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貽芳,陳 竹,滕 婷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杭州 310003
SPD(supply,processing,distribution)管理模式是一種以保證醫院醫用物資質量安全和滿足臨床需求為宗旨,以物流信息技術為支撐,以環節專業化管理為手段,對醫院醫用物資的供應、加工、配送等物流環節進行集中管理的一元化第三方運營服務模式[1]。手術室是為患者提供手術及搶救的場所,手術耗材的配送則是手術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手術間耗材物流配送作為手術室耗材供應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其配送水平、配送效率與準確性直接影響手術的順利開展及銜接。傳統的手術室耗材配送工作大多由手術室庫房管理人員及巡回護士負責,缺乏自動化、智能化工具及設備,導致配送效率低、時效慢,占據醫護人員大量工作時間,造成手術空間、時間及巡回護士等手術資源的浪費,巡回護士頻繁出入手術間與庫房拿取耗材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術風險[2-3]。為解決手術室耗材配送中存在的問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基于SPD管理模式,構建了手術室耗材智能物流配送體系,用以提升手術室耗材配送效率與水平,滿足手術室工作需要。
1.1.1體系設計
SPD管理模式下的手術室耗材智能物流配送體系架構包含感知層、網絡層、硬件支撐層、用戶層四個層面,見圖1。感知層是系統與外界環境接觸的直接媒介,借助RFID技術、指紋識別等感知技術采集、獲取耗材物流信息及完成用戶的身份驗證。網絡層主要為系統提供網絡環境,將感知層獲取的信息安全可靠地傳輸至硬件支撐層,以便系統進行下一步的信息處理。硬件支撐層主要包括智能柜、術間電子看板、AGV物流機器人等用于物流配送管理中出庫、信息傳遞、推送等環節所用到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終端設施,是SPD管理模式下手術室耗材的智能物流配送的重要支撐,在減少人為操作,節省人力、提高效率、減少出錯率方面有著積極作用。用戶層主要是指SPD服務人員、醫護人員及主管領導等參與耗材日常管理工作的人員。

圖1 SPD模式下的手術室智能物流配送體系
1.1.2系統與工具
SPD院內物流管理系統是智能物流配送體系的核心,負責物資的申領需求、加工、配送等全流程管理,通過建立與手術排程系統之間的數據端口,實現系統之間的數據傳輸與互聯互通。手術室作為耗材管理中的難點與重點,設計了專門的功能模塊進行耗材管理,見圖2。在手術室耗材配送工作中,耗材的準備時間、需求的響應速度及最終配送時間都是影響整體配送效率的重要的因素。在耗材準備環節,為便于耗材加工準備、取用及消耗統計,對手術室耗材采用術式套包的管理辦法;在需求響應及末端配送環節,引入術間電子看板、物流機器人等相應的自動化、智能化物流工具縮短耗材需求的響應時間及配送時間,以實現全流程效率的提升。

圖2 SPD模式下手術室管理模塊
為提高手術室耗材整體配送效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在SPD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基于信息技術支撐與軟硬件支撐,結合手術室耗材工作流程,從S(供應)、P(管理加工)、D(配送)三個環節對手術室耗材管理流程進行優化。在供應環節,建立智能補貨模型,見圖3。根據手術室各類耗材消耗特點及規律,設定最大庫存、補貨點、安全庫存,系統自動監測庫存量,當手術室庫存量降至補貨點時,由耗材一級庫主動向手術室補貨,確保手術室耗材安全保供。在管理加工環節,經臨床討論,將各類型手術所需醫用耗材定數、定量形成術式套包目錄,通過與手術排程對接,將耗材按照手術類型進行提前精準化加工準備,以避免耗材需求過多時引起的加工工作低效及錯亂,同時為智能配送與標準化供應奠定基礎。配送環節整體管理流程見圖4。手術前,醫生根據醫囑在SPD院內物流管理平臺中申請領取手術耗材,系統自動根據手術類型匹配標準術式套包,手術室服務專員按照手持終端PDA中的最優揀貨路徑提示在智能貨架或智能墻中撿取耗材,將標準術式套包和醫生所申請的其他耗材(備貨高值耗材、跟臺包等)打包加工為手術材料包后,通過機器人管理系統中呼叫機器人,將耗材放置于封閉的AGV機器人艙體中后,設置出發點與終點,物流機器人則在術前沿既定路線將耗材推送至各個術間;對于手術中臨時需要的耗材,巡回護士通過手術間的電腦終端在SPD院內物流管理系統向手術室庫房發出物資申請需求,物資申請需求同步展示在手術室庫房的電子看板中,手術室服務人員獲知請領需求后則根據PDA中的貨位提示撿取耗材,經掃碼一體機掃描后,在系統中呼叫機器人,物流機器人沿既定路線將耗材推送至指定術間門口時發出語音提示,巡回護士在術間門口憑借指紋/IC卡進行身份驗證后拿取耗材;手術結束后,對于手術中未使用的耗材,巡回護士在使用登記后通過系統呼叫機器人,物流機器人裝載未使用的耗材返回手術室庫房進行回庫登記。手術室庫房電子看板提示手術結束,觸發下一臺手術耗材的推送。

圖3 SPD模式下手術室智能補貨模型

圖4 手術間材料請領配送管理流程
為檢測及驗證SPD模式下手術室智能物流體系在縮短耗材準備及配送時間的有效性。本研究選取了2019年8-10月和2020年8-10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之江院區手術室SPD模式建設前后3個月的單臺手術耗材用時數據,在確保申領耗材規格數量、配送路線一致情況下,采用秩和檢驗方法,比較人工配送和SPD模式下智能物流體系配送兩種方法在耗材準備用時、送貨用時、核查用時和回庫用時之間的差異。耗材準備用時指庫房人員從系統接收配送任務開始至配貨完畢的時間;送貨用時指耗材離開庫房至配送到手術間的時間;核查用時指巡回護士核對耗材的時間;耗材回庫用時是指術后將未使用的耗材送回手術室庫房所用的時間。研究結果顯示,SPD模式下的智能物流配送體系能有效縮短手術室耗材準備、配送、核查和回庫時間,與人工配送模式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配送方式在手術室耗材準備、配送核查及回庫平均用時比較(單臺手術) min
本研究結果顯示,智能物流體系配送下,耗材準備用時較人工配送可縮短,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原有的耗材準備環節,需要巡回護士統一前往手術室庫房申領,庫房工作人員撿取好所需的耗材后,由其或者巡回護士配送至術間。由于領取時間集中,耗材需求較多,庫房工作人員準備耗材過程中的錯拿、漏拿現象難以避免,且效率較慢,將耗材準備工作前置后,根據手術類型對手術耗材進行標準化套包管理,有效縮短了耗材的準備時間。
采用AGV物流機器人在術前主動將手術耗材推送至術間,節約巡回護士到庫房單獨配取一臺手術所用耗材的時間約8 min,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SPD服務人員及時將耗材推送至手術間,在減少醫院人力投入的同時可保證手術間物資的及時供給與使用;巡回護士直接在手術間接收耗材,工作量減少,可專注于手術開展過程中與醫生的配合及對患者的醫療護理,減少巡護護士手術中離崗帶來的護理安全隱患及手術中斷等待物品的時間[4]。
智能物流配送體系搭建后,基于智能硬件的全面應用,手術室庫房內耗材配送管理操作簡單、便捷、高效、智能,提升物資配送效率。手術間電子看板實時更新手術狀態及系統分配任務,有效將耗材請領響應時間提高10 min/次;條碼管控下,耗材取用信息無需工作人員手工登記,掃碼一體機輕輕一掃即可進行信息登記,手工操作過程中錯記、漏記、多記等現象得以規避,物資出庫及配送信息清晰準確;AGV物流機器人代替庫房管理人員及巡回護士的耗材配送工作,實現耗材高效配送,手術室物流配送效率與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整體提升;手術室耗材實行“一物一碼”、封閉運輸和身份識別管理,做到誰申領、誰取貨、誰使用、用在哪位患者身上等全過程的追蹤管理和信息透明[5],實現耗材與人員的高效管理,提高手術室內部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