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肝膽病雜志》于1985年創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學主辦,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學術支持的醫學專業期刊。 2021年核心影響因子為1.793,綜合評價總分連續3年在中國消化病學類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位。
雜志為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F5000)項目來源期刊、《世界期刊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收錄期刊(Q4區)、《中國學術期刊文摘》數據庫(CSAD)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統計源期刊(Q1區),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重慶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和《中文電子期刊服務數據庫(CEPS)》等國內數據庫收錄。
雜志系荷蘭《文摘與引文數據庫》(Scopus)、美國《化學文摘(網絡版)》(CA)、瑞典《期刊公開獲取指南》(DOAJ)、瑞士《健康網絡首創研究獲取》(HINARI) 、俄羅斯《文摘雜志》(AJ,VINITI)、美國《艾博思科數據庫》(Eh,EBSCOhost) 、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CABI)、《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中國)》(JSTChina)、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醫學索引》(WPRIM) 、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波蘭《哥白尼索引》(IC)來源期刊,被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網絡版)》(Ulrichsweb)收錄。
雜志以推進肝膽胰疾病臨床防治工作和基礎研究向臨床轉化為方向,以服務廣大臨床醫生和科研工作者為己任,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反映國內外肝膽胰疾病防治工作的重大進展,促進國內外肝膽胰領域學術交流。報道國內外肝膽胰領域先進的科研成果,臨床診療經驗,與臨床密切結合且對臨床有指導作用的基礎理論研究、新療法、新技術。刊載內容實行臨床與基礎并重,中西醫并重,內外科并重,肝膽胰并重。 設述評、專家論壇、熱點·視點·觀點、學術爭鳴、指南與規范、指南解讀、論著、臨床病例討論、臨床經驗交流、病例報告、綜述、國內外會議動態、國外期刊精品文章簡介等欄目。
撰稿要求細則主要參考自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 ICMJE)提出的“生物醫學雜志投稿的統一要求(Uniform Requirements for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s)”和科學編輯委員會(Council of Science Editors, CSE)提出的“編輯政策聲明(Editorial Policy Statements)”。
1.1 文體設計 文稿應具創新性、科學性、實用性、導向性,資料可靠,數據準確,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書寫規范。
1.2 文題 文題力求簡明、具體、確切,概括文章的要旨。英文標題應與中文標題含義一致,可以省去定冠詞和不定冠詞,句首字母大寫,其余小寫(專有名詞和縮略語按規則書寫)。
1.3 作者及單位 署名作者必須滿足以下條件:對研究的思路或設計有關鍵貢獻/參與了研究數據的獲取分析解釋過程/參與起草或修改文章關鍵內容,同意對研究工作各個方面承擔責任。僅對研究項目提供資金支持或參與數據獲取、資料收集者不能列為署名作者。作者署名按序排列,作者排序應在投稿前由全體作者共同討論確定,投稿后不應再作改動。作者單位按“單位+科室,單位所在省市(省會城市略去省名)+郵政編碼”格式書寫,所有作者及單位信息均須中英文對照。每篇文章均須確定至少一位通信作者,在首頁頁腳處著錄通信作者的姓名、電子信箱及ORCID。
1.4 摘要 論著和綜述文章須使用中英文摘要。摘要是一篇獨立成章的完整短文,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分段、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論著文章使用結構式摘要,闡明摘要的目的、方法(研究時間、基本過程中受試者的選擇、場所、測量方法、分析方法)、結果(主要發現或數據,以及具體效應值及其統計學意義和臨床意義)、結論;綜述類文章使用指示性摘要,高度精煉概括文獻探討范圍和綜述內容。病例報告、短篇論著不使用摘要。
1.5 關鍵詞 每篇文章須參照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醫學主題詞表(MeSH)》《中國中醫藥學主題詞表》標引3~5個關鍵詞,中英文對照,關鍵詞之間應用“;”隔開。英文關鍵詞的大小寫應與MeSH中格式一致,置于英文摘要下方。關鍵詞應盡量從MeSH中選用“主題詞”,未被詞表收錄的“自由詞”必要時也可作為關鍵詞標注。
1.6 基金項目 稿件所涉課題受基金項目資助的,須將基金的中英文正式名稱列于摘要下方,并注明項目編號;多項基金應依次列出。投稿時須提交基金項目批文復印件。
1.7 臨床試驗注冊 在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或其他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臨床試驗注冊平臺一級注冊機構注冊的臨床試驗相關來稿,須在文章摘要下方注明注冊編號。
1.8 倫理學審查 遵循《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涉及人的健康相關研究國際倫理準則》和我國《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人類精子庫倫理原則》《藥物臨床試驗倫理審查工作指導原則》等的相關規定以及國際通行的動物福利和倫理準則,本刊要求:凡是動物實驗研究,必須符合我國實驗動物管理和使用相關規定,并經由動物倫理委員會審批;凡是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無論是前瞻性研究、橫斷面研究、回顧性研究,還是在人體上或使用取自人體的標本等進行的研究,亦或是采用心理學、流行病學、社會醫學方法對人群進行的調查研究,都需要得到受試者知情同意、通過倫理委員會審批。作者須在研究方法中列明開展倫理審查的機構委員會名稱、審查文件批號及批準時間。
1.9 利益沖突和作者貢獻聲明 所有文章均須公開利益沖突聲明及作者貢獻聲明,聲明文字置于正文之后,參考文獻之前。
1.10 參考文獻 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以角碼標出,并著錄參考文獻目錄于正文后,目錄中的中文期刊參考文獻須中英文對照。同一文獻作者不超過3人全部著錄,超過3人只著錄前3人,后加“,等”(英文文獻加“,et al”)。作者英文姓名一律大寫,姓前名后,姓氏須全拼,名取首字母縮寫,省略所有縮寫點。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為準,中文期刊用全稱。文后參考文獻必須標明文獻類型標識、所引用期刊的年卷期及文章的起止頁碼。示例如下:
a.專著、論文集
[序號]主要責任者.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b.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DOI.
1.11 圖表 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行業標準《CY/T 171—2019 學術出版規范 插圖》和《CY/T 170—2019 學術出版規范 表格》的相關規定。正文中出現的圖表需按次序連續編碼隨文,先見文字后見圖表。每個插圖(表)應冠有中、英文圖(表)題,圖題置于圖下方,表題置于表上方。表格采用三線表,表注序號用阿拉伯數字加半圓括號置于被標注對象的右上角,不宜用*等其他符號。圖注位于圖和圖題中間,表注位于表下方。圖表中的量、單位、符號、縮略語等必須與正文一致,描述性語言須為中文。投稿時應提供插圖的TIF格式文件,像素要求在300 dpi以上。
1.12 計量單位 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和GB3100/3101/3102—1993《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量和單位》的相關規定,具體執行參照中華醫學會編輯出版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第三版)》。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多于1條時應采用負數冪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應采用 ng·kg-1·min-1的形式,斜線與負數冪不可混用。參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單位,當參量與其公差的單位相同時,加圓括號將數值組合,置共同的單位符號于全部數值之后,如(34.5±12.6)ng/L。量的符號一律用斜體。
1.13 數字 遵循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相關規定。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數值均用阿拉伯數字。年份應寫全,如“1989年”。 百分數的范圍和偏差,前一個數字的百分符號不可省略,如5%~92%。附帶尺寸單位的數值相乘,按下列方式書寫:3 cm×4 cm×5 cm。小數點前或后超過3位數字時,每3位一組,組間空1/4個字距(千分空),如1 234.765 4,4位以內的整數可以不加千分空。但序號、年份、頁數、部隊番號、儀表型號、標準號不分節。
1.15 縮略語 文題一般不用中英文縮略語。正文中有必要使用英文縮略語時,須于該名詞首次出現處著錄其中文全稱,再于括號中著錄英文全稱及其縮略語。
1.16 層次劃分和編排方法 層次分級一般不超過4 級,各級號碼之間加一小圓點,最末尾一級序號不加小圓點,如:1,1.1, 1.1.1,1.1.1.1……編號一律左頂格。一級標題自成一行,二級以下標題若無細分,則空一字距,連續編排。
2.1 投稿方式 登錄《臨床肝膽病雜志》官方網站(lcgdbzz.org),點擊首頁右側“作者投稿”按鈕進入投稿系統,注冊并登錄個人賬號后,在作者中心按照投稿程序和要求完成投稿。
2.2 審稿及錄用程序 來稿須繳納審稿費,包含本刊編委、審稿專家和基金項目的稿件免收審稿費。本刊實行以同行評議為基礎的三審制,初審周期一般為1~3天,外審、終審周期一般為10~30天。正在審閱中的稿件,作者如欲改投他刊,務必事先與編輯部聯系,否則將被視為一稿多投。因一稿多投行為造成嚴重后果的,責任作者自負。對稿件處理有不同意見時,作者有權申請復議,并提交申訴的文字說明。經審退稿稿件,不再接收修改后重投。
本刊為金色開放獲取(Golden OA)期刊,稿件確認錄用后,作者須按錄用通知數額支付論文處理費(APC)及彩圖印制工本費,稿件錄用通知發出半個月內未繳納APC的稿件將延后刊發,1個月內未繳納APC的稿件視為自動放棄錄用。
2.3 著作權 所有作者須對來稿真實性、科學性負責。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對預發表論文的非實質性內容有刪改權,如作者不同意刪改,需事先說明。論文正式出版后,本刊將一次性支付作者著作權使用報酬,并贈送當期紙刊2本。 在本刊發表的文章版權歸本刊所有,未經本刊同意,該論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轉載他處。
2.4 網絡首發 本刊系中國知網《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版)(CAJ-N)》首批網絡首發期刊。為滿足作者優先發表的需求,稿件錄用后,作者可以向編輯部申請論文網絡首發。論文在編排定稿后,紙刊出版前,即可在CAJ-N中以網絡首發方式正式出版,由中國知網和本刊聯合向作者頒發論文出版證書,證書載明有論文題名、作者、作者單位、論文出版網址、出版時間等認證信息,作者可以通過網絡下載、打印,提交各有關科研、人事等相關管理部門。
2.5 指南免費刊發 本刊對最新制訂的肝膽胰相關指南(國內指南及國外指南譯文)來稿免收APC并優先發表。歡迎各組織機構和作者推薦指南(含指南、共識、規范等),推薦人請先與編輯部郵件聯系,經審核符合本刊刊載范圍的方予以刊登。國外指南譯文需要相關領域學科帶頭人審校,以確保權威性和指導性。
通信地址: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東民主大街519號
《臨床肝膽病雜志》編輯部 130061
投稿咨詢: 0431-88782044
審稿咨詢: 0431-88783542
電子信箱: lcgdb@vip.163.com
官方網站: www.lcgdbzz.org
官方微信: lcgdbzz1985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lcgdb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