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威芩 李曉東 朱炎 劉熹
(武漢機場路發展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21)
機械設備能夠幫助人們操作單一且重復率較高的動作,減少了工人平均工作的小時數從而降低人工成本。然而,在實際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施工條件的差異性,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如果建筑機械設備的性能不佳,其工作效率就無法得到有效提升,為了加快施工進度,保證工程質量,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必不可少。本文通過對工程機械設備的實際運用進行深入剖析,就如何加強對機械設備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般情況下,機械設備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后,需要專門的技術人員進行保養,就如同工人工作時間長了也需要適度休息一樣。但多數情況下,企業為達到縮短工程進度、提高經濟效益的效果,在設備維修管理方面撥付的經費較少,但工作量卻超出設備的負荷,長此以往,機械設備極易出現卡頓、松動等問題,大大縮短了機械的使用壽命[1]。
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大多由工程技術人員承擔,而最了解設備的施工人員卻沒有參與其中,這導致機械設備的質量問題無法得到全面解決。此外,由于技術人員和實際操作人員更注重設備運作效率和項目進度,所以對機械設備的維修管理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
在接到工程項目后,施工方可能對所需要用到的機械設備缺乏充分了解,而僅僅利用現有設備施工,此種情況下,極易出現設備與工程要求不匹配的現象,對整個工程的管理和工程質量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機械設備若不定期維護和保養,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許多問題,給整個項目帶來負面影響。例如,當機械設備出現故障時,生產力下降。而與此同時,工期又很緊張,往往導致追求工期而忽略施工質量。工程質量對于公路建設至關重要,一旦發生問題,如道路坍塌等情況出現,不僅會造成經濟、社會的損失,還會危及到生命安全。目前,對于此類問題尚缺乏明確的管理辦法,這也是企業不愿意在機械設備維護方面投入過多成本的原因之一[2]。
在公路養護工程中,采用機械設備作業時,機械設備的合理配置是提高機械設備利用率的前提和依據,特別是在養護機械設備品種、數量日益增加的今天,合理配置養護機械設備就顯得尤為重要。
高速公路養護施工中,機械設備的配置與道路結構類型、使用年限、交通流量等有密切關系。為了使機械設備品種、數量、規格達到最優配置,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量:參照高等級公路養護工程機械設備的配置,并以此為主要依據,合理配置機械設備;根據現場作業量和所采取的養護技術,確定養護設備的數量和規格,按照最佳配置原則,使維修設備的節能效益最大化。
公路養護機械設備的種類很多,不同施工項目所需的機械設備也各不相同,公路結構、氣候條件、交通流量等都會影響到公路的養護技術。因此,要保證所配置的設備與施工工藝相匹配,其配置要點如下:
1.編制合理的配置方案
在配置設備前,應根據工程實際,制定合理、可行的設備配置方案,確保養護作業質量、進度、安全和成本,確保機械設備數量和型號與養護任務相適應,機械設備性能達到質量指標,并建立信息反饋機制,對養護機械設備進行動態監測,提高養護機械設備使用效率[3]。
2.制定規劃
在選擇的道路養護技術和工程量的基礎上,科學地確定養護機械設備的配置方案,運用調查、分析等方法,保證方案與實際情況一致,特別是關鍵機械設備的配置要符合施工要求,防止機械設備配置不當影響施工。
3.養護機械設備的具體配置要求。
維護機械設備的最基本要求是機械設備的合理配置,也就是機械設備在機械設備系統中的比例關系。一個合理的建筑應該符合下列條件:首先是技術先進性。維修工程所裝備的一切機械設備必須具有技術上的先進性,即其配置的機械設備必須達到平均先進水平、生產效率高、具備安全性和可靠性。其次是適應性。所配備的養護機械設備應符合新工藝、新材料的需要,其作業能力、各方面性能必須與養護作業的規定相一致。另外,所有的通用機械設備都要具有很高的使用效率。再次是均衡性。這里所說的均衡性是維護機械設備化水平的均衡,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各作業模式之間的養護機械設備化水平的均衡性;二是同一養護過程中各工序之間維護機械設備的均衡性。在第一部分中,所涉及的均衡性問題就是在公路建設過程中,如何實現機械設備化水平的均衡。而第二,就是如何平衡生產過程中的自動化,保證機械設備化作業的整體效益[4]。
1.提高機械設備維修人員的素質
道路養護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接受專門的技術訓練,對設備的技術性能、操作規程有一定的認識,并在獲得上崗證書后方可進行維修作業。在輪式維修機械設備中,司機也要有機動車執照。維修機械設備的使用記錄由操作員親自填寫,并由機械設備主管審核和匯總。在使用道路養護機械設備時,必須堅持人、機、責“三定”,實行機械設備維護、保管、使用等工作,需要持證上崗、專機專人制。
2.嚴守“三查制度”
在使用公路養護機械設備時,應執行“三查”,即在養護作業開始之前,對機械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保養期間要注意觀察,看指示燈、操縱機構是否有異常現象;養護完成后,要進行維修。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操作者應按照維修人員的指示,及時完成維修工作。如果維修人員違背了安全操作規程的指令,則操作員有權拒絕實施工作。
3.操作工人應嚴格遵守有關規程
操作人員應遵守操作規程、安全規程、維修規程等方面的規定,不得在任何情況下讓設備帶病作業或超載,否則會影響工程質量,造成安全事故。為了保證設備的使用可靠性,在工程中所使用的設備須符合以下幾點:外觀整潔,防護裝置齊全,所有連接和固定部件都是安全可靠的;引擎工作正常,不消耗燃油,符合有關技術規定,工作過程中沒有任何異常。
4.加強機械設備安全管理
相關部門應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體系,指定專門人員對其進行安全巡查,并把安全問題列為其工作重點。隱患設備在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生安全問題,不僅無法完成相關養護工作,甚至危及工人的生命。因此,應加強對機械設備的使用和管理,同時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檢查,及時排查并排除各類安全維修事故[5]。
5.實施統一管理
我們應對公路養護設備進行全面的維修和保養,并對其進行實時監測。機械設備的維修工作必須由實操經驗豐富的人員進行,既要了解機械設備的技術狀態,又要考慮機械設備的經濟性。同時,企業還可以與具有良好信譽和實力的專業維修公司進行聯合,建立協同機制,確保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行。
養護與維護是公路養護機械設備裝備管理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它直接關系到車輛的運行狀況。
1.常規保養
維修機械設備在開工前后都要進行徹底的檢查,尤其是重要部件,檢查接頭是否擰緊,有無漏水、漏油、漏氣、漏電等情況,檢查燃料、潤滑油、冷卻液,如有問題,及時進行維修,以保證維護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轉,保證操作的質量符合規范。
2.定期保養
機械設備要定期進行維護,一般包括一次維護和二次維護。一次維護是為了保證機械設備的技術狀態,一次維護包括機械設備的清潔、連接件的緊固、潤滑、清潔、濾清器的維護;二次維護主要是設備總成、機構和零部件,維護設備的工作性能,保證維修設備在維護期間都能正常運轉。
3.特殊保養
維修設備要進行特別維護,包括停放、換季、轉移、走合期等,具體維護方式如下:首先,維修機械設備存放和停放時,應進行清洗、防腐等工作,每個月進行一次以上的維護,如使用內燃機時,應定期啟動,停車時空氣濕度高,應每15天啟動一次。操作人員對所使用的維修設備進行停車維護,倉庫內的維修設備由專業的維修人員進行維修;其次,對新型維修設備進行走合期的維護,在這段時間內,應加強對機械設備的檢修,選擇高質量的潤滑油,并及時進行更換,以保證其磨合的良好效果;在換季維護中,應對燃油、潤滑油進行適當的更換,調節蓄電池的電解質比例,采取有效的冷卻、散熱、防凍等措施,以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轉;根據公路養護工程的工作性質,在完成后,即使沒有達到要求的維修期限,為了保證機械設備能以最好的狀態投入新的工作,應做好交接前的維護工作。
4.強制性保養
公路養護機械設備和養護工程車輛應堅持維護和維修并重、預防為主的原則,以維護環境為前提,以維護周期為基礎,實施強制維修,具體措施如下:首先,對維修機械設備進行大修,應按有關規定,填寫報修申請書,報有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進行檢修。對小型和中型養護機械設備,應根據具體情況,由維修車間進行維修,并填寫維修申請,經驗收合格后,填寫竣工驗收單;其次,新購買的維修機械設備在投入使用時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期,這時,設備應按照規定的速度行駛、卸載,并在運行結束后進行維修。為了提高設備的完成率,必須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對設備進行全面的技術狀態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進行清洗、調整、潤滑等保養,以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從而達到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目的;最后,對維修機械設備和車輛進行定期維護,并按規定填寫維修記錄,保證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轉。養護機械設備的定期分類維護應遵循下列原則:按規定的時間進行維修,可以提前或延遲,但不能超出維修周期的10%;根據規定的工作時間或行駛里程,對維修機械設備進行分類維修,無特別理由,不得超越維修等級;按照指定的項目維護保養設備,防止疏忽;嚴格執行維修規程,保證維修質量,避免維修事故。
公路養護機械設備在高速公路養護工作中起著無可取代的作用,為了使其更好地發揮應有的功能,維修人員應加強機械設備的合理配置,加強使用管理,做好維護保養工作,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達到維護作業的要求,提高養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