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珊
2021年汽車產業銷量出爐,最風光的就是新能源汽車賽道上的頭部造車新勢力們。蔚來、小鵬、理想等企業年交付量已經逼近10萬輛,緊隨其后的哪吒、威馬、零跑也實現了遠超行業的同比增幅。
但處于同一賽道的極狐卻被隊友們甩下。2021年全年,極狐共交付4993臺,這一成績甚至還不及蔚來、小鵬、理想等車企一個月的交付量。
ARCFOX極狐是北汽集團控股的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高端品牌,由北汽集團聯合戴姆勒、麥格納等全球頂級資源打造。極狐誕生之初,被視為既有傳統汽車企業的積淀,又有造車新勢力的思維,被北汽集團寄予厚望。
在極狐誕生時,北汽新能源還穩坐著新能源汽車市場頭把交椅,曾經連續七年位居新能源汽車銷量榜第一,并在2018年實現了15.8萬輛的銷量,北汽藍谷也在這年年中上市。但從2019年開始,北汽藍谷連續三年銷量暴跌。因此,極狐2021年攜手華為,就被視為扭轉北汽新能源跌落神壇之勢的最大“殺手锏”。
2021年4月27日,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車型發布,華為鴻蒙智能座艙系統被視為其賣點。此前北汽新能源方面也表示,極狐先于其他品牌實現了華為技術的落地。
受到華為概念拉動,北汽藍谷股價快速躥升。2021年4月初,北汽藍谷股價為每股8.8元,到5月21日已一路飆升至每股18.89元。
不過,阿爾法S華為HI版的量產并不順利。北汽藍谷曾在2021年9月對外表示,極狐HI版將在第四季度進行小批量交付,但10月改稱為年底前小批量交付。如今看來,交付時間已經推遲到2022年。
有消息稱,交付延遲的主要原因或是華為車機系統供應不上,鴻蒙車機系統“無縫流轉”功能無法實現。據了解,“無縫流轉”功能是華為鴻蒙車機系統的核心功能,該功能可以實現汽車車機系統與手機、手表互聯互通。
交付時間尚無定論,卻等來了直接競爭對手。2021年12月23日,華為冬季旗艦新品發布會上發布AITO問界M5,這款車不僅率先搭載鴻蒙智能座艙系統,也得到了華為更多部門的支持,給人一種AITO品牌才是華為“親兒子”的感覺。
一邊是一拖再拖的交付時間,另一邊是市場中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市場對于極狐阿爾法S HI版的期待已經漸漸冷了下來。華為概念的熱度過后,北汽藍谷股價開始一路向下,2022年1月17日以每股9.49元的價格收盤,幾乎跌回原點。
當然,極狐掉隊的原因,并不能僅僅歸因于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量產交付的延遲。事實上,比它價格更低的極狐阿爾法S已經正常上市交付,極狐阿爾法T也早已上市,產品陣營覆蓋了轎車與SUV兩大領域。但相比其他電動汽車品牌,銷量低得可憐,數據顯示,2021年極狐阿爾法S銷量為2124臺,極狐阿爾法T銷量僅為2809臺。
剛剛過去的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實現了遠超行業的增幅。工信部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全年銷售352.1萬輛,同比增長1.6倍,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
這一年,造車新勢力市場格局已經初步形成。小鵬汽車銷量為98155輛,同比增長275.2%;蔚來銷量為91429輛,漲幅也高達109.1%;僅有理想ONE一款車型的理想汽車實現了90491輛的年度銷量,大漲177.4%。除此之外,哪吒、威馬也分別在2021年實現了69674輛和44157輛的成績。
但北汽藍谷卻沒有享受到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紅利。截至2021年11月,北汽藍谷2021年累計銷售21929輛,相較2020年同期的24877輛同比下滑了11.85%,預計全年銷量仍低于2020年。對于北汽集團來說,目前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可謂芝麻沒撿著,西瓜也丟了。
而未來更艱難的挑戰還在于,除了遠遠領先的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蘋果、小米等國內外跨界造車企業已加速造車計劃,大眾等傳統車企也紛紛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極狐面對的競爭將更加復雜,勝出的機會也愈發渺茫。
2021年年初,北汽管理層曾表示,對極狐的銷量預期是:一個月1000臺。 2021年12月,極狐終于首次實現月銷量突破千臺,交付量為1186臺。這或許是身處至暗時刻的極狐得到的唯一好消息。
市場從不同情弱者。極狐將在2022年扭轉局勢實現逆勢增長,還是徹底被邊緣化?留給它行動的時間已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