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瑜,孟真,王越,李祥鵬,趙俊,倪倍倍,韓冰,崔萌納,全香花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藥學部,青島 266003)
化學治療(化療)是惡性腫瘤的重要治療手段?;熕聬盒膰I吐(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是化療過程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頻繁劇烈的嘔吐可導致患者對治療的恐懼,降低患者依從性和生活質量,影響化療療效[1]。此外,化療、化療預處理藥物以及劇烈嘔吐都可能導致胃黏膜損傷,嚴重者誘發出血,進一步加重腫瘤患者病情。因此,醫師在化療的同時會常規給予止吐、抑酸藥物,從而提高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盡管相關指南對化療患者使用上述兩類藥物有相應規定,但是多數醫院缺乏實施細則而執行力不夠,臨床常有不合理使用現象。以往藥學干預以藥師事后“病例點評”為主要手段,臨床接受度不高,干預問題反復出現、藥品費用居高不下,亟待建立一種藥學精細化管理新模式。我院前期已探索并建立圍手術期用藥臨床路徑,推廣實施后取得良好成效[2-4]。在此基礎上,以腫瘤內科為試點,提出止吐藥物和質子泵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藥物治療臨床路徑(以下簡稱“臨床藥徑”),采用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和處理(action)的戴明環(PDCA)循環法分步驟有序實施,成效顯著,為用藥精細化管理提供新思路。報道如下。
我院腫瘤內科止吐藥物使用主要問題:①缺乏對患者嘔吐風險的評估,不能實現個體化給藥;②同一病區患者基本使用相同或相似的經驗性止吐方案;③止吐藥物中5-羥色胺3受體拮抗劑(serotonin 3 receptor antagonist,5-HT3RA)過度使用情況嚴重等。PPIs使用主要問題:①所有患者均使用PPIs,且存在藥物選擇、用法用量不適宜以及超療程問題;②聯合使用PPIs和H2受體拮抗劑(H2receptor antagonist,H2RA)。筆者依據循證醫學證據[5-10],以“安全、有效、經濟、適宜”為用藥原則,建立臨床藥徑精細化管理模式[2],并運用PDCA循環法不斷改進。
2.1止吐藥物臨床藥徑 化療患者在應用止吐藥物前,首先進行嘔吐風險評估,結合醫院藥品目錄對不同嘔吐風險級別使用的止吐藥物進行分層,形成技術路線圖(圖1)。其中,針對5-HT3RA過度使用問題(如帕洛諾司瓊連續使用、兩種5-HT3RA聯用、超療程以及超級別使用等)進行特別規范。通過該路徑,醫師可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選擇適宜的止吐方案,保證患者有效進行止吐治療。

圖1 我院腫瘤內科止吐藥物臨床藥徑
2.2PPIs臨床藥徑 首先對全胃切除的患者進行篩除,再結合患者既往病史、采用的化療方案及預處理使用藥物,進一步判斷是否需要抑酸治療。臨床藥徑對選擇的藥物種類、藥品劑型、用法用量、使用療程也明確規范(圖2)。

圖2 我院腫瘤內科質子泵抑制劑臨床藥徑
2.3臨床藥徑管理模式 采取PDCA循環法與行政干預相結合的管理新模式,主要步驟:①建立醫務部和科室兩級質控體系,科主任為第一責任人,形成“醫師執行-護士監督-藥師反饋”品管圈。②召開臨床藥徑啟動會,藥師進行講解、培訓,確保醫師對藥徑可接受、能操作。③藥徑實施后,藥師每月病例點評,形成分析報告上報醫務部;藥徑實施情況與科室及個人績效掛鉤。④實施過程中出現問題,由質控醫師和藥師溝通,如需修訂藥徑則在醫務部、藥學部、臨床科室共同協商下完成,逐步實現藥徑優化、提高質控效果。


表1 腫瘤內科5-HT3RA合理使用評價指標比較
由表2可見,實施臨床藥徑前后,PPIs的合理使用評價指標比較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PIs銷售金額和人均藥費顯著下降,患者經濟負擔減輕。PPIs DDDs和使用強度大幅下降,科室對PPIs的使用傾向性降低。

表2 腫瘤內科PPIs合理使用評價指標比較
CINV是化療過程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也是腫瘤患者恐懼化療的重要原因。20%~30%患者因CINV推遲或放棄化療[11]。目前國內外指南[12-14]推薦根據患者的嘔吐風險,單藥或聯合使用5-HT3RA、神經激肽-1受體拮抗劑(neurokinin-1 receptor antagonist,NK-1RA)、糖皮質激素等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制訂個體化止吐方案防治CINV。然而,CINV控制的標準化用藥比例僅9.6%~16.0%[11]。在我國主要采用5-HT3RA聯合地塞米松的止吐方案,但30%的惡心嘔吐仍未獲得滿意控制[14]。此外,化療藥物引起胃黏膜損傷、上腹痛等胃腸道反應程度并不相同,指南對于化療患者預防應用PPIs的推薦并非首選或必需,且未明確抑酸時機?;熁颊咂毡閼肞PIs的現象較為廣泛[15]。
在循證醫學基礎上,基于CINV誘發危險因素、不同止吐藥作用特點選用安全有效的止吐方案[16],同時減少不必要的胃保護治療(如PPIs過度使用等)[17],是腫瘤內科合理用藥管控的目標。我院通過建立臨床藥徑管理新模式,針對患者用藥進行分層設計,規范腫瘤內科止吐藥物和PPIs的合理使用,一定程度上降低醫療成本,對合理用藥精細化管理起到促進作用。
目前,腫瘤內科臨床藥徑處于初步試點階段,必然存在很多問題。止吐藥物臨床藥徑問題:①盡管臨床藥徑強調中、高嘔吐風險地塞米松的劑量與療程,但仍有醫師執行不到位,可能對糖皮質激素使用存在顧慮;②由于我院未引進NK-1RA,患者需自行外購,可能影響臨床藥徑順利實施;③目前臨床藥徑未涵蓋多日化療引起嘔吐、預防失敗后挽救方案,部分治療藥物未納入臨床藥徑。PPIs臨床藥徑問題:①由于指南沒有明確標準,臨床藥徑制訂基于科室用藥情況,應進一步細化;②臨床藥徑僅針對化療患者,未涉及放療或同步放、化療患者,需完善。此外,上述兩種臨床藥徑尚未實現信息化管控,如何將臨床藥徑嵌入醫院信息系統、真正實現“實時監管”,也是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