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麗娟, 李靖麗, 陳大洋, 韓心遠, 汪之紅, 蔡欽泉, 文啟林, 柳震宇, 李 明, 張秀明
(1. 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檢驗科,廣東 深圳 518005;2. 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互聯網醫院,廣東 深圳 518005;3. 安徽理工大學醫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4. 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信息科,廣東 深圳 518005;5. 深圳市惠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19;6. 杭州惠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目前,“互聯網+醫療健康”是醫療領域的新業態,其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尚缺乏指導操作的政策文件、技術標準、實施細則等,分級、分類管理是推動和規范互聯網醫療的重要舉措[1]。智慧檢驗作為互聯網醫療重要的分支,較超聲影像、病理診斷等輔助學科更易實現樣本采集、運輸和檢測等環節的信息化。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區域醫學檢驗中心的建設,以期實現區域內的檢驗資源共享和檢驗信息互聯互通,為區域內居民提供同質化、高水平的臨床檢驗服務。區域醫學檢驗中心與互聯網技術融合,有助于提升基層醫院的檢驗服務能力,尤其是滿足老年和慢性病人群的臨床檢驗需求[2-3]。
深圳市羅湖醫院集團醫學檢驗中心承擔著羅湖區6家公立醫院和42家社康中心的臨床檢驗任務。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為滿足疫情防控的需要,減少居民就醫過程中交叉感染的風險,在全國率先探索了一條互聯網檢驗服務新模式,豐富了區域醫學檢驗中心建設的內涵。幾年的運行實踐結果顯示,效果顯著。
使用SQL腳本生成數據表結構和基礎數據。利用Windows定時任務備份數據。在IDEA開發環境中,根據功能需求編寫代碼,借助Apache/Nginx/Caddy等Web服務器提供訪問服務。
手機移動端預約模塊與區域內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對接。患者可在手機上預約檢驗項目,并以購物車模式下單,預約記錄與HIS實時同步。
智慧互聯網檢驗系統架構分為數據層、業務邏輯層和應用層,見圖1。

圖1 智慧互聯網檢驗的系統架構
1.3.1 數據層功能 互聯網檢驗系統與區域內HIS對接,雙向傳輸下單、采樣、繳費等業務數據,同時與實驗室信息系統(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對接,數據庫通過開放數據庫互連 (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ODBC)提供的應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實現連接,雙向傳輸檢驗報告、樣本周轉狀態等業務數據。
1.3.2 業務邏輯層功能 業務邏輯層主要銜接數據層和應用層。(1)互聯網檢驗項目管理。分類設置檢驗項目與采集點的對應關系,鑒于部分檢驗項目的特殊性,如采集腦脊液、胸腔積液等樣本時對環境有特殊要求,因此在面向患者自助下單時,需要設置特殊的下單路徑。(2)檢驗下單。支持醫生在線問診過程中患者自助完成檢驗項目下單,并與線下的院內下單形成統一的后臺流轉數據,保證患者數據歸檔的一致性和完整性。(3)實驗室樣本、試管、條碼管理。支持患者在附近采樣點采樣送檢;樣本、試管、試管條碼與采樣點關聯,標本全程可追溯。(4)醫保支付/自費對接。與醫保支付、自費賬目對接,并能夠與醫院內HIS中的賬目保持一致。(5)檢驗知識/指南指導。告知患者檢驗項目的注意事項、禁忌人群、臨床意義等信息。(6)智能開單輔助。對于初診患者,依據患者輸入的癥狀、病史,推薦常規檢驗項目;對于復診患者,依據疾病隨訪記錄推薦檢驗項目;下單后,醫生在后臺進行檢驗項目審核,完成開單流程。(7)智能收樣調度。綜合眾多采樣點數據,智能規劃最佳運輸路徑。(8)智能報告解讀。基于人工智能技術,解讀異常檢驗結果,并從全系統角度分析患者的疾病風險。
1.3.3 應用層功能 應用層主要包括醫生端、區域醫學檢驗中心端和居民/患者端。(1)醫生端。支持醫生于在線問診過程中開具檢驗申請單,患者在線完成支付后,選擇就近采樣點完成樣本采集;支持醫生后臺審核患者檢驗申請單,如果檢驗項目不適用于該患者,則退回申請單;如果適用,則通知患者采樣。(2)區域醫學檢驗中心端。用于樣本檢驗前、中、后過程的追溯管理。(3)居民/患者端。通過智能開單輔助模塊完成下單。實驗室發送報告后,及時通過微信公眾號或手機短信推送。
居民/患者在智慧互聯網檢驗平臺或互聯網醫院平臺上完成下單,到就近采樣點采樣,樣本全程通過冷鏈運送到區域醫學檢驗中心,檢測完成后通過短信或微信公眾號推送報告。
2.1.1 檢驗項目申請 居民/患者在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互聯網醫院平臺上開通互聯網檢驗服務,依據其需求或疾病狀態通過不同路徑自助申請檢驗。(1)項目設置。檢驗項目分為健康體檢、新生兒疾病、新生兒代謝遺傳篩查、糖尿病、感染性疾病、骨代謝與骨疾病、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營養狀態評價、免疫系統疾病、高脂血癥、神經系統疾病、肝膽胰疾病、內分泌疾病、胃腸道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疾病相關基因檢測、腫瘤標志物與腫瘤精準診斷、治療藥物和毒理學監測等大類,共設置檢驗項目425項。(2)申請路徑。居民/患者可通過健康體檢、慢病管理、疾病診療、隱私檢驗等多種路徑快捷申請檢驗項目;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血常規、糖尿病相關檢測等常規檢驗項目被置于申請界面的最前端;也可在查詢欄查找需要申請的檢驗項目,系統會自動提示和更新新開展的檢驗項目。(3)便民服務。平臺提供留取樣本須知,如空腹血糖準備、大便潛血試驗準備,同時注明樣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項。
2.1.2 自助繳費 居民/患者在互聯網檢驗平臺自助下單前需先實名認證,身份信息核對成功后才能注冊;復診患者有醒目的標記。如患者為深圳一檔綜合醫保,身份認證成功后,系統會自動綁定個人醫保信息,保證身份信息和醫保信息的嚴謹性和合法性。為方便患者就醫,互聯網檢驗采用線上預約、線下采樣的服務模式,患者可在互聯網檢驗端自助下單預約,并支持納入醫保的項目線上支付。
2.1.3 樣本采集 居民/患者自助繳費后可持預約條形碼到集團內任何一家醫療機構(6家公立醫院和42家社康中心)完成采樣。對于行動不便或因疫情等原因不能來院治療或采樣的患者,有專科護士提供上門采樣和護理服務。
2.1.4 物流配送 (1)專車運輸。在各社康中心采集的所有檢驗樣本,均由區域醫學檢驗中心派專人、專車每天準時分批運送至區域醫學檢驗中心。(2)無人機運輸。專屬無人機每天準時、分批運送樣本至區域醫學檢驗中心。(3)委托第三方公司。針對上門采樣的互聯網檢驗樣本,由專科護士或由具備冷鏈運輸資質的速運公司加急運送至區域醫學檢驗中心。
2.1.5 結果報告與查詢 支持多平臺線上報告查閱功能,如手機短信、醫院、區域醫學檢驗中心微信公眾號、健康羅湖APP。LIS與互聯網醫院系統全方位對接,患者檢測后無需在醫院等結果,檢測報告會被自動推送到互聯網醫院,醫生和患者可在互聯網醫院查看。
2.1.6 線上報告解讀 (1)智能解讀。基于互聯網和人工智能自助解讀報告,分析陽性結果產生的原因,精準推送相關臨床癥狀的科普文章和下一步診療方案,包含相關科室以及醫生個人名片,避免因掛錯號而耽誤就診時間。(2)互聯網服務。為保證患者能夠及時得到診治,集團安排1 747名醫務人員提供24 h線上問診服務,患者檢查后無需在院等結果,報告會被推送到互聯網醫院醫生診室,醫生線上為患者解讀報告,減少患者在院等候的時間,提高患者滿意度。(3)線上線下融合,全程統一管理。互聯網醫院的服務端連接醫院的檢驗、檢查和收費等信息系統,線上線下服務完全融合,醫生無論在手機端還是在診臺均能為患者開具處方。線上診療過程、病歷、處方、繳費和物流記錄均全程可追溯,線上的藥品、檢查項目和收費均與線下一致,保障線上線下醫療安全和質量的同質化。
2.2.1 業務量 自2021年2月開展互聯網檢驗以來,截止到2022年11月,22個月檢測業務量達1 054 057人次,并穩步上升。見圖2。

圖2 2021年2月—2022年11月互聯網檢測業務量分布圖
2.2.2 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 依托互聯網技術提供統一門戶為市民提供核酸檢測預約、結果查看、疫情防控知識宣教等功能,提高居民疫情防控服務獲得感。橫向打通醫院、檢驗中心、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海關、學校、社區、驛站等機構,實現防疫數據實時共享和業務協同,保障重點人員的跟蹤,為復工、復學、復產提供數據支持,提高疫情防控的工作效率。自2021年2月開展互聯網檢驗以來,截至2022年11月,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量達1 022 913人次,占互聯網檢測總業務量的97%。
2.2.3 患者滿意度 通過互聯網醫院和互聯網檢驗優化患者的就診流程,為患者提供診前、診中、診后一站式診療服務。常規的門診診療需要患者在醫院完成12個就診環節才能離院,互聯網醫院和互聯網檢驗使就診流程減少至4個環節,減少了患者在院等候時間,提高了患者滿意度,節約了醫療資源。2019—2021年深圳市三級公立醫院的滿意度調查中,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的滿意度逐年提高,2021年更位居深圳市第3名。
區域醫學檢驗中心建設是分級診療的重要抓手。深圳市羅湖醫院集團醫學檢驗中心正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其主要目標包括:提升區域醫學檢驗質量,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降本增效,更好地支持疾病干預和健康管理。要實現以上目標,除了加強羅湖區檢內部檢測能力建設,提升內部質量標準外,迫切需要打破傳統模式,走出實驗室,構建一個覆蓋全區醫護人員和居民的互聯網檢驗平臺,并且通過互聯網、人工智能技術,重點解決醫學檢驗可及性、檢驗項目選擇正確性、檢驗結果解讀全面性三大難題,使區域醫學檢驗中心更好地支持分級診療、提供個性化檢驗服務,并對其他疾病管理等醫療場景提供綜合保障[4]。
3.1.1 智能輔助準確選擇檢驗項目 區域醫學檢驗中心的主要優勢是檢驗項目齊全,新開展項目較多。而區域內的臨床醫生,由于其知識更新、專科分工等因素,對區域醫學檢驗中心所能提供的檢驗能力使用不充分。而智能化的應用工具,可有效幫助臨床醫生,尤其是廣大基層醫療機構的臨床醫生準確地選擇檢驗項目,盡量減少誤診漏診,并有效控制醫療成本。
區域內的居民存在個性化檢驗、常見慢性病復診檢驗等需求。傳統就醫流程至少包括預約、掛號、排隊、檢驗、取報告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患者依從性,同時也降低了醫院的運行效率。通過智能化應用工具,輔助患者自助選擇檢驗項目、自助下單,極大地方便了居民就醫,有效提升了居民就醫滿意度。
檢驗項目選擇智能輔助決策模塊可以根據診斷、癥狀、性別、年齡、病史、家族史等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精準推薦檢驗項目。經過人機對比測試,準確率目前已基本達到三級甲等醫院主治醫生水平。
3.1.2 智能輔助綜合解讀檢驗結果 檢驗報告一般只顯示檢驗數據和異常提示,而不同醫生的解讀能力存在差異,存在漏診誤診的風險。智能輔助綜合解讀檢驗結果模塊采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架構,充分融合知識圖譜和機器學習,形成知識數據雙驅動綜合解讀檢驗結果模型。該模型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給予醫生和患者不同程度的檢驗指標解讀提示,有效提升醫療水平,減少誤診漏診[5]。
3.1.3 全程可追溯質量管理體系 羅湖醫院集團區域醫學檢驗中心服務的不僅僅是羅湖醫院集團,更需要具備面向整個羅湖區甚至更大區域開放的能力,如區域內的民營醫療機構、私人診所,其他可能存在的企事業單位團檢、個人用戶上門檢測以及其他類型的服務需求。要實現從預約、支付、采樣、送樣到結果推送、結果解讀以及后續服務全程可追溯質量管理體系,就需要對互聯網檢驗平臺的內部流程進行不同場景的個性化定制,進而將互聯網檢驗平臺打造成檢驗領域的“餓了么”,滿足多種個性化需求,合理、合規、體驗良好地滿足全區域內的各類檢驗需求。
智慧互聯網檢驗平臺的核心任務是滿足互聯網醫院的需求。患者線上就診后,醫生通過互聯網平臺確定項目,讓患者就近檢驗;患者也可以自助預約已知檢驗組合項目,待檢驗結果推送給患者后,患者繼續線上復診,使線上診療更加有據可循,患者更加安心[6]。在智慧互聯網檢驗平臺的服務支撐下,互聯網醫院才能從一個診療過程中的輔助掛號、配藥工具,變成一個真正意義上進行完整診療流程的平臺。
智慧互聯網檢驗在未來的互聯網醫療中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未來也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區域互聯網檢驗平臺,區域內的多個互聯網檢驗平臺可以進行檢驗資源的有效整合,發揮各自的優勢,通過檢驗結果互認和外送樣本等方式,實現檢驗資源的最大化利用,為區域內的居民提供更高效、更精細的互聯網檢驗服務。
在智慧互聯網檢驗平臺積累了足夠多的檢驗數據后,可以發揮平臺的優勢,對檢驗結果進行大數據分析,如某些關鍵性檢驗指標在一段時間內的變化趨勢,或者對同一時間段內不同地區、年齡段、性別人群的指標數據進行橫向對比分析,可能會對一些群體性、傳染性疾病的地區暴發提供預警,相關機構可根據這些數據分析提前采取措施,及時遏制可能的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