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約稿
基于移動經驗取樣法的量化自我參與流程及內在機理研究…朱慶華,徐孝婷,趙宇翔,楊夢晴 ( 3 ):217
面向個人健康信息管理的量化自我持續參與動機研究………徐孝婷,朱慶華,楊夢晴,趙宇翔 ( 3 ):229
量化自我研究:發展脈絡、構成要素與學科機遇………………楊夢晴,朱慶華,趙宇翔,徐孝婷 ( 3 ):244
論復雜信息環境下的科技情報卓智賦能 …………………………………………………趙志耘 ( 12 ):1229
論復雜信息環境下的科技情報技術基礎建設 …………………………曾 文,王卓昊,張 昱 ( 12 ):1238
復雜信息環境下國防科技情報工作發展研究…………………趙相安,雷 帥,湯珊紅,李曉松 ( 12 ):1248
情報刻畫的研究解析………………………………………………………………王延飛,杜元清 ( 12 ):1255
復雜信息環境下知識組織和再利用模式與方法研究…………趙志耘,劉 耀,朱禮軍,吳欣雨 ( 12 ):1266
情報理論與方法
需求導向的中國科技情報研究方法探索與思考………………趙志耘,曾 文,王忠軍,于 偉 ( 1 ):1
情報響應的基礎條件比較研究……………………………………………………陳美華,王延飛 ( 1 ):10
面向重大突發事件的智庫應急情報保障研究……………………………………黃曉斌,張明鑫 ( 1 ):18
國際技術貿易格局演化規律研究——基于知識產權使用費數據分析視角……………………………………………………………………………………………………馮志剛,張志強,劉 昊 ( 1 ):38
美國商業管制清單與專利自動映射方法及實證研究………………………………………………………………………………………………呂璐成,韓 濤,陳 芳,王學昭,趙亞娟,郭世杰 ( 1 ):50
面向知識服務的領域知識結構研究………………………………………………馬海云,薛 翔 ( 1 ):73
復雜情境下應急管理情報工程服務機制構建及場景化應用 ……………………李 陽,孫建軍 ( 2 ):107
基于關鍵詞價值細分的高價值熱點主題識別方法研究…………………………孫佳佳,李雅靜 ( 2 ):118
論文臨床影響力評價及預測指標的實證研究……………………………………陳斯斯,劉春麗 ( 2 ):142
科技項目及其成果文獻的相關性評估研究……………………梁繼文,楊建林,王 偉,王 飛 ( 2 ):155
關于ESI研究前沿的思考和使用方法研究……………………邊文越,李國鵬,周秋菊,冷伏海 ( 3 ):254
跨學科知識融合對D指數的影響………………………………呂冬晴,阮選敏,李 江,成 穎 ( 3 ):263
多維影響力融合視域下的數據論文評價研究……………………………………許 鑫,葉丁菱 ( 3 ):275
基于專利計量的技術創新催化能力的多維度測量 ……………………宋昊陽,侯劍華,張 洋 ( 3 ):300
我國人文社會科學文獻引文起飛分布規律探究…………………………張靖雯,閔 超,孫建軍 ( 4 ):325
融合異質信息網絡表示學習的跨領域推薦研究…………………………易 明,劉 明,馮翠翠 ( 4 ):337
基于先精確后召回策略的作者名消歧模型研究 ………………沈 喆,王 毅,鞠秀芳,成 穎 ( 4 ):350
融合影響力傳播的社交網絡群推薦方法………………………………葉佳鑫,熊回香,易 明,劉 明 ( 4 ):364
學科交叉視角下的學科區分能力測度方法及分析研究 ………………………張寶隆,王 昊,張 衛 ( 4 ):375
基于天際線算法的主題排序方法研究…………………………………萬?;?,李海林,龔燕燕,林海龍 ( 4 ):388
產業鏈視角下基于圖嵌入的專利布局意圖挖掘方法研究 ………………………………………………………………………………………………………………翟東升,闞慧敏,李夢洋,徐 碩,陳蒙蒙 ( 5 ):437
基于引文重要性的知識流動主路徑分析 ………………………………………夏紅玉,胡 潛,王忠義 ( 5 ):451
基于多維屬性動態變化特征的新興技術識別研究 ……………………………李 昌,楊中楷,董 坤 ( 5 ):463
大規模主題詞自動標引方法…………………………韓紅旗,桂 婕,張運良,翁夢娟,薛 陜,悅林東 ( 5 ):475
融合文獻計量與同行評議共識的期刊評價方法研究 ………張 旭,呂冬晴,阮選敏,成 穎,鞠秀芳 ( 5 ):486
復雜信息環境下科技情報理論體系構建問題研究………………………………………趙志耘,曾 文 ( 6 ):549
情境感知系統中基于概念格集成實現情境本體協同構建特性、原則與方法………………………………………………………………………………………………………………姜永常,滿小莉,王紅露 ( 6 ):558
基于本體的科研機構標簽體系研究 ……………………………………………………郭紅梅,曾建勛 ( 6 ):574
突破性論文的三元計量特征及識別研究………………………………………遲培娟,丁潔蘭,冷伏海 ( 7 ):663
安全應急產業專利被引與專利權放棄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李 睿,張瀚東,朱 禹,龍 瑞 ( 7 ):676
基于產品生命周期的專利技術主題演化分析 ………………………馬建紅,王晨曦,閆 林,姚 爽 ( 7 ):684
突發事件情境下政務微博信息發布有效性評估 ………………………………………安 璐,陳苗苗 ( 7 ):692
替代計量學的理論框架研究………………………………………………………………………余厚強 ( 8 ):775
基于專利動態指標的新興技術預測建模方法 ………………………楊冠燦,丁 月,徐 碩,盧小賓 ( 8 ):786
融合引用語義和語境特征的作者引文耦合分析法 ……………………………………張汝昊,袁軍鵬 ( 8 ):796
科研人員畫像構建方法研究 …………………………………………王 東,李 青,張志剛,王卓昊 ( 8 ):812
面向知識服務的領域知識組織縱論………………………………………………………………蘇新寧 ( 9 ):889
科技創新團隊的知識網絡構建與知識測度研究 ………………………………………石 靜,孫建軍 ( 9 ):900
面向過程的信息交互模型比較及啟示…………………………………………王志紅,曹樹金,劉奕群 ( 9 ):915
基于媒介比較的學科新興主題動態識別——altmetrics與引文數據的融合方法 ………………………………………………………………………………………………段慶鋒,閆緒嫻,陳 紅,劉東霞 ( 9 ):930
基于語義關聯與模糊聚類的共詞分析方法……………………………………陸 泉,曹 越,陳 靜 ( 10 ):1003
基于組合概率的技術主題新穎性研究…………………………………………孫曉玲,陳 娜,丁 堃 ( 10 ):1015
城市-大學群高被引論文作者學術產出力分布規律研究 …張貴蘭,潘云濤,鄭楚華,王海燕,馬 崢 ( 10 ):1024
面向用戶生成內容的多粒度知識組織研究……………………………………王忠義,鄭 鑫,王珂瑩 ( 10 ):1034
網絡計量學和替代計量學的挑戰及其社會影響的穩健和非穩健計量評價 …………劉廷元,劉紓曼 ( 10 ):1044
變革性研究預見:理論模型和多維引文特征…………………………梁國強,步 一,胡志剛,侯海燕 ( 11 ):1111
基于專利文獻的顛覆性技術識別研究…………………………………………陳育新,盧 俊,韓 毅 ( 11 ):1124
融合知識圖譜和深度神經網絡的產業新興技術預測模型研究 ……魏明珠,鄭 榮,高志豪,王曉宇 ( 11 ):1134
基于SAO語義分析的多維技術演化路徑與技術創新機會識別研究……………………………………………………………………………………………………馮立杰,周 煒,王金鳳,張 珂,張世斌 ( 11 ):1149
技術創新中的知識融合:“科學—技術”二元知識對專利影響研究………………………………………………………………………………………………………孔 嘉,鄧三鴻,張佳銳,康樂樂,吳 杰 ( 11 ):1161
總體國家安全觀下重大突發事件的智能決策情報體系研究 …………………………………………………………………………………………………張海濤,欒 宇,周紅磊,張鑫蕊,龐宇飛,劉偉利 ( 11 ):1174
互聯網金融全面風險情報體系構建研究…………………………………………………………丁曉蔚 ( 12 ):1280
情報技術與應用
基于科技政策和前沿動態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關鍵技術和舉措分析……………………………………………………………………………………………………王燕鵬,王學昭,陳小莉,李宜展,劉細文 ( 1 ):29
基于無監督圖神經網絡的學術文獻表示學習研究……………………………丁 恒,任衛強,曹高輝 ( 1 ):62
史書多維知識重組與可視化研究 ……………………………………張 琪,王東波,黃水清,鄧三鴻 ( 2 ):130
基于結構內容特征的裁判文書自動推薦研究………………………梁 柱,沈 思,葉文豪,王東波 ( 2 ):167
基于自然語言處理的產業鏈知識圖譜構建 ………毛瑞彬,朱 菁,李愛文,周倚文,潘斌強,岳 琳 ( 3 ):287
敘詞表集成化體系及應用推進研究……………………………………………………陳 瑞,曾建勛 ( 4 ):401
基于深度遷移學習的地方志多模態命名實體識別研究………………………范 濤,王 昊,陳玥彤 ( 4 ):412
面向事件本體的醫學文本語義關聯化研究 …………………………李躍艷,王 昊,鄧三鴻,陳 艷 ( 5 ):497
“數字人文”領域科研協作知識交流中的學科交叉與地域交叉測度分析………………………………………………………………………………………………………葉光輝,彭 澤,畢崇武,夏立新 ( 5 ):512
基于利益相關者的突發事件網絡輿情演化研究 ………………………………………張教萌,師榮蓉 ( 5 ):525
多維指標融合的主題突變檢測研究……………………………………………彭國超,孔泳欣,王玉文 ( 6 ):584
基于信息交互視角的突發公共事件輿情反轉治理路徑研究…………………叢靖怡,艾文華,胡廣偉 ( 6 ):594
專利分類序列和文本語義表示視角下的技術融合預測研究 …………………………張金柱,李溢峰 ( 6 ):609
學術論斷句標注與識別方法探索…………徐 健,郭語凡,喻雪寒,黃雨馨,楊婷婷,王唯一,劉 政 ( 7 ):707
學術文本詞匯功能識別 ………………………………………………羅卓然,陸 偉,蔡 樂,程齊凱 ( 7 ):720
基于細粒度關鍵詞引用網絡的領域知識多維分析 …………………王佳敏,陸 偉,程齊凱,秦春秀 ( 7 ):733
基于“反事實”思想測度學術期刊對知識系統信息熵變化的貢獻………………………………馬 崢 ( 7 ):745
科研人員職業生涯學術論文相似度及其對被引頻次的影響分析…張麗華,張康寧,趙迎光,張志強 ( 8 ):822
智能情報分析中數據與算法風險識別模型構建研究 …………………………………張 濤,馬海群 ( 8 ):832
生命周期視角下顛覆性技術的擴散特征研究………………王 超,馬 銘,王海燕,夏 冬,許海云 ( 8 ):845
面向用戶需求主題的在線問答社區信息多層級分類研究 ……………………………成 全,張燕剛 ( 8 ):860
基金項目學部分部的交叉網絡分析——以美國NSF數據中AI領域為例………………………………………………………………………………………………………楊 潔,王曰芬,陳必坤,恢光平 ( 9 ):945
基金項目計劃學部交叉及對前沿分布的影響研究——以美國NSF數據中AI領域為例………………………………………………………………………………………范麗鵬,王曰芬,岑詠華,楊 潔 ( 9 ):956
基金項目研究的主題挖掘與動態演化分析——以美國NSF數據中AI領域為例………………………………………………………………………………………………靳嘉林,王曰芬,巴志超,岑詠華 ( 9 ):967
新興技術識別中的不均衡分類研究…………………………………盧小賓,張楊燚,楊冠燦,行佳鑫 ( 10 ):1059
基于聯盟區塊鏈的政府數據協同治理平臺框架研究………………鄭 榮,高志豪,魏明珠,孫艷飛 ( 10 ):1071
突發事件下社交媒體網絡輿情風險識別及預警模型研究………李玥琪,王晰巍,王楠阿雪,王小天 ( 10 ):1085
科技風險事件庫構建及事件發現關鍵技術研究 ……………………………劉 耀,房小瑋,秦 迅 ( 11 ):1188
面向自動綜述系統的文獻價值評估研究………………………………………………丁 恒,阮靖龍 ( 11 ):1199
基于屬性異構網絡表示學習的專利交易推薦………………………………………………………………………………………………………何喜軍,吳爽爽,武玉英,才久然,龐 婷,Chee Seng Chan ( 11 ):1214
哲學視角的重大突發事件圖景建構研究……………………………張海濤,張春龍,欒 宇,張鑫蕊 ( 12 ):1294
博弈論在競爭情報中的應用……………………………………………………………侯經川,張晨旭 ( 12 ):1305
中文網絡學術社區用戶會話交互模式及其交互質量研究 …………………張 敏,姜冠蘭,丁 恒 ( 12 ):1314
情報用戶與行為
數字圖書館智能信息推薦服務滿意度影響機理的扎根研究…………………查先進,張 坤,嚴亞蘭 ( 1 ):8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輿情環境下的群體智慧涌現研究 …………………………………安 寧,安 璐 ( 1 ):96
所見、所感與所知:用戶的注意力、主觀感受和在線健康信息質量評價關系探究 ……………………………………………………………………………………………秦 琴,柯 青,謝雨杉,汪傳雷 ( 2 ):176
網絡學術信息搜索中用戶情感的識別及變化研究……………………………韓正彪,馬毛寧,翟冉冉 ( 3 ):314
在線健康信息替代搜尋對被替代者健康行為和健康水平的影響研究………宋小康,趙宇翔,朱慶華 ( 6 ):625
情報學科發展與建設
拓寬專業與學科融合:以MLIS為例………………………………………………………………王知津 ( 2 ):188
國家戰略背景下情報學發展探析…………………………………………………………………楊國立 ( 7 ):762
我國情報學師資隊伍建設多元分析 …………………………………王 偉,曹思源,梁繼文,楊建林 ( 8 ):872
情報英文譯名的演變與規范芻議 ………………………………………………………葉繼元,成 穎 ( 8 ):884
數智時代情報學與情報工作的發展透視 ………………………………………………許 鑫,葉丁菱 ( 10 ):1100
情報綜述與述評
基于國際權威科學獎勵的科學發現規律研究述評 ……………………………………任曉亞,張志強 ( 2 ):202
在線健康信息搜尋中信息過載研究綜述 ……………………………陳 瓊,趙宇翔,宋士杰,朱慶華 ( 4 ):424
中美圖情學博士學位論文主題跨學科發展比較研究 ………………宋艷輝,朱 李,舒 非,邱均平 ( 5 ):536
開放科學數據集的統一發現平臺研究進展……………………………………羅鵬程,王繼民,聶 磊 ( 6 ):637
社交媒體中錯誤信息的檢測方法研究述評 …………………………吳詩苑,董慶興,宋志君,張 斌 ( 6 ):651
演繹邏輯與歸納邏輯視角下的顛覆性技術識別方法研究述評 ………………………周 波,冷伏海 ( 9 ):980
科技文獻內容語義識別研究綜述………………………………………………黃 紅,陳 翀,張婧瑩 ( 9 ):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