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艷紅 陳曉莉
[摘要]要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既要提高建言資政水平,同時還要認真履行好“凝聚共識”的重要職能,這是習近平對新時代人民政協提出的新方位新使命。從歷史、主體和現實三個維度深刻理解人民政協“凝聚共識”的價值意蘊,廣泛凝聚共識是人民政協協商民主最重要的歷史經驗,是人民政協制度的特有功能和獨特優勢,是人民政協服務實現中國夢的現實需要。
[關鍵詞]人民政協;凝聚共識;三重維度;中國共產黨
[作者簡介]金艷紅,中共萍鄉市委黨校講師,江西萍鄉 337000;陳曉莉,中共萍鄉市委黨校辦公室主任,江西萍鄉 337000。
[中圖分類號] D6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8031(2022)01-0045-03
“廣泛凝聚共識作為人民政協履職工作的中心環節”這一重要論述是習近平在2018年12月29日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首次提出。“凝聚共識”在2019年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0周年大會上更是凸顯,7次提到“凝聚共識”,并進一步強調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必須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中心環節”來強化凝聚共識的重要職能。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人民政協只有把凝聚共識作為主要職能,才能更好地發揮制度優勢??傊诮ㄑ再Y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在提高建言資政水平的同時,還要認真履行好“凝聚共識”的重要職能,這是賦予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方位新使命,為人民政協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履職方向。凝聚共識就是統一戰線的“大團結大聯合”,是要引導廣大成員把思想和行動高度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始終做到心往一處想。中國面臨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重、矛盾風險挑戰多、多元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等前所未有的挑戰,凝聚共識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堅定信心,形成共識、凝聚共識,才能應對好諸多挑戰。習近平在不同場合也多次強調“凝聚共識”,這也就正說明人民政協履行好“凝聚共識”的重要職能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刻理解人民政協“凝聚共識”價值意蘊,從歷史維度來看,廣泛凝聚共識是人民政協協商民主最重要的歷史經驗;從主體維度看,廣泛凝聚共識是人民政協制度的特有功能和獨特優勢;從現實維度看,廣泛凝聚共識是人民政協服務實現中國夢的現實需要。
一、歷史維度:凝聚共識是人民政協協商民主最重要的歷史經驗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這是習近平在總結人民政協歷史經驗的時候提出的重要論述。在總結政協協商民主發展的豐富歷史經驗時,強調廣泛凝聚共識是人民政協進一步豐富和發展,推進完善協商民主最重要的歷史經驗。
(一)凝聚共識是對人民政協初衷的堅守。人民政協在協商建國中應運而生,在人民政協制度設計之初,就強調以“求得共同一致”的工作方式,廣泛凝聚各個黨派和人民團體的共識是建立人民政協的初衷。1949年建立之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起草和通過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政協委員在充分討論協商民主中形成的最大共識,可見,廣泛凝聚共識從一開始就根植于人民政協的制度設計之中,人民政協的誕生就是不斷形成共識、凝聚共識的結果也是價值所在,是人民政協建立的初衷。深刻認識理解把握人民政協“凝聚共識”這一重要職能,是新時代對人民政協制度創立初衷的不懈堅守。新時代強調凝聚共識的職能也是在提醒人們不忘政協的初心使命,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自覺擔當起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廣泛凝聚人心和力量,筑牢共同思想基礎和政治基礎。
(二)凝聚共識貫穿于新中國的發展歷程。人民政協建立以來,始終同新中國發展同心同向、同頻共振,與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總任務緊密聯系并為之奮斗,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指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辈⒖偨Y出無產階級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建立統一戰線。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著全國人民的意志,就是一個典型的大團結的會議,形成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實現民族獨立,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大共識,對新中國的成立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進入新時期,鄧小平指出:“我們的統一戰線比過去任何時期更加擴大了,是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前程遠大,大有可為。”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使全體中國人民形成了“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而奮斗,為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而共同努力”的最大共識。進入新時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把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使整個中華民族高度凝聚起“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最大共識。
(三)凝聚共識是人民政協歷史經驗總結。習近平指出:“改革開放四十年是一個不斷凝聚共識的四十年,通過不斷凝聚改革共識提升改革的質量和水平?!睆臍v史經驗看,凝聚共識在改革開放中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關系到改革能否成功。對人民政協要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兩方面雙向發力這一新定位,是根據新時代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規律特點,在總結從融入人民民主與互相監督到基本政治制度到強化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再到凸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次飛躍的寶貴經驗基礎上,又立足于當前國情,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根據新的實踐經驗作出的對人民政協的新論述。這一論述與不同時期對人民政協作用發揮的認識既一脈相承又有發展,與時俱進,是理論與實踐上的升華,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最新成果,既體現了人民政協的歷史傳統和發展邏輯,又進一步明確了人民政協理論傳承與創新的主基調,完善豐富和發展了人民政協理論的科學內涵和內在規律,同時也指明了實踐的發力方向。
二、主體維度:凝聚共識是人民政協制度的特有功能和獨特優勢
習近平指出,“人民政協制度具有很多方面的獨特優勢”。凝聚共識重在協商,協商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凝聚共識,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相互促進的。人民政協這一主體作為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自然在凝聚共識方面也具有得天獨厚的功能和優勢。
(一)凝聚共識是人民政協性質定位的內生要求。習近平指出,“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的組織、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機構、人民民主的重要實現形式,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這是習近平對人民政協作出的新的綜合性定位,其中以協商民主為主要特征和表現形式的專門協商機構的新定位引起了廣泛關注。新時代人民政協的“專門協商機構”以具體鮮明、綜合集成、簡潔明了的方式,體現了人民政協是統一戰線的組織、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機構、人民民主的重要實現形式這三位一體的綜合性質定位,凸顯了人民政協“我有你沒有、我能你不能”的專屬特性和獨特優勢,這也決定了人民政協與生俱來就有凝聚共識的任務和要求,不僅是一個獻策機構、協商平臺,也是一個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的聚力機關,凝聚共識整合了各項職能,貫穿于各項職能當中,最終都要落到“更好凝聚共識”的目的。
(二)凝聚共識是人民政協協商民主的職能要求。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協商民主,具有集協商、監督、參與、合作為一體的特點,這也決定其具有凝聚共識的職能,為其履職提出了新的任務要求。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政協作為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不僅可以為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團結合作提供政治渠道,也可以借助其具有代表性和包容性的特點、豐富的協商經驗、暢通的協商渠道和健全的組織體系等優勢,成為人民有序參與政治活動的重要平臺,還可以為廣泛聯系社會各界,通過方向性的啟發引導、互動式的協商討論來達到內心的深刻認同,以增進政治思想共識提供制度化、常態化、可操作的運作機制,形成有事多商量、好商量、會商量的良好協商氛圍。充分發揮好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的三個作用過程,也是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過程,要完善協商前調研、協商互動、協商成果采納和落實及反饋等協商民主的各項制度,在協商民主中凝聚共識。
(三)凝聚共識是人民政協委員工作的職責使命。政協委員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是由各民族、各黨派、各社會團體、各界別的代表人士組成,這些人士都是在各方面各領域有代表性,有影響力的人物,具有顯著人才和智慧優勢,本身具有帶頭模范的效應。他們不僅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而且在干好自己事業的同時,還能在廣泛凝聚和充分激發社會各界的智慧和力量的基礎上,對身邊的群眾乃至社會產生極大影響,為國家和人民獻計出力。所以政協委員既有建言資政的責任,更有凝聚共識的職責使命,要自覺強化凝聚共識的職能,增強凝聚共識的意識,扛起凝聚共識的政治責任,充分發揮政協委員的影響力、帶動力,多走進群眾身邊、群眾心中進行深入調研,了解分析群眾所需所思所想,廣泛聯系和動員社會各界群眾,盡可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自覺地把廣泛凝聚共識融入并貫徹落實到考察學習、調查研究、協商民主等各項工作履職全過程,達到以“關鍵少數”影響帶動“絕大多數”的示范效應。
三、現實維度:凝聚共識是人民政協服務實現中國夢的現實需要
實現中國夢是一項非常偉大且艱巨的事業,需要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共同努力,把一切力量都凝聚起來,把一切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在全社會范圍內凝聚起支撐國家穩定繁榮發展的共識,為實現偉大夢想匯聚起最磅礴的力量。
(一)凝聚共識是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能量的現實要求。習近平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凝聚中華各民族大團結的力量?!睂崿F中國夢是中華各民族的共同使命和事業,需要各民族同心、同向、同目標、同繁榮,“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要凝聚起“把實現中國夢作為共同的追求目標、共同的利益所在”的共識。人民政協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大團結大聯合的組織,必須在組織內部、協商民主和面向社會方面,以共同目標作為奮斗動力源和方向標,通過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加強學習明共識、協商交流聚共識、團結批評增共識,致力于把黨的主張更有效地轉化為社會各界的思想共識和統一行動,增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有效治理厚植思想基礎、政治基礎和社會基礎,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能量。
(二)凝聚共識是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的迫切需要。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含義比任何時候都更真切,但世界仍很不安寧,人類依然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國際關系中不公正不平等現象仍很突出,維護世界和平、團結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任務依然任重道遠。中國正處于決勝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目標的關鍵時期,黨正帶領人民進行許多新的偉大斗爭,國內國外形勢環境復雜、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使黨治國理政面臨的考驗前所未有。習近平強調,越是處于改革攻堅期、發展關鍵期,越需要匯集眾智、凝聚人心、增強合力。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社會思想和意識形態的多元化格局已經形成,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更加凸顯,迫切需要進一步充分發揮好人民政協凝聚共識的作用,凝聚起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共識,形成共克時艱、齊謀發展的強大合力,努力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
(三)凝聚共識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時代使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科學的制度體系,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人民政協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重要體現和重要內容之一,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強調廣泛凝聚共識這一重要功能,是新時代人民政協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作用發揮的著力重點,要把人民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擔當作為、價值體現,牢牢抓住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這個中心環節,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自覺承擔起新時代賦予人民政協的重要使命和責任,廣泛凝聚共識,依法履行職能、充分發揮作用、形成治理合力,更好將人民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參考文獻]
[1]韓繼偉.新時期完善和創新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的幾點思考[J].內蒙古統戰理論研究,2019(05).
[2]戴均良.人民政協要更好凝聚共識[N].學習時報,2020-1-6.
[3]仰葉齊.人民政協事業70年發展的輝煌成就和基本經驗[J].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9(4).
[4]李君如.廣泛凝聚共識:人民政協協商民主的中心環節[J].中國政協理論研究,2019(03).
[5]韓建華.人民政協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實踐路徑探索與分析[N].人民政協報,202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