌。這類乳腺癌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一類乳腺癌,絕大部分乳腺癌均屬于此類。浸潤性特殊類型乳腺癌又包含了許許多多的亞型,包括浸潤性小葉癌、小管癌、黏液癌等。不同的亞型所對應的惡性程度不一樣,所以針對不同的亞型,在治療策略上也有所不同,這就是病理類型對臨床的指導作用。
主要包括導管原位癌(癌細胞未突破導管壁基底膜)、小葉原位癌(癌細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及P a g e t病(乳頭濕疹樣乳腺癌)三種。由于此類病理類型腫瘤多往內部生長,無癌腫突破基底膜情況,一般不會發生轉移。經過手術治療之后,治愈率很高,常??梢匀〉梅浅M意的治療效果。非浸潤性癌都屬于非常早期的乳腺癌,經歷數年至數十年可能發展為浸潤性癌。
除了浸潤性癌和非浸潤性癌,還有一些早期浸潤性乳腺癌,我們稱之為微小浸潤性乳腺癌,包含微小浸潤性導管癌和微小浸潤性小葉癌,該類腫瘤臨床預后較好。
乳腺癌的組織學分級用來表示乳腺癌的分化程度,可以分為3個級別:Ⅰ級、Ⅱ級、Ⅲ級。如果分級越高,則表示癌癥惡性程度越高,預后效果越差,復發轉移的概率也越高。它是通過腺管多少、細胞核的異型性、核分裂數定量計分確定,3項指標的得分相加即可判斷乳腺癌的組織學分級。其中,3~5分為Ⅰ級(分化好),6~7分為Ⅱ級(中等分化), 8~9分為Ⅲ級(分化差)。
協方差矩陣特征值的大小反映了其對應的特征變量所包含的信息多少。將協方差矩陣的特征值降序排列,取前k個特征值對應的特征向量(kp),這些特征向量稱為主成分,這個過程稱為降維[13]。根據特征值大于1的規則,以此來確定k的數值。PCA在分解矩陣時不單獨考慮輸出矩陣,因此用該方法提取主成分獲取的信息比PLS更充分。PCA將原始矩陣X分解為式(9)。
在病理報告單上,最令患者頭疼的便是免疫組化結果中的這一大串英文字母和各種“-”“+”了,這都表示什么呢?我們將重點放在ER、PR、HER2、K i 6 7上,它們直接關乎后期治療方案的制訂。
ER(雌激素受體):“-”表示陰性,“+”表示ER為陽性,通?!?”越多,表示患者雌激素受體水平越高,接受內分泌治療的效果越好。
PR(孕激素受體):“+”越多,表示患者孕激素受體水平越高,與ER一樣,是選擇內分泌治療的指標。
HER2(人類表皮因子受體受體2):HER2(0)和HER2(1+)表示免疫組化結果為陰性;HER2(2+)表示尚不能確定是陰性還是陽性,需要F I SH檢測進一步確定;H E R 2(3+)表示陽性,可以接受靶向治療。
Ki67(增殖細胞核抗原):Ki67百分數越高,腫瘤生長越快,組織分化相對越差,對化療越敏感,一般低于15%較好。
T N M分期是國際上常用的癌癥分期方式,即我們比較常聽到的早期、中期和晚期中的一種。其中,T表示原發腫瘤的范圍,N表示有無區域淋巴結轉移,M表示有無遠處轉移。分期越晚表示乳腺癌惡性程度越高,預后效果越差。如患者的病理報告上顯示:pT 2 N1M0,則說明該患者處于ⅡB期。
延伸閱讀
乳腺癌轉移風險看這些指標
乳腺癌不同于其他的癌癥,它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存在更高的轉移風險。如果單從病理報告上,我們是否可以判斷出自己的乳腺癌轉移的風險如何?結合腫瘤物大小、脈管內是否有癌栓、淋巴結轉移個數等就可以進行大致的判斷。
腫瘤的大小是我們最能直觀感受到癌癥嚴重程度的指標之一,通常腫瘤越大,說明乳腺癌的惡性程度越高,復發轉移的概率越高。醫學上將腫瘤的大小分為三個區間:≤2.cm,2~5.cm,>5.cm。存在多個腫瘤的情況下,醫生是以最大的腫瘤作為判斷的標準。如發現兩個腫瘤,分別為1.3.cm×1.2.cm×1.0.cm和2.4.cm×1.0.cm×1.0.cm,那么可知腫瘤物的最大徑為2.4.cm,處于第二個區間。
2.脈管癌栓
脈管癌栓是乳腺癌預后的一項指標,它表示腫瘤細胞在生長、繁殖、轉移的過程中,侵襲或堆積于脈管中。如果檢測報告表示脈管內見癌栓,說明腫瘤細胞已經隨血流而附著在血管壁上了,這樣一來,腫瘤細胞往遠處轉移的危險將大大升高。
3.淋巴結轉移
淋巴結是否轉移,也是應該關注的一個重點。淋巴遍布全身,就像是體內的“交通樞紐”,擔負著體內部分物質的往來。所以,如果乳腺癌轉移了,淋巴便是“第一站”。因此對淋巴結是否轉移的檢查十分重要,病理報告上也必備這一項。
4.切緣陰性,還是陽性
不管是乳房全切,還是保乳術,對于切除的患處邊緣(切緣處)腫瘤是否切除干凈的檢查十分有必要。如果切緣表現陽性,說明患處依然還存有腫瘤殘留物,則需要進行評估,以決定是否要進行二次手術或者放化療。但是,表面切緣陽性與同側乳腺腫瘤復發之間是否相關,尚缺乏可靠的證據支撐,所以目前并不能直接下“切緣陽性,腫瘤細胞就一定會轉移”的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