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張靈
肺結節、肺癌等,近些年成為眾人關注的健康熱點話題:多久做一次肺部篩查?發現肺結節后是否需要做手術?對于這些大眾關心的問題,本期“直播間”我們邀請了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陳海泉教授來答疑解惑。
陳海泉:這個問題非常好。頻繁的C T篩查對人體也是一種傷害。早期肺癌篩查一定要區分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針對肺癌高危人群,建議每年行一次L D C T篩查;而對于低危人群,從4 5歲開始可以接受L D C T篩查,結果如為陰性,且一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必每年檢查,根據不同的年齡段可以選擇每3年、5年、10年再進行篩查。
陳海泉:隨著篩查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篩查出磨玻璃結節。以往很多醫生主張“一刀切”以免后患,但我認為良性的不能當惡性的開,早期的不能當晚期的開,惰性的不能當侵襲性的開。磨玻璃結節是一種惰性疾病,手術窗口期很寬,所以不應急于開刀,可先隨訪半年。因為如果隨訪半年沒什么變化,9 0%是炎癥,沒必要做手術增加對身體的傷害;如果結節很快變大,大概率是肺癌,則需要積極治療。
陳海泉:女性的肺癌發病率確實比男性要高,但是背后的原因目前還不清楚。很多人覺得廚房油煙會導致女性肺癌發病風險增加,其實這一說法并沒有明確的科學依據,而且這一論調很容易破解,只需調查廚師人群中的肺癌發病率即可。在我的從業生涯中,所接觸到的肺癌患者從事廚師行業的很少。
陳海泉:痰中的血可能來源于鼻腔、口腔部、肺部等等。要搞清楚血的來源,建議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