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方志敏率部在江西德興縣作戰(zhàn)時被捕,此后直至1935年8月英勇就義,他在獄中強忍病痛,用短短數(shù)月的時間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清貧》等16篇文稿,總計十多萬字,并托獄友胡逸民等人設(shè)法將文稿傳遞給黨組織。
方志敏入獄后,一些前來“勸降”的國民黨高官污蔑他只顧工農(nóng)利益,卻不愛國家、不愛民族。為了駁斥這種謬論,方志敏寫下了不朽名篇《可愛的中國》。在這篇文章中,方志敏深情贊美了中國的萬里沃野、壯美山川。方志敏在文中表達了他致力于為民族求解放的決心和勇氣,他大聲疾呼:“半殖民地的中國,處處都是吃虧受苦,有口無處訴。但是,朋友,我卻因每一次受到的刺激,就更加堅定為中國民族解放奮斗的決心。我是常常這樣想著,假使能使中國民族得到解放,那我又何惜于我這一條蟻命!”
在這篇一萬余字的手稿里,方志敏闡述了為國家謀獨立、為人民求解放的問題。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帝國主義及其走狗是導致中國動蕩不安、國弊民窮的罪魁禍首,在這樣的殘酷壓迫之下,工農(nóng)大眾所受的苦難最為深重。因此,工農(nóng)階級的利益與民族的利益并不沖突,為工農(nóng)階級謀解放就是為民族謀解放。
(摘自《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