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從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到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再到申創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地處黃海之濱世界自然遺產地核心區的江蘇省東臺市弶港鎮巴斗村,致力紅色文化資源挖掘利用、漁家文化風情疊加,實現從傳統海洋捕撈、海淡水養殖的小漁村向充滿現代風情的旅游村華麗轉型,強村富民的路子越走越寬。
黨建引領,產業強村。著力打造“斗轉興遺”黨建品牌,發揮村黨總支引領帶動作用,引導漁民群眾從靠海吃海向養海護海、生態發展轉型,形成以眾鑫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為龍頭的帶民增收致富機制,參股村民每年人均分紅超萬元。搶抓申遺成功機遇和緊鄰國家級森林公園的區位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漁家樂、鄉村民宿等新業態,走漁旅融合發展之路,實現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
發掘內涵,文化興村。巴斗村以傳承“海漁文化”為抓手,打造“最美漁村”為目標,充分挖掘紅色文化、海洋文化、世遺文化,加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漁號子”的傳承和保護,打造老船長小屋、初心廣場、紅帆船等景點,塑造出“漁趣海韻,風情巴斗”的總體文化風貌,提煉出“聽濤觀海憶紅帆,品鮮問漁游巴斗”的特色文化內涵。
改善環境,生態美村。始終注重生態保護、修復、提升相結合,通過改善生產生活生態條件,實現基礎配套與人民生活品質同步提升,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圍繞打造“花園式”人居環境,實施老村莊整體改造提升,全面實現“三個全覆蓋”,村莊面貌處處清潔有序,田園牧歌式的生產生活方式,在最美漁村不斷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