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干群/江蘇省射陽縣農業農村局
江蘇省射陽縣富民蔬菜專業合作社位于射陽現代農業產業園友愛村境內,成立于2007年6月,其主要通過“合作社引領、大戶加入、勞模示范”的運作模式,帶動農民種植新品種,推廣新模式、新裝備,推廣“四新”技術,促進農民在產業鏈、電商平臺、物聯網上增收。
合作社堅持高質量發展,突出“一粒種子”帶民致富的新理念,把合作社作為“四新”技術推廣的“孵化場”。一是創意策劃尋找新種子。設立合作社工作室進行主題創意,明確3名專職技術人員,定期在網上收集有價值的種子信息,發布本地區特色種苗信息,形成線上線下信息互動網絡化。定期邀請專家“來做客”,組織能人“聯誼會”,談信息、談技術、談品種、談市場、談振興、談創新,共同探討“四新”技術引進與推廣,真正把合作社工作室變成農民創業增收,尋找新種子的“娘家”。合作社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先后引進新品種6個、新技術7項、新模式3項。帶動合德鎮陳李線沿線農民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大蒜、大椒、甘藍、西葫蘆、葡萄等各類特色產業4.6萬畝。二是生產實踐研發新種子。新建育苗中心1.2萬平方米,對引進的各類新品種,先育苗、再展示、再試驗,通過多次反復的比對試驗,研究出符合射陽水、土、氣的優質種苗,建立試驗田100畝,在實踐中讓農民觀摩與學習,獲得高產并得到農民認可后,有選擇性地推廣種苗,年研發美人指葡萄、友東青椒5號、粉貝貝西葫蘆等優新品種3個。目前,合作社年育苗1000多萬株,帶動附近農民發展1.2萬畝高效設施農業。全面構建大學生、中小學生實踐體驗基地,讓大學生在接地氣中掌握更多的“四新”技術;讓中學生在實踐教育中尋找創業夢想;讓小學生在走進大自然體驗中種下勤勞致富的“種子”。三是走進田頭服務新種子。在“四新”推廣過程中,富民蔬菜合作社把對新品種服務作為第一要務,只要是農戶需要,第一時間服務到位,做到零服務費。每年開展各類技術培訓活動4期,受訓人數達1260人次,真正打造一批懂技術、會管理、愛農民、愛農村的服務團隊。幾年來,合作社受理各類咨詢1200多條,解決各類蔬菜生產技術問題726條,為農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3000多萬元。如今,富民蔬菜合作社圍繞“一粒種子”主題創意,年吸收參觀、學習、交流的人數達2000多人次,年銷售各類特色果蔬5000多萬元。服務范圍已覆蓋鹽城、連云港、徐州等22個鎮5萬多畝高效特色果蔬基地。在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上海、蘇州等地“菜籃子”保供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富民蔬菜合作社緊緊圍繞“創新基因”培養,讓美麗田野插上科技騰飛的翅膀,點亮智慧,創新放飛。一是創新運作模式。緊緊圍繞田園綜合體這一目標定位,與“在水一方”民宿有機結合,把合作社打造成集現代農業、生態采摘、農旅結合、休閑體驗于一體的高效農業創新樣板。突出名片打造,讓企業、合作社參與,帶有商業模式的頂層設計,讓城市元素與鄉村有機結合,形成共建的開發模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資商前來觀光、休閑、度假、投資,打造美麗田園、美麗合作社基地,從而達到讓家庭合作社的“顏值”更高、人氣更足、投資更多、產業更旺的優勢。合作社目前農業機械化率100%、農產品品牌化率100%、“四新”推廣覆蓋率100%。一個“田園綜合體”的雛形已經形成。二是創新培育共享經濟。與射陽現代農業產業園一起,利用“在水一方”平臺,注冊“友東”牌青椒,對基地1200多畝高效園藝產品論證,全力打造“技術、品種、資金、信息、營銷”等共享平臺,全面建立“種苗圈”“椒友圈”“富民圈”等各類朋友圈5個,合作產銷共享人員3200多人,帶動朋友圈人均在“共享經濟”中分得紅利1萬多元。三是創新培養智慧農業。全面勾畫“科技研發、質量追溯、電商運營、綜合展示”智慧合作社建設,通過APP終端控制、互聯網+、大數據理念等智慧元素,引領合作社和農戶在互聯網時代實現共贏,讓富民蔬菜合作社成為綠色、有機果蔬的“樂園”,全面帶動農戶共同致富。
作為示范合作社,合作社遵循“小家”帶“大家”的共同致富理念。一是在產業鏈上舞動“富民音符”。合作社從產前、產中、產后建立全產業鏈模式,全面建立“合作社+工作室+農戶”的運作模式,建立青椒、土豆、甘藍、西葫蘆等4條產業鏈,讓農業在產業鏈各個環節上獲得“四新”技術;在產業鏈各環節上傳遞共享經濟;在產業鏈各環節上分得“紅利”。目前富民蔬菜合作社帶動產業鏈人數達4200戶,人均在產業鏈上增收4萬多元。二是在大舞臺上傳遞“富民音符”。利用園區1000平方米的鄉村大舞臺,整合資源優勢,將身邊的創業典型、致富能人、電商玩家、智慧農業、抖音直播、網紅打卡等編成故事,在鄉村大舞臺上表演,讓農民在“寓教于樂”中體驗美麗鄉村、感知現代農業、涌動創業激情,一起為鄉村振興出謀劃策,一起開啟新征程。三是在大數據上尋找“富民音符”。合作社全面整合射陽縣合德鎮友愛園、鳳凰園18個企業,26個合作社、79個種植大戶成立富民“聯合體”,突出“數據”建立,將現代農業市場信息、品種產量、價格動態、規格標準、上市時間、產品質量、物流時速、綠色指標等一系列信息建立“動態化數據庫”,用數據創造財富,用數據引領鄉村振興,真正讓“大數據”的理念走進基層,讓農民在“大數據”上,找到“致富音符”。如今,一個合作社的“小家”正引領鄉村“大家”共同致富的畫卷已靚麗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