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超 ,呂 亮 ,陳展鵬,涂軍明 ,蔡正軍 ,姜干明 ,陳 杰 ,曹志剛 ,張 群,金紅梅,張 欣,李成芳,張 舒
(1.黃岡市農業(yè)科學院,湖北 黃岡 438000;2.湖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武漢 430064;3.黃岡市農業(yè)農村局,湖北 黃岡 438000;4.華中農業(yè)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武漢 430070)
水稻是中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至關重要。水稻直播技術作為一項省工省力、節(jié)本增效的輕簡栽培技術,已廣泛應用于中國南方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早稻和中稻生產,且深受農民歡迎[1]。近年來湖北省的水稻直播面積迅速擴大。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2016 年,全省直播稻面積已達66.67萬hm2,約占全省水稻總種植面積的1/3,其中以荊州、黃岡、咸寧市的種植面積較大[2]。
隨著直播稻面積增加,肥料和農藥不合理使用甚至濫用現(xiàn)象增多,導致水稻病蟲害的抗藥性增強,稻田農藥殘留增加,對稻米的質量帶來了潛在隱患[3]。關于激健助劑在水稻雙減上的應用探究,楊劉斌[4]在安徽池州市、詹少奇等[5]在湖北鄂州市、蔣山等[5]在安徽鳳臺縣、黃耀亮等[7]在浙江嘉善縣進行了激健助劑減藥試驗,蘇錦武等[8]在湖北黃梅開展了激健肥料和激健助劑聯(lián)合使用、減少常規(guī)肥料和農藥使用量的試驗,結果表明激健肥料和激健助劑能夠有效減少常規(guī)肥料和農藥的使用。為了探究激健復合肥對水稻增產情況,驗證激健助劑在水稻病蟲害混配藥劑減量增效方面的作用,課題組于2020 年在黃岡市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示范園進行了相關試驗,為進一步探索化肥和農藥減量提供依據(jù)。
供試品種為常規(guī)稻黃華占。
常規(guī)復合肥(16-16-16,N-P2O5-K2O≥48%),重慶九禾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尿素(總氮≥46.0%),陽煤豐喜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激健復合肥(17-17-17,N-P2O5-K2O≥51%),成都激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激健有機肥,成都激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40%丙·芐WP,四川沃野農化有限公司生產;300 g/L 苯甲·丙環(huán)唑EC,深圳諾普信農化有限公司生產;200 g/L 氯蟲苯甲酰胺SC,上海杜邦農化有限公司生產;2%阿維菌素DC、25%吡蚜酮SC,河北威遠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產;10%蟲螨·茚蟲威SC,安徽四達農藥化工有限公司生產;5%虱螨脲EC,安徽豐樂農化有限責任公司生產;450 g/L 咪鮮胺EW,青島星牌作物科學有限公司生產;75%肟菌·戊唑醇WG,南通泰禾股份有限公司生產;80%噻蟲吡蚜酮WG,深圳市瑞德豐農資有限公司生產。
激健多功能助劑(簡稱激健助劑),成都激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試驗地點安排在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qū)堵城鎮(zhèn)梅家墩村,面積約2 000 m2。試驗地土壤為沙壤土,pH 6.9,有機質含量1.5%。該地水稻病蟲害多有發(fā)生,水肥及栽培條件均一。前茬作物為油菜。栽培方式為直播,生長管理水平較好。試驗期間未施其他肥料和農藥。
試驗共設6 個處理,每個處理3 次重復,共18 個小區(qū),其中處理1~5 每小區(qū)面積100 m2,隨機區(qū)組設計。空白對照每個小區(qū)面積20 m2,小區(qū)間以溝廂間隔,同時覆上地膜,以防止肥料流竄。根據(jù)該地水稻生長情況,整個水稻生育期各處理進行6 次農藥處理,2~3 次肥料處理(表1)。

表1 試驗處理
肥料采用人工撒施,施肥時間為2020 年6 月11日、6 月 22 日、7 月 10 日。
農藥采用3WBJ-16DZ 多功能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噴施,用水量為675 kg/hm2。噴霧器工作壓力為0.40~0.60 MPa,噴孔口徑1 mm,流量60~85 L/h。2020年 7 月 17 日噴灑封閉除草劑,2020 年 8 月 6 日、8 月14 日、8 月 28 日和 9 月 4 日噴施殺蟲劑和殺菌劑。
分別于 8 月 20 日(第一次施藥后第14 天)、9 月11 日(末次施藥后第7 天)調查1 次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調查方法和藥效計算方法參照GB/T 17980.1—2000 和 GB/T 17980.2—2000;8 月 14 日調查稻飛虱基數(shù),8 月19 日(藥后第5 天)、8 月24 日(藥后第10 天)各調查1 次殘蟲量,調查方法和藥效計算方法參照GB/T 17980.4—2000。
對紋枯病和稻瘟病,分別于8 月24 日(第二次施藥后第18 天)和9 月18 日(最后一次施藥后第14 天)各調查1次發(fā)病情況,調查方法和藥效計算方法分別參照GB/T 17980.20—2000和GB/T 17980.19—2000。
觀察各處理對作物有無不良影響(如倒伏等)和有益作用。
10 月 7 日,將 1 m×1 m 的正方形塑料框隨機擲于每個處理中,數(shù)出框中的有效穗,重復3 次,取平均值得到各個處理的有效穗;10 月8 日將每個處理取好考種樣進行考種,得到每個處理的總粒數(shù)、實粒數(shù)和千粒重等,計算出每個處理的結實率和理論產量;10 月9 日對每個處理進行全田實打實收稱重并測量其水分含量。
整個試驗期間,水稻播種期天氣適宜;水稻生長中期7 月10—28 日連續(xù)陰雨,試驗地勢較高,沒有水淹,8月后期也是持續(xù)陰雨,對水稻生長有一定影響。
采用鄧肯氏新復極差(DMRT)法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第一次施用殺蟲殺菌劑藥后第14 天(7 月31日)調查各處理水稻二化螟的發(fā)生情況,結果見表2。由表 2 可知,處理 1、處理 2、處理 3、處理 4 這 4 個藥劑減量處理水稻螟害枯心率分別為2.16%、2.05%、2.1%和2.34%,防效分別為95.1%、95.4%、95.3% 和94.8%,殺蟲效果分別為94.8%、93.8%、93.3%和94.6%;對照常量藥劑處理5 螟害枯心率為2.15%,防效為95.3%,殺蟲效果為95.6%。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各藥劑減量處理對二化螟的防效及殺蟲效果與對照常量藥劑處理差異不顯著。

表2 不同處理對水稻二化螟的防效
8 月13 日在空白對照區(qū)水稻受稻縱卷葉螟危害癥狀明顯,危害基本定型后進行稻縱卷葉螟危害定局調查1 次,結果見表3。由表3 可知,處理1、處理2、處理3、處理4 這4 個藥劑減量處理對稻縱卷葉螟的卷葉率分別為1.24%、1.58%、1.92%和1.86%,保葉效果分別為98.7%、98.3%、98.0%和98.0%,殺蟲效果分別為97.1%、96.9%、97.1%和98.0%;對照常量藥劑處理5 卷葉率為1.97%,保葉效果為97.9%,殺蟲效果為97.6%。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各藥劑減量處理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效及殺蟲效果與對照常量藥劑處理差異不顯著。

表3 不同處理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效
8 月14 日調查稻飛虱發(fā)生基數(shù),藥后第5 天(8月19 日)、第10 天(8 月24 日)調查1 次稻飛虱蟲量,結果見表4。由表4 可知,藥后第5 天調查,處理1、處理2、處理3、處理4 這4 個藥劑減量處理對稻飛虱的防效分別為93.0%、92.9%、92.9%和93.8%,對照常量藥劑5 處理防效為93.4%;藥后第10 天調查,處理 1、處理2、處理 3、處理4 這4 個藥劑減量處理防效分別為91.5%、91.8%、91.2%和91.9%,對照常量藥劑處理5 防效為91.4%。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各藥劑減量處理對稻飛虱防效與對照常量藥劑處理差異不顯著。

表4 不同處理對稻飛虱的防效
8 月24 日(第二次施藥后18 天)調查紋枯病發(fā)生情況,結果見表5。由表5 可知,處理1、處理2、處理3、處理4 這4 個藥劑減量處理對稻紋枯病的病情指數(shù)分別為 0.85、0.84、0.85 和 0.85,防效分別為81.9%、82.1%、81.9%和81.9%,對照常量藥劑處理5的病指為0.86,防效為81.7%。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各藥劑減量處理對稻紋枯病的防效與對照常量藥劑處理差異不顯著。

表5 不同處理對紋枯病的防效
8 月20 日(第二次施藥后14 天)調查稻瘟病發(fā)生情況,結果見表6。由表6 可知,處理1、處理2、處理3、處理4 這4 個藥劑減量處理病情指數(shù)分別為0.89、0.87、0.86 和 0.87,防效分別為 81.1%、81.4%、81.7%和81.4%,對照常量藥劑處理5 的病情指數(shù)為0.87,防效為81.4%。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各藥劑減量處理對稻瘟病的防效與對照常量藥劑處理差異不顯著。

表6 不同處理對稻瘟病的防效
10 月8 日考種數(shù)據(jù)及理論產量數(shù)據(jù)見表7。由表 7 可以看出,處理 1、處理 2、處理 3 和處理 4 相對于處理6(CK)分別增產2.6%、1.7%、1.1%和0.3%;處理1 與處理4 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同樣減少40%肥料用量,使用激健復合肥增產效果比激健有機肥增產效果要好。10 月9 日進行實收測產,結果見表8。從表8 可以看出,處理 1、處理 2、處理 3 和處理 4 相對于處理6(CK)分別增產12.3%、8.4%、6.8%和3.3%。

表7 不同處理理論產量

表8 不同處理實際產量
9 月19 日在田間觀察,各個處理之間的水稻沒有出現(xiàn)倒伏等現(xiàn)象;株高方面,處理5 的水稻株高比其他幾個處理高1 cm 左右;葉片顏色方面,處理1 和處理5 水稻葉片顏色為濃綠色,其他幾個處理水稻葉片顏色為綠色。
高效緩釋型復合肥料和有機肥料的研發(fā)是實現(xiàn)施肥輕簡施用和減量的主要途徑之一,綠色農用助劑的使用也是實現(xiàn)化學農藥減量和提高農藥利用率的重要措施。本試驗采用激健復合肥和激健助劑聯(lián)合應用試驗正是從化學肥料和農藥的減量出發(fā)而設計的。
常規(guī)肥料減量相同的情況下,激健復合肥處理產量高于激健有機肥。相同的使用量,可能是因為激健復合肥能夠及時滿足水稻生長對營養(yǎng)的需求,建議增加激健有機肥的用量。
所有處理實際產量都不高,主要原因是田間的雜草太多且其中主要是稗草,除草效果又不理想,可能與當?shù)氐目剐园薏菀约胺忾]后一段時間陰雨天氣有一定關系,建議除草劑減量30%再次進行試驗。施用激健助劑防治水稻病蟲害的藥效與未使用沒有顯著差異,因此施用激健助劑,在防效相當?shù)那闆r下,能夠有效減少農藥的使用,對農藥減量使用有增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