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生




摘要 通過分析當前航空情報原始資料審核上報工作程序中的相關節點和要求,對資料審核過程中涉及的相關要素進行量化,嘗試搭建數據庫、規劃系統架構,設計系統相關功能,初步實現原始資料審核的自動提醒,查詢等功能。
關鍵詞 原始資料;量化;設計;管理
中圖分類號 G272;P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2)01-0005-04
0 引言
航空情報原始資料作為航空資料出版發行的依據,航空情報原始資料的質量直接決定了航空資料的質量。當前航空情報原始資料審核工作主要以人工審核為主,強調席位人員經驗積累,同時收集的各類航空情報原始資料以及相關批復文件以PDF、doc以及jpg等格式文件進行存儲,原始資料缺乏系統管理;航空情報原始資料的審核工作缺少系統化的質量控制。通過對當前航空情報原始資料的收集、審核與上報的各節點的工作程序進行分解,規劃和設計實現滿足當前工作程序要求的原始資料管理系統。
1 背景
新疆轄區的原始資料提供方基本是由其他崗位人員兼職從事該項工作。例如在新疆地區的地方中小機場中,共有22個中、小機場的民用航空情報單位,除喀什機場配有1名專職情報員以外,其他21個中、小機場均由持有情報執照的管制員從事原始資料上報工作。且存在人員變動頻繁,熟練業務人員流失過大。導致所提交的原始資料質量不高,增加了資料審核的工作負荷。問題反饋與溝通成本也大幅度增加。以新疆空管局空管中心飛服中心近三年收集上報的原始資料上報數據為例,2018年,飛服中心原始資料上報席位因原始資料提供方提供的原始資料不滿足要求而發布的核實單就多達36份,核實問題共計144個。2019年全年共發出核實單74份,核實問題共計358個。而2020年全年共發出核實單79份,核實問題共計305個。核實的問題主要有資料內容不一致或者內容有誤;提供資料相關數據缺失和不全;缺少相關批復件等佐證材料;資料的文字描述不規范;所提供的相關資料的數據內容多余等5個方面。
新疆轄區上報方式目前僅有光盤郵遞、傳真、電話通知等,主要通過人工將紙質資料轉換為電子資料進行存檔,花費時間長且人工輸入標準不一致,易造成差錯。同時因缺乏相關系統支持,人工審核效率低下,由于每個人的經驗積累程度不同,存在不同人員對航空情報原始資料審核的深度和層次也有所不同,導致最終上報的航空情報原始資料的質量參差不齊。而且目前航空情報原始資料上報工作所涉及的相關工作記錄表與各類電子存檔的原始資料之間的關聯性無法得到有效體現。航空情報原始資料上報工作效率低下。
2 現有工作流程
如圖1航空情報原始資料上報流程圖所示,航空情報原始資料上報工作由原始資料收集審核席與飛行程序管理席位共同完成。原始資料收集審核席在收到航空情報原始資料之后,填寫相關工作記錄,并掃描為電子資料后存檔[1]。對航空情報原始資料的內容進行初步審核,對發現的問題以核實單的形式反饋至原始資料提供方。主要檢查內容有:(1)檢查收集的航空情報原始資料是否重復上報的情況。(2)檢查收集審核的航空情報原始資料是否涉及已生效航行通告未進入航空資料的情況。
如果存在上述2種情況,則將上述情況以核實單的形式向原始資料提供方進行反饋。原始資料收集審核席根據核實單的反饋情況與原始資料審核情況制作航空資料上報函件并填寫相關工作記錄表。
飛行程序管理席位對初審通過航空情報原始資料進行交叉復核,在滿足資料上報要求后,備案新疆空管局空管中心飛服中心安技室并上報至民航局空管局情報中心。同時將上報結果反饋至原始資料提供方,待正式出版的資料下發后對正式出版的資料進行校對。若正式出版的資料與上報的原始資料不一致,將校對結果反饋至民航局空管局情報中心。
3 系統架構設計
擬建設的原始資料管理系統采用標準三層結構如圖2所示,主要包括表達層、業務層和數據層,相關功能模塊以組件的形式嵌入應用框架中。
系統的物理架構分為網絡接入層、應用服務層和數據存儲層,具體如圖3所示。在網絡接入層主要部署一臺網絡防火墻、一部交換機用于保證用戶的接入和網絡安全。2臺應用服務器互為備份用以滿足用戶訪問需求的同時,能夠保證當前主用服務器宕機時另外一臺備份服務器依然能夠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數據存儲層采用磁盤整列的形式來滿足數據安全和用戶訪問需求。
4 數據庫設計與數據備份
數據庫采用oracle數據庫,該數據庫性能穩定,安全性高,是當前最流行的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之一。
數據庫中的數據表關系如圖4數據庫結構示意圖所示。數據庫表分為2個大類共18個數據表,主要涉及業務類的數據表如下所示。
(1)用戶-角色-權限數據表:主要存儲用戶信息以及相關角色對應的權限信息。
(2)原始資料數據表:主要存儲接收到的原始資料信息,例如原始資料的提供方、聯系人、原始資料預計生效時間,預計修訂期數,接收人,修訂內容等信息。
(3)航行通告數據表:主要記錄涉及需要編入資料的航行通告信息,例如通告編號、涉及機場、修訂期號、記錄填寫人、涉及核實單號等信息。
(4)核實單數據表:主要存儲發出的核實單信息,例如核實單號、涉及機場、涉及內容類型、核實內容、核實單發起人、核實單回復內容以及核實時間與回復時間等信息。
系統基礎數據表主要如下所示。
(1)機場細則數據表:主要記錄機場細則包含的相關內容,機場細則的模塊組成,以及相關模塊關聯修改項等內容。
(2)航圖列表數據表主要記錄當前航圖的種類名稱。
(3)文件屬性記錄表:主要存儲接收的原始資料文件名稱、文件大小,文件存儲位置以及文件接收時間以及文件對應的屬性。
(4)機場圖數據表、停機位置圖數據表、標準儀表離場圖(傳統)數據表、標準儀表進場圖(傳統)數據表、標準儀表離場圖(PBN)數據表、標準儀表離場圖(PBN)數據表、儀表進近圖(VOR)數據表、儀表進近圖(NDB)數據表、儀表進近圖(ILS)數據表、儀表進近圖(RNP APCH)數據表、儀表進近圖(PBN\ILS)數據表、障礙物A型圖數據表、精密進近地形圖數據表。上述各表均包含了對應航圖的檢查項、檢查內容以及其他備注等需要強調和說明的內容。
如數據庫結構示意圖所示,系統基礎數據為業務數據提供支持,以實現系統的相關功能。航行通告與核實單通過原始資料數據相關聯。用戶角色與權限又決定了用戶訪問數據的權限。文件屬性記錄了上傳附件的文件位置信息,實現了原始資料記錄表與上傳的原始資料之間的關聯性。
數據庫中的數據備份方式采用定期的邏輯全庫備份方式,每天定期備份數據庫內容,保證數據的安全性與準確性。
5 權限管理設計
用戶角色與權限管理功能,確保不同用戶所能看到的信息不同,所能編輯的頁面不同,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在考慮到該系統中所涉及的兩個席位的職責與范圍不同,將會為兩個不同的席位呈現不同的數據可編輯區域顯示。
在該系統中將用戶角色劃分為管理員、普通用戶和席位用戶。管理員用戶用于創建系統用戶、分配用戶權限。但管理員用戶不涉及系統業務功能權限。普通用戶僅擁有部分頁面內容的查看功能以及查詢功能。席位用戶分為原始資料收集審核席與飛行程序管理席位。原始資料收集審核席用戶權限為擁有對于原始資料收集記錄、上傳原始資料附件與初步審核相關原始資料并發布相關核實單及檢查和記錄航行通告記錄的權限。而飛行程序管理席位則擁有檢查與復審和修改已提交原始資料的權限,擁有發布相關核實單及檢查和修改航行通告記錄的權限。
6 系統功能設計
6.1 資料關聯性功能設計與實現
系統功能實現的難點主要在于通過系統實現對于所上報的原始資料的關聯性技術檢查。具體實現方法為將原始資料審核過程中的相關審核標準以及審核資料時的席位人員積累的相關經驗逐一量化并錄入數據庫中,當原始資料收集審核席在接收原始資料,將原始資料相關信息通過系統錄入到原始資料數據表中。
例如當前收到一份且末機場原始資料,內容為修改機場細則AD2.2.3項機場基準溫度,原始資料收集審核席在將該原始資料的信息錄入系統之后,系統會根據關鍵字“2.2.3”在機場細則數據表中查找相關內容并予以顯示:AD2.23項包含內容有“機場標高;基準溫度;溫度所在月”,需要關聯檢查的和修訂的模塊為AD2.9.2.2項、AD2.23項的相關數據要求:“機場標高為跑道最高點標高,精確至0.1m/1ft;機場基準溫度為一年內最熱月的日最高溫度的月平均值,并注明月份,精確至0.1℃,該溫度宜取五年以上的平均值。”
6.2 內容項規范性填寫的設計與實現
對于工作記錄表中的相關填寫項實現選擇性填寫,減少人為可能出現的填寫錯誤,并規范了記錄填寫內容,減少了出錯的可能。例如收到某機場的原始資料內容為修改傳統程序的標準儀表進場圖,可以直接在下拉菜單中進行選擇并輸入,如果涉及修改機場細則相關內容,可以在下拉菜單中選擇相關模塊并輸入。
6.3 系統記錄與原始資料關聯的設計與實現
系統記錄的依據是原始資料提供方提供的原始資料,為實現系統中的記錄內容與原始資料相互關聯,需要使用數據庫中的文件屬性記錄表,該表主要存儲上傳的文件名稱、文件大小、文件存儲位置以及文件接收時間以及文件對應的屬性。在系統記錄中加入附件上傳功能,可以選擇上傳至默認文件夾,也可以選擇上傳至指定文件夾。系統在上傳附件的同時,會在數據庫中文件屬性記錄表中記錄附件的相關信息。當查詢到該記錄時,可以根據數據庫中文件屬性記錄表里的內容點擊查看相關附件。
7 結語
目前原始資料管理系統的驗證系統已開發完成,通過對驗證系統的測試實驗,該系統可以有效地提高原始資料收集、審核與上報的工作效率。規范記錄填寫,減少人為原因造成的錯誤。強化審核方式來提高航空情報原始資料的質量,將電子化的航空情報原始資料等相關文件與工作記錄要素高度關聯,提高了數據查詢效率和資料審核效率。
參考文獻
[1]劉俊波.航空情報數據處理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中國科技投資,2019(1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