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寧賢 張海順



摘要 通過研究合龍段吊裝方式及其對鋼箱梁線形的影響,確定兩橋塔主跨鋼箱梁架設的控制線形;利用橋塔處的主動調節裝置,調整合龍口長度,實現合龍段吊裝及合龍;分析合龍口懸臂端高程、豎向轉角、水平扭轉、軸線偏位等參數相對于調整措施的規律和敏感性,提出合龍口兩端空間姿態的調整措施。
關鍵詞 過渡斜拉橋;鋼箱梁;合龍;施工;控制線形;措施
中圖分類號 U448.25;U445.4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2)01-0142-04
0 引言
新鵝公巖長江大橋為主跨600 m自錨式懸索橋,采用“先斜拉,后懸索”總體施工方案,先利用錨固鋼塔和臨時斜拉索輔助安裝加勁鋼箱梁形成過渡斜拉橋,再進行斜拉橋向懸索橋的體系轉換。斜拉橋主跨鋼箱梁采用幾何合龍法,無應力狀態合龍。
1 工程概況
新鵝公巖長江大橋是重慶軌道環線跨越長江的控制性工程,其主橋為跨徑600 m自錨式懸索橋,主橋跨徑布置為(50+210+600+210+50)=1 120 m,橋式布置如圖1所示。主橋加勁梁為鋼﹣混混合梁,兩端錨跨及主纜錨固段為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箱梁,中間為鋼箱加勁梁,混凝土箱梁與鋼箱梁之間設鋼混結合段。鋼箱梁高4.5 m,寬22.0 m(含風嘴),全橋共分65個節段,其中合龍段長7.6 m,重190 t。
2 加勁梁總體施工方案
主橋上部結構采用“先斜拉,后懸索”總體施工方案:錨跨和主纜錨固段采用支架原位現澆施工,邊跨鋼箱梁采用多點同步頂推施工;中跨鋼箱梁利用鋼塔和斜拉索輔助安裝,“斜拉扣掛法”單懸臂式架設,張拉第7對斜拉索后,合龍邊跨,并繼續單懸臂架設主跨鋼箱梁直至跨中合龍;加勁梁施工完成后,安裝主纜吊桿,進行斜拉橋——懸索橋體系轉換,形成懸索橋。加勁梁施工總布置見圖1。
3 主跨合龍施工技術
斜拉橋主跨鋼箱梁合龍,常見的方法有配切法和幾何合龍法[1-2],兩者的區別在于處理合龍口寬度的方法不同。配切合龍是指合龍溫度與設計溫度不一致時,根據合龍口寬度配切合龍段,以合龍段長度去適應合龍口寬度的變化[3-4];幾何合龍是按照設計長度制造合龍段,通過調整合龍口寬度來適應合龍段長度的要求。配切合龍法,結構中附加有一定的溫度應力和變形,與設計狀態有一定出入;幾何合龍法,主梁的應力狀態、線形與設計狀態一致[5]。新鵝公巖長江大橋主跨跨徑600 m,斜拉橋是自錨式懸索橋成橋過程的中間結構,配切合龍對懸索橋成橋的內力和線形影響較大,主跨鋼箱梁采用幾何合龍法。
3.1 合龍段吊裝
根據架梁吊機的結構尺寸、性能以及合龍段附近鋼箱梁的分段情況,經分析研究,合龍段吊裝不能采用兩臺架梁吊機抬吊的方式,只能單臺架梁吊機起吊。擬定由西岸架梁吊機吊裝合龍段鋼箱梁:第16對斜拉索張拉后,東岸架梁吊機后退5 m,西岸架梁吊機前行5 m,吊裝合龍段。合龍段吊裝布置圖見圖2。
3.2 主跨鋼箱梁安裝線形控制
利用有限元軟件建立斜拉橋成橋過程計算模型,橋塔、主梁和鋼塔采用空間梁單元模擬,斜拉索采用只受拉不受壓的桿單元模擬,斜拉索張拉利用溫度桿降溫來實現。主纜錨固段現澆支架采用只受壓不受拉的單向桿約束,橋塔下端固結,鋼塔底與橋塔頂固結,各個橋墩及頂推支墩對主梁有豎向支撐、釋放順橋向約束[6-7]。
利用計算模型對合龍段安裝工況進行分析,東岸架梁吊機后退5 m,合龍口東端上抬20 mm;西岸架梁吊機前行5 m、吊裝合龍段,合龍口西端下撓438 mm;合龍口兩端產生458 mm豎向變形差。為使主跨鋼箱梁順利合龍,避免在合龍時大幅度調整主梁線形,對于荷載不對稱引起的合龍口兩端豎向變形差,需通過迭代計算進行修正。即,根據斜拉橋成橋控制線形,通過倒拆和正裝迭代計算,調整主跨鋼箱梁各節段的安裝高程和斜拉索索力,使得M20梁段吊裝完成、16#斜拉索張拉后,合龍口兩端高程與修正前相比,東端低20 mm、西端高438 mm。
3.3 合龍口寬度調整
3.3.1 合龍口寬度調整措施
主跨鋼箱梁合龍采用幾何合龍法:邊跨鋼箱梁安裝到位后,在塔梁交匯處設置臨時鎖定,在主跨鋼箱梁架設過程中,約束主梁的縱向移動;合龍段吊裝前,解除塔梁臨時鎖定,利用縱向調節裝置調節合龍口寬度,以滿足合龍段吊裝及合龍的需要。縱向主動調節裝置結合塔梁臨時鎖定措施進行設置。縱向調節裝置和臨時鎖定裝置的反力,均通過反力座傳遞給鋼箱梁,反力座與鋼箱梁邊腹板之間采用高強度螺栓連接(鋼箱梁邊腹板有設計預留的高強度螺栓孔)。邊跨鋼箱梁安裝到位后,安裝限位擋塊,約束主梁的縱向位移;主跨鋼箱梁合龍前,拆除限位擋塊,安裝千斤頂,用于調整鋼梁縱向位置。
幾何合龍法,通常是解除一側塔梁約束,以調節合龍口寬度。該橋方案為:保持西岸塔梁臨時鎖定,解除東岸塔梁約束,設置縱向調節裝置,調整東岸鋼梁縱向位置,以調節合龍口寬度。
3.3.2 主動調節千斤頂
主動調節千斤頂需提供的頂推力D=F+H,F是指輔助墩及主纜錨固段支架對主梁的摩阻力,合龍過程中大小基本不變,約為F=470 t;H是指鋼梁向邊跨側偏移后,中跨和邊跨斜拉索的不平衡水平力,與鋼梁向邊跨側偏移的量有關。
新鵝公巖長江大橋采用不對稱縱坡,塔梁臨時鎖定時,東岸鋼箱梁向邊跨方向預偏103 mm,西岸鋼箱梁向邊跨方向預偏89 mm。解除縱向約束前,東塔對鋼梁的約束力123 t(向主跨跨中方向),西塔對鋼梁的約束力87 t(向主跨跨中方向),合龍口寬度7 290 mm,不滿足合龍段吊裝的需要(合龍段長度7 600 mm),需調整合龍口寬度。
東岸塔梁臨時鎖定解除后,東岸橋塔對鋼梁的約束力消失,東岸鋼梁將向邊跨側滑移72 mm達到新的平衡(由于輔助墩及支架的摩阻力,鋼梁不會自動向邊跨側滑移,需要在千斤頂控制下,主動頂推滑移)。此時的合龍口寬度7 362 mm,需將東岸鋼梁繼續向邊跨側頂推250~300 mm,以滿足合龍段吊裝的需要。經分析計算,結構的應力、變形等滿足規范要求,縱向主動調節裝置需提供的最大頂推力約760 t。因此,鋼梁縱向位置調節置選用500 t千斤頂,共布置4臺。
3.4 合龍口空間姿態調整
3.4.1 敏感性參數分析
影響斜拉橋主跨鋼箱梁合龍的主要因素有:合龍口兩端豎向高差、豎向轉角偏差、水平軸線偏差、水平扭轉偏差等,通常采用調整斜拉索索力、壓重、施加水平力等措施進行調整。合龍施工前,需要對上述參數進行敏感性分析,選擇最簡單有效的調整措施。新鵝公巖長江大橋各參數敏感性分析見表1。
3.4.2 合龍口空間姿態調整
敏感性參數分析,揭示了合龍口兩端各幾何參數對于調整措施的敏感性。合龍段吊裝前,實測合龍口兩端各幾何參數,結合敏感性參數分析表,選擇最有效的措施調整合龍口空間姿態,使其滿足合龍要求。根據合龍方案,M20梁段吊裝完成、16#斜拉索張拉后,東岸架梁吊機后退5 m,西岸架梁吊機前行5 m,準備吊裝合龍段。此時,實測合龍口兩端各幾何參數:
合龍口兩端高程:東端上游258.994,東端下游258.983;西端上游259.409,西端下游259.417。
合龍口兩端軸線:東岸偏上游12 mm,西岸偏下游7 mm。
合龍口兩端豎向轉角:上口寬度﹣下口寬度=17 mm。
(1)合龍口兩端高程、水平扭轉、豎向轉角調整。
高程:合龍段吊裝前,合龍口兩端初始高差424 mm(東端低),東岸鋼梁向邊跨側頂推至合龍位置,合龍口東端將下撓41 mm,合龍段吊裝時合龍口西端將下撓418 mm,合龍口兩端還有47 mm(東端低)高差需采取措施調整。可采取東岸16#、15#斜拉索力各增加20 t,或西岸懸臂前端軸線上壓重22 t等調整措施。
水平扭轉:東岸上游16#、15#斜拉索力各減小75 t,下游16#、15#斜拉索力各增加75 t;西岸上游16#、15#斜拉索力各增加75 t,下游16#、15#斜拉索力各減小75 t。可使水平扭轉滿足合龍要求。
豎向轉角:合龍段吊裝,合龍口豎向轉角變化:上口寬度﹣下口寬度=﹣18.7 mm。若西岸懸臂前端壓重22 t調平合龍口兩端高差,合龍口兩端豎向轉角:上口寬度﹣下口寬度=﹣4 mm,不滿足合龍要求;若東岸16#、15#斜拉索力各增加20 t調平合龍口高差,合龍口兩端豎向轉角:上口寬度﹣下口寬度≈1 mm,滿足合龍要求。
綜上所述,合龍口空間姿態調整措施:東岸上游16#、15#斜拉索力各減小55 t,下游16#、15#斜拉索力各增加95 t;西岸上游16#、15#斜拉索力各增加75 t,下游16#、15#斜拉索力各減小75 t。
(2)合龍口軸線偏位調整。在東岸懸臂端上游與西岸懸臂端下游之間設置10 t導鏈葫蘆對拉,可調整合龍口兩端軸線,滿足合龍要求,見圖3。
4 結束語
經分析研究,合龍段由西岸架梁吊機起吊安裝,主跨鋼箱梁架設時,合龍口西岸懸臂端控制高程比東岸高458 mm;利用鋼梁縱向位置調節裝置,調節合龍口尺寸,實現不受溫度影響的主動合龍;通過懸臂前端索力調整、壓重等措施,調整合龍口空間姿態,滿足合龍要求。新鵝公巖長江大橋主跨鋼箱梁主動合龍施工技術的成功實施,為類似斜拉橋合龍提供了借鑒,與溫度合龍法相比,主動合龍法不受環境條件約束,且主梁的線形、應力狀態與設計狀態一致。
參考文獻
[1]孫九春.豎轉提升工藝下拱肋體系轉換與合龍控制方法研究[J].橋梁建設,2017(1):53-58.
[2]丁兆峰,唐英,曾子豪,等.鋼桁連續梁橋合龍偏差分析及糾偏方法研究[J].鐵道建筑,2017(3):14-16+2.
[3]戴公連,王偉民,劉柯,等.基于變形的鐵路混凝土連續梁合龍方案比較[J].橋梁建設,2014(4):96-101.
[4]李治學,李樹喜,陳海波,等.貴廣(南廣)高鐵北江特大橋合龍施工關鍵技術[J].世界橋梁,2016(4):35-39.
[5]高云河,顧金水,黃冬梅,等.團結河大橋合龍段施工關鍵技術研究[J].施工技術,2016(10):91-93.
[6]張彥,狄謹,常彥虎,等.大榭第二大橋鋼箱梁主跨合龍技術[J].公路,2013(9):311-313.
[7]李昊天,朱小金,楊敏,等.馬鞍山長江大橋鋼箱梁合龍施工牽引預偏關鍵技術[J].世界橋梁,2014(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