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衛 張景香 劉亞丹
(1.力鴻檢驗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1318;2.力鴻檢驗集團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河北 唐山 063611)
根據《國際海運固體散裝貨物規則》(以下簡稱規則)的要求,針對易流態煤炭需測定其適運水分極限,在測定過程中需要測定煤炭的密度,這個過程參數的測定時間至少36 h。但是在北方港口,這個時限影響到船舶靠泊和港口作業,給客戶和港口帶來較大麻煩。
吊秤、電子秤、電熱鼓風干燥箱、恒溫水浴鍋、密度瓶、吊籃、標準篩等。
根據規則要求,依據《商品煤樣人工采取方法》(GB/T 475-2008)和《煤樣的制備方法》(GB/T 474-2008)采取和制備出用于密度測定的樣品,2 mm 以上兩份,2 mm 以下兩份。
依據《土壤顆粒密度的測定》(AS 1289.3.5.1-2006)的方法測定。
1.3.1 <2 mm 的樣品密度
用水徹底清洗密度瓶,用丙酮或乙醇沖洗幾次,然后向瓶內吹氣使其干燥,測定瓶子的質量m1;將通過2 mm 篩的樣品縮分,獲得約占密度瓶體積三分之一的二次樣品;將固體顆粒轉移到密度瓶中,加水使瓶子裝滿大約三分之二的水,并讓煤樣顆粒浸泡約24 h;逐漸向瓶子施加部分真空(氣壓不超過13 kPa),并保持真空至少10 min,偶爾轉動瓶子以幫助去除截留的空氣;將瓶子裝滿水,并使其和水與水槽或房間建立熱平衡,稱量質量m3;從瓶子中取出煤樣并將其放在盤子中,連同瓶子和塞子一起烘干,在105~110 ℃的烘箱中將煤樣干燥至質量恒定(見GB/T 474),記錄密度瓶(含塞子)和干煤樣的質量m2;將瓶子裝滿水,記錄裝滿水時密度瓶的質量m4。
1.3.2 >2 mm 的樣品密度
對2 mm 篩上的煤樣進行縮分,獲得約5 kg 的試驗樣品;徹底清洗樣品,以去除顆粒表面的灰塵和其他涂層;在室溫下將樣品浸入水中24 h,測定浸入水中的鋼絲籃的等效質量m6;將飽和樣品放在鋼絲籃中,搖動材料以去除任何殘留的空氣,并確定其在水中的等效質量m7;將飽和樣品排出游離水,放在盤子里,然后將盤子和二次樣品放在烘箱里,在105~110 ℃下將樣品烘干至質量恒定,冷卻并測定樣品的質量m5。使用單獨的子樣重復此過程。
1.3.3 計算
2 mm 篩下樣品的煤炭顆粒密度(ρf),單位g/cm3,由下式得出:

式中:ρf為通過2.36 mm 篩子部分的煤樣顆粒密度,g/cm3;m1為密度瓶(含瓶塞)的質量,g;m2為密度瓶(含瓶塞)和干樣顆粒的質量,g;m3為密度瓶(含瓶塞)、煤炭顆粒和水的質量,g;m4為裝滿水時瓶子的質量,g;ρw為試驗溫度下的水密度,g/cm3。
2 mm 篩上樣品的煤炭顆粒密度(ρc),單位g/cm3,由下式得出:

式中:ρc為保留在2 mm 篩上的煤樣部分的表觀顆粒密度,g/cm3;m5為干煤樣顆粒質量,g;m7為浸泡在水中的鋼絲籃和煤樣顆粒的等效質量,g;m6為浸入水中的鋼絲籃的等效質量,g。
如果兩個結果相差超過0.03 g/cm3,則丟棄結果并重復試驗,取合格試驗結果的平均值作為煤炭密度。
除浸泡時間由24 h 變為12 h 外,其他操作與1.3相同。
篩上和篩下各做了14 組數據見表1 和表2。

表1 篩下煤樣密度ρf 對比

表2 篩上煤樣ρc 密度對比
將一組數據由小到大順序排列:x1,x2,···,xn-1,xn,當最小值x1可疑時,按式(3)計算統計量:


將計算出的T值與從格拉布斯檢驗法的臨界值表中查得的臨界值Ta,n(a為顯著性水平,n為試驗次數) 進行比較,若T≤Ta,n,則x1或xn為正常值,不能被舍棄;若T≥Ta,n,則x1或xn為異常值,可考慮以a的危險率被舍棄。
根據實際工作中能接受的系統誤差確定最大允許偏倚,進行若干次成對對比試驗后,求得兩種試驗方法之差的標準偏差sd,根據下式計算統計量g,g=B/sd,查表得出為檢出最大允許偏倚B所需的測定次數n′,若算出的n′大于已經進行的試驗次數,則需補充實驗到n′。

根據格拉布斯檢驗法檢驗表1 和表2 中有無可疑值,通過計算未發現可疑值。設定最大允許偏倚為標準中規定的重復性限,即B=0.03 g/m3,通過MTB 法計算統計量g,從估算最少試驗對數的試驗因數g值表中查得試驗次數n′為12 和14,實際試驗次數為14,滿足要求。根據成對對比法計算統計量t,查表得臨界值t0.05,13=2.16,由表1 和表2可知t≤ta,n-1,表明在95%置信概率下兩種方法的測量結果沒有顯著性差異,兩種方法可相互代替。
替代方法的測定結果與標準方法無明顯差異,可以替代標準方法,且能大大縮短檢驗時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