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萬瑪才旦小說作品的張力、荒誕與哲思

2022-02-14 01:24:10劉茉琳
當代文壇 2022年1期

劉茉琳

摘要:藏族作家萬瑪才旦在自己的小說中以無比簡練的文本講述著充滿張力的故事;在荒誕、無常、混沌的小說氛圍中,在貌似日常的小說敘述中,實際上傳遞著他對人生、對生命的深層思考,有關淳樸價值與現代文明的思想交鋒,個體生命與無限輪回的矛盾,荒誕情節與神性世界的平衡以及平凡日常與超越現實的對抗,種種思考皆在藏區藏民們仍攜帶著原始氣息的生活故事中一一展開,給讀者帶來了余韻無窮的閱讀體驗,同時以沉浸的文字與影像帶來了難得的哲學層面的延展。

關鍵詞:萬瑪才旦;張力;荒誕;哲思

藏族作家萬瑪才旦如今最引人注目的身份是“電影導演”,但其實早在因電影為廣大受眾了解之前,他已經是一位相當優秀的作家,已出版藏、漢文小說集多部,其文學作品也被翻譯成多種文字介紹到全世界,小說作品更是獲得過“青海文學獎”以及“林斤瀾短篇小說獎”等多種文學獎項,也曾入選“中國年度小說選”等專業榜單。近幾年,萬瑪才旦陸續推出自編自導的電影《靜靜的瑪尼石》《塔洛》《撞死了一只羊》《氣球》等,這些作品不僅被普通觀眾奉為文藝電影的代表,也曾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并獲臺灣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等重要獎項。當今文藝世界里,身兼作家、編劇、導演數職的人越來越多。對于這些藝術家來說,不管是小說還是電影,都只是不同的表達方式,在這些渠道背后重要的仍然是表達方式中所承載的屬于他們自己的一以貫之的內容與思考。萬瑪才旦的小說與電影都形成了屬于自己的美學風格,他的電影畫面風格雋永,他的小說敘事張力飽滿。那些看似靜止的長鏡頭、平靜如水的文字敘述,其實暗濤洶涌,隱喻翻飛,文本和文本背后都有著值得關注的哲學思考與意義,在萬瑪才旦充滿人文關照的視線下,他用小說或者用畫面緩緩地展示出了遼闊的自然世界里、巨大的社會背景下的生命與人物。

一? 充滿張力的小說文本

所謂“張力”是指文本中存在著對立而又相互聯系的力量,表現形式的冷靜簡潔與內在意義的深刻繁復之間存在著巨大張力,往往同時兼顧平靜的敘事與深沉的哲學。萬瑪才旦的作品中“張力”就呈現在他一層層的敘述中,表面是不動聲色的平常故事,沒有太多沖突、詭計,甚至沒有高潮;故事表象下卻往往有不止一層的深刻意蘊。如《塔洛》圍繞一個給別人放羊的邊緣人塔洛到鄉里辦身份證的過程展開故事,背后則蘊藏著“個體與身份”“好人與壞人”“原始與現代”“停留與出走”等多重思考。

《塔洛》講述的是一個普通人辦理身份證的事情。塔洛是個孤兒,依靠給人放羊養活自己,他極少與村里人來往以至于在人口普查中差點被遺忘,被抹掉。所以,“沒有身份證”對于他,既是一個實際的生活現狀,也是一個他在社會中的地位象征:塔洛是一個社會生活中的邊緣人。此前,他沒有身份證,活在邊緣;此刻,他為了辦理身份證離開山里來到鄉里、縣里,這是融入生活的一次嘗試,故事正是在這個關鍵時刻切入的。小說看上去漫不經心地展開敘述,但其實選擇故事的“刃口”切入保證了敘事的有效性,塔洛到鄉上派出所辦身份證,然后趕車去縣里照相,為了照相又到對面小發廊洗頭,在這里遇到了短發女孩。塔洛在這個辦證、拍照、洗頭的過程中第一次觸碰到了山外的現代生活,這種沖擊使他有了要融入的沖動,于是一個月后他把不屬于自己的羊群買了,拿著不屬于自己的九萬塊錢來找短發女孩,結果短發女孩卷了他的錢逃跑了。

在這個故事中,萬瑪才旦以極其簡略的語言風格描寫塔洛的遭遇。不管是在派出所辦證,還是在照相館拍照,又或者在發廊洗頭,塔洛都表現出與山外環境的格格不入。最能突顯塔洛與他人的差距正是他與短發女孩的對話,女孩說出了一長串地名:拉薩、北京、上海、廣州、香港。可是塔洛說自己想去“拉薩”。在塔洛的世界里,“拉薩”就是世界的盡頭,就是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其他的地名對于他來說都是毫無意義的,而短發女孩從外貌上與傳統藏族女孩迥異的短發,態度上與塔洛交往時的大膽主動,以及她向往的廣州、上海等都是現代社會的象征,是與塔洛的現實生活相距甚遠的另一個世界,但是當短發女孩順著他塔洛說出陪他一起去拉薩的時候,塔洛心目中的“理想世界”與這個短發女孩所代表的“現代社會”重合在一起,成為塔洛的目標,他愿意為了這個目標變成一個私下變賣主人羊群,卷款逃跑的“壞人”。

“辦身份證”原本只是一個在現代人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事情,于塔洛而言卻成了改變他人生的重大事件。為了辦身份證,他一次次往外走,從山里到村里,到鄉上,到縣里,甚至賣了主人的羊群卷款找短發女孩奔赴“理想世界”。小說里沒有寫塔洛回去的一個月想了什么,做了什么,只是寫一個月以后他臉色蒼白地帶著不屬于自己的九萬塊錢來找短發女孩。但在這“臉色蒼白”四個字里也完全可以想象這一個月的時間里塔洛所經受的思想爭斗與煎熬。對于塔洛來說,這是他的一次冒險、一次突圍,他被人詢問“你是誰”,同時他自我建構著“我是誰”,他試圖在帶著短發女孩去拉薩這件事中建構一個新的“自我”,在他的想象中,這個“我”就應該屬于現代世界,但同時又伴隨著他的真與善的消失。可悲的是他的這次以欺騙違法行為為基礎的突圍在短發女孩的欺騙中失敗了。一個月以后當塔洛拿著照片回到鄉派出所,可是因為小辮子剪掉了所長要他重新拍照:所長說:“那你得到縣城重新照一張相,這上面的你和現在的你太不一樣了,到時候別人看不出這上面的人和你是同一個人。”照片的“不像”是事實也是隱喻,實際就是這一個月中,塔洛的確不是以前那個塔洛,他從一個單純的老實巴交的“好人”變成了偷賣主人羊群卷款而逃的“壞人”。小說沒有對故事做任何交代,塔洛會面對什么讀者并不知道,然而可以想象的是:塔洛再也不可能回到原來的狀態。他在辦理身份證、解決“我是誰”這個問題的同時偏離了真正的自我,在原始狀態與現代生活的沖擊中他一下子失去了方向,這個辦不下來的“身份證”成了塔洛自身的最大隱喻。

萬瑪才旦的小說描述性的語言都不多,更是幾乎沒有心理描寫,他認為“心理描寫不太必要,我可以避開這些東西,用另一種更簡單的方法去描述人物。對我而言,‘她想……’這種方法可能是太過于直接和粗暴,進入人物的心理,甚至干涉她的語言。還是觀察的方法、帶距離的描寫更舒服、更可信”。回到文本,觀察故事中塔洛與其他人的對話,每一次對話都不長,但卻信息豐富,尤其是所長與塔洛的兩次對話,表面上是一種錯位的幽默,實際上又充滿著哲學式的鋒芒。如塔洛第二次再到派出所時,他變賣主人的羊群攜款逃跑到縣上找短發女孩,卻人財兩空,發現自己被騙了的塔洛無奈之中再次來到派出所,此時的塔洛是茫然失措的:

塔洛說:所長,你現在看我像不像一個壞人?”

所長說:“你什么意思啊?”

塔洛說:“你不是一眼能看出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嗎?”

所長笑著說:“要說以前留著小辮子時你還有那么一點像壞人的樣子,但現在這個樣子就一點也不像壞人了,倒真正像一個好人。”

塔洛說:“恐怕現在我死了就輕于鴻毛了。”

這里簡短的幾句對話實際上信息量豐富。在兩人第一次見面時所長說自己有本事一眼看出好人壞人,這次塔洛自認為已經是個壞人,所以問所長能不能看出來。但所長的談笑一方面指出了人們日常看待別人的刻板印象:留著小辮子的有那么一點壞人的樣子,縣上的小青年以為他是個故作深沉的藝術家等等其實都是一種刻板印象,而此刻的塔洛的確做了不該做的犯法之事,卻看上去“真正像個好人”。那么這句話是反諷嗎?也不見得,事實上此刻的塔洛也并沒有讓讀者感到這是個壞人,而是對他充滿同情,他固然做了不應該做的壞事,他內心卻依然有著一種對好壞是非的判斷,對自己的失望。塔洛對“好人”“壞人”的判斷更是簡單的,但這些恰恰使得塔洛在其所處的環境中成為一個意蘊豐富的形象,在他身上同時呈現出“好與壞”“原始與現代”“停留與出走”等多重對立的概念,在無比平實的筆觸下是一次次沖擊與交鋒,塔洛內心的變化在小說中雖然被故意擱置,但是在對話的機鋒中仍可以看出塔洛對自己的失望、對社會的不解以及對人生的絕望,整個文本短小精悍,語言干凈簡短,很符合塔洛一直生活在深山中少與外界人打交道的人物設定,同時也在這種文本的簡練與情節的荒誕、落差的人性中形成了巨大的張力,從而使文本余韻無窮。

二? 貼近日常的荒誕敘事

萬瑪才旦的作品中常常有荒誕的情節,比如《我是一只種羊》中開口說話講述自己的故事的種羊;《午后》里夢游的少年;《陌生人》里尋找第二十一個卓瑪的男人;《嘛呢石,靜靜地敲》中,活著的人與死去的人甚至在同一個空間中,他們可以對話交流。《塔洛》中,塔洛天賦異稟有極好的記憶力,能夠一字不差地背《為人民服務》,這種反差其實也是一種荒誕的效果。可以說在萬瑪才旦的故事里多多少少都有著一些神奇的元素或者荒誕的情節。然而在他的小說中,這些荒誕的成分往往比例剛剛好,使得故事在現實與傳奇之間漂浮,形成了一種兼具荒誕氛圍與傳奇色彩的現實主義幻覺,而正是這種帶有荒誕感的現實主義幻覺給讀者形成了飽滿的異域風情的體驗,在萬瑪才旦不動聲色的講述中,超出現實經驗的那些描述并不使人詫異恐慌或大驚小怪,讀者反而不自覺地與書中人物一起自然而然地接受帶有傳奇色彩的世界,進而體驗到一種神秘感,并領悟其中的神性。

然而僅僅了解到萬瑪才旦作品中的神性是不夠的,萬瑪才旦作品中的神性并非一種故弄玄虛的神秘感,或者獵奇,否則他完全可以使用其他更夸張的敘事手段來表達。事實上萬瑪才旦的小說中更為寶貴的恰恰是那些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荒誕敘事,是充滿張力的文本下指向哲學的深刻思考,這種哲思的分量才是他小說的厚重之處,才是萬瑪才旦的所有作品,包括小說或者電影最使人駐足、反復思量的地方。

《氣球》是一則貼近藏區日常生活的故事,萬瑪才旦在這個故事里既表現出對藏區日常生活的理解,對藏族信仰的尊重;也同時展現了他對這種生活反思,尤其是女性在生育問題中的荒誕處境。小說以一個找不到的安全套開場,以一個不小心飛走了的紅氣球作為結尾。紅氣球飛上蔚藍的天空,是一個多少帶著點浪漫色彩的景象,但同時也是一個開放式的故事結局,正如劉小楓所說,“小說只是敘述個體偶在的生活事件和交織在其中的終極悖論,不僅不要消除、解決,也不要反思。”故事中的卓嘎似乎面臨一個無解的選擇,飛起來的氣球是一種解脫,也是一個無言的結局。

小說中數次將男女與動物并置,整部小說都圍繞著“生育”這個主題展開,一方面是給羊群借種羊回來配種繁衍;另一方面則是達杰和卓嘎頻繁的沒有安全措施的夫妻生活,最終導致卓嘎意外懷孕。但是面對并不富裕的且已經有三個孩子的家庭狀況,再生一個孩子會使家庭的經濟壓力增大,那么這個孩子要或不要本來應該是一個家庭的現實問題。然而小說中在藏族的世界中卻遠非如此,因為爺爺突然離世后,活佛預言爺爺亡靈會在今年回到自己家里投胎,使得這個意外到來的孩子本來涉及的經濟等現實問題轉變成了關于家庭、生命、親情等情感、信仰問題,因此小說實際上建構了兩個維度的困境,一個是面對現實生活的困境,一個是面對輪回信仰的困境,而與這兩個維度對應的則是小說中還原當地人將男人、女人的生命價值與生育能力類比的慣性思維。

小說中一家人面對種羊都會情不自禁地聯想到男主人。把正值壯年的中年男人達杰與種羊并置,強調的是一種強大的生育能力的贊賞。在草原上,這種對于生殖能力的崇拜顯然仍處于價值觀的核心位置,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緊密、生活交融,理解世界的價值觀自然也在方方面面深受影響。然而與這種強大的生殖能力崇拜相關的則是小說也寫到的對于無法生育的鄙棄,這一方面卻容易被忽略。達杰家的一只母羊兩年沒有產羊羔,就只能接受被賣掉屠宰給兒子換學費的命運。不管是將達杰比作公羊(雄性),還是此刻討論母羊(雌性)不生產后代就無用,都是以“生殖能力”作為生命價值的首要判斷,達杰在這個類比中被毫無掩飾地直白呈現,卓嘎則相對隱蔽地但也不可避免地身處這個價值判斷中,那么如果她想要拒絕生育就意味著拒絕自己身上最有用的價值,就要面對“沒用”“被鄙棄”的命運。

以科學的角度來看待故事情節,只因為大兒子背上的一顆痣,就認為這是奶奶轉世,又因為活佛一句話,沒有避孕而意外到來的孩子就是爺爺轉世,這樣的想法無論如何都是“荒誕”的。故事非常清楚地交代了卓嘎的懷孕就是沒有安全措施所致,因為安全套被兩個小兒子拿去當成氣球玩了,但在現實生活中,她一旦懷孕了就坐實了活佛說爺爺轉世的預言,于情于理都無法拒絕這個孩子,卓嘎只是稍微流露出是不是可以不要這個孩子的想法就遭到了妹妹的批評,丈夫的怒斥與扇巴掌,還有村里其他老人的質疑,相較于去世的人在夢里與活人對話、充滿偶然性的尋找到命中注定的戀人等神秘性情節,卓嘎在生育這件事情上的“無法自主”才是更為震撼的“荒誕”。小說結尾卓嘎的妹妹帶她去山上是一種逃避也是一種尋求和解的方式。其實卓嘎的命運如同那只母羊,早已無法逃脫,她的身體不屬于她自己,只是生命投胎的中轉站,“能夠成為某個靈魂依托的肉身,也是千年修得的機緣啊!”先人選擇了卓嘎是她的福氣,不能猶豫更不能抗拒,否則就得面對被全世界鄙棄的結局。所以,《氣球》在看似最為日常的故事敘述中講述的其實是最為“荒誕”的故事。

在這個圍繞著“生育”展開的故事里,萬瑪才旦集中了生命、輪回、生育、繁衍等關鍵詞,但并沒有將人置于一個長遠的時間河流中,因為在那樣的宏觀敘述中個體命運往往會被忽略。《氣球》把目光集中在卓嘎身上,作為一個任勞任怨的家庭婦女,她身上有幾乎所有藏族婦女留給人們的印象,不善言辭,勤勞誠懇,村里的婦科女大夫對她既照顧又心疼,也是唯一一個提出了關于節育、流產的現實科學的建議,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卻顯得尤為格格不入。可以說《氣球》通過一個生活的橫切面,交給了觀眾一個關于生命與輪回、關于取舍與包容、關于現實與平等的氣球,這個氣球貌似輕輕地飄浮在空中,實則懸浮在每個人的心里,帶來一系列沉重的思考與追問。

三? 荒誕背后的哲學思考

萬瑪才旦曾經在訪談中談到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整體認知就是一種荒誕和無常的感覺:“我覺得‘混沌’是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也是對這個世界的準確呈現。”“荒誕”“無常”“混沌”作為萬瑪才旦認知世界的主要標志,其實也是他許多小說中的關鍵詞。但是在荒誕、無常與混沌之外,這些故事里仍然在建構著關于自我的認知,回答哲學中的基本問題:我是誰?我從哪來?我往哪去?

小說《撞死了一只羊》不斷出現“夢境”“幻覺”等細節,與小說中司機撞死了一只羊,把死羊扛到寺廟請高僧超度、送上天葬臺天葬這樣的情節搭配,形成一種如夢似幻的效果,這種不太真切的氛圍直到小說尾聲,司機扛著自己在市場買下的半扇羊去找自己的女人時才回到現實,以人間煙火氣結束了故事。整個故事看似平淡,但也不難發現司機為羊超度其實也是為己救贖,這個常年奔波在路上的司機孤獨地完成旅途,但其實也在不斷面對著我從哪來,我往哪去的問題。

如果說在《塔洛》中通過“辦理身份證”完成關于“我是誰”這一主體身份的指認,在《撞死了一只羊》當中,則是通過各種“投射”完成對主人公的主體建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司機“我”與活佛照片的上師“對話”。小說中掛在駕駛室儀表盤上方的活佛照片一共出現了六次,都在“我”撞死了羊但還沒有為這只羊超度之前,活佛的每一次表情其實都是“我”當時狀態的一種自我投射。

第一次介紹活佛寫道:“這位活佛是我的根本上師,他一直端坐在我的心頭,紋絲不動。我開車這么多年,沒出什么事故,就是因為我的上師一直端坐在我的心頭。”端坐心頭的活佛使“我”安心:我的眼睛盯著照片看,我的心里踏實了很多。當撞死了羊之后,心慌失措的“我”“馬上想到了我的根本上師。”當“我”不知道怎么處理羊,心慌意亂打算取火抽根煙的時候,上師的照片第二次出現,這一次“他一動不動地斜眼看著我,眼神里似乎有責備我的意思。”其實撇開文本的神秘性,認真想想就會知道“一動不動”是因為車停下了,“斜眼看著我”因為此時“我”是站在車下打開車門,并不是坐在駕駛室里,因此從高度與方向上看到的活佛照片只能是“斜眼看著我”。

隨后“我”把羊的尸體扛上貨車,活佛照片第三次出現了,這一次“待我坐穩之后,我又看見照片上的上師在盯著我。”而“我”因為心虛趕緊低下頭雙手合十表示自己不是故意的,然后又抱怨上師不提醒自己以致積下罪孽。但顯然這種抱怨是一種遷怒,是自己不知所措之后的一種罪惡感的轉移。所以“上師的表情更加嚴肅了”。而當“我”回頭看后座上的死羊,“死羊很安詳地躺著,一動不動”時再回頭發現上師的表情也不那么嚴厲了。這顯然仍然是自我的心里投射,因為死羊的安詳,心中罪孽感減輕,再看上師自然也就放松了很多。

隨后的情節中,活佛照片還出現了一次,是在“我”看到路上一頭奇怪的驢子之后,“我對照片上晃來晃去的上師說:‘這年頭,人都變得很古怪,沒想到驢子也變成這樣了。’我看見上師似乎笑了。我想他也同意了我的看法了。”

不難發現,活佛照片本身是一個“客體存在”,但故事中的司機“我”看到的上師卻能與他交流、給他開悟,這其實就是自我投射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一個長途貨車司機在渺無人煙的馬路上,掛在儀表盤上方的活佛照片、總是會出現在自己眼里的上師成為他寂寞生涯中的陪伴。他沒有妻子,女兒和戀人走了,有一個偶爾相見的女人,這些都不足以安慰一個長途司機在路上的寂寞與孤獨。于是他尋找到“穩坐心頭”的上師陪伴自己,不斷完成自我警戒、自我救贖。上師的每一次出現看上去是對話,其實都是司機自我的投射、自我的對話,在沒有人交流、沒有人陪伴的漫長旅途中他依靠一次次與上師的對話完成自我的修煉。

在萬瑪才旦的小說中,時間被拉伸,空間被穿越,主題在失落,意義被擱置。《塔洛》是一個原本在大自然中自足、自然、圓滿的生命,在去辦理身份證的過程中卻喪失了自我。這是一個建立在現實基礎上的荒誕故事,其荒誕在于“辦理身份證”這個“證明自我”與“丟失自我”是同時發生的;在《撞死了一只羊》中的藏族人身上則能看到不管是面對生、死、愛、仇;還是選擇執著、理解、救贖或放下,他們內心都有一股穩定的力量;而《氣球》從無比日常的藏族生活展開,看上去波瀾不驚的敘事格調,實際上已包含了生、老、病、死,代際、傳承、信仰、抉擇等諸多人生的根本問題。在萬瑪才旦的故事里,藏區的生活簡單、樸實甚至有點單一,但每一個樸素的情節背后都指向了人生的終極問題:我是誰?我從哪來?我往哪去?個人的命運如同《氣球》尾聲那只不經意間放飛的紅氣球,充滿未知,又有著向天空與神性奔赴的輕盈。

“文學藝術本質上是異化,因為它維系和保護著矛盾,即四分五裂的世界中的不幸意識、被擊敗的可能性、落空的期望,被背棄的允諾。”需要注意的是,萬瑪才旦的作品中固然呈現了這些不幸、背棄與落空,但又總有一種更深的力量,正如馬爾庫塞在論述中進一步談到的“理想本是超越現實的東西,不再想象另一種生活方式就不再有理想,或者說理想已被現實所超越、同一”,而萬瑪才旦的作品中是有關于生活的另一種想象,也是有關于生命的理想的,他往往在展現藏區生活的同時呈現著淳樸價值與現代文明的交鋒,個體生命與無限輪回的矛盾,荒誕情節與神性世界的平衡以及平凡日常與超越現實的對抗。在他的小說世界里,現代科學、技術都在一定程度上隱退:塔洛在山上牧羊的生活、司機在運輸工作中的單調、卓嘎一家生活的某種原始性,這些都與物質豐富的現代都市文明拉開了一定的距離。因此,在萬瑪才旦筆下的人物身上,更容易捕捉到“真實的靈魂”,按照馬爾庫塞的觀點,現代社會的人們“似乎生活在他們的商品之中,他們的靈魂困在他們的小轎車、高清晰度的傳真裝置、錯層式家庭住宅以及廚房設備中”,但萬瑪才旦筆下人物不會困在商品中,相反與自然無比貼近的他們總能讓讀者看到更真實的靈魂,不管是塔洛,還是《撞死了一只羊》里的司機,又或者《氣球》里的卓嘎,他們都是藏區的普通人,面對生活中的種種遭遇,這些算不上奇遇的生活插曲,比如辦個身份證、行車途中撞死了一只羊、意外懷上了孩子等,可是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他們都有一些異乎常人的思考與選擇:塔洛問“為什么要別人認識我?我自己認識自己不就可以了?”司機要為那只羊“超度”,卓嘎想要拿掉這個意外而來的孩子(盡管這個孩子被認為是爺爺投胎轉世),他們的問題都關乎于自我、生命與平等,他們的選擇與提問都使周圍人詫異,然而正是在人們習以為常的思考慣性的反襯中,他們的猶豫、掙扎、質疑與痛苦才凸顯了人格的高貴,進而觸及了靈魂真實的最深處,這些追求洗練但充滿張力的文本完成了萬瑪才旦對人生、人性的哲學思考。

萬瑪才旦認為“寫作只是一個凡人的欲望。”在他看來釋迦牟尼、蘇格拉底這些真正的智者都沒有寫過書,而他之所以不停地寫小說、拍電影,深層動力就來自“人的欲望”。如果說萬瑪才旦的書寫是一種欲望的紓解,那么讀者或者觀眾在閱讀與觀賞的時候其實也是釋放自身欲望的過程,在萬瑪才旦的故事里,讀者看到自我,投射自我;在那些荒誕卻并不怪異的故事里,讀者反思自我、救贖自我,萬瑪才旦的小說以一種充滿張力的敘事方式,略帶荒誕的情節,討論著人類生存中的哲學思考。我們說人是能思想的蘆葦,因為人在生物性上無比脆弱,但是在精神上又無比高貴,人的精神活動是人之所以被定義為人,人之所以高貴的原因。在這個意義上,萬瑪才旦的作品里不斷呈現的哲學層面的思考,沉靜下來的文字與影像在如今這個被短平快的視頻與文字充斥的世界里顯得尤為珍貴。

注釋:

①②④⑥⑦⑧萬瑪才旦:《氣球》,譯林出版社2020年版,第142頁,第150頁,第148頁,第203-204頁,第205頁,第233頁

③⑨⑩14萬瑪才旦:《撞死了一只羊》,花城出版社2018年版,第226頁,第202頁,第6-9頁,第242頁

⑤劉小楓:《沉重的肉身》,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頁

111213[美]赫伯特·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 》,劉繼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53頁,第9頁,第219頁。

(作者單位: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

責任編輯:劉小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码无在线看|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 国内精品免费|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一区二区影院| 91色在线视频| 色综合久久88| 亚洲午夜片| 午夜不卡福利|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福利|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无码日韩精品91超碰|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视频99| 精品91在线|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99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亚洲AV无码久久天堂| 亚洲全网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毛片免费网址| 一级全黄毛片|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国产区免费|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亚洲婷婷丁香| 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高清毛片| 伊人天堂网|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99免费视频观看|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国产人人干| 伊人91在线|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成人亚洲国产| 欧美天堂在线|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高清色本在线www| 亚洲日韩AV无码精品| 高清色本在线www|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黄网在线|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99精品视频| 一级黄色欧美|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伊在人亞洲香蕉精品區|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一级毛片无毒不卡直接观看|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91精品最新在线播放|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国语少妇高潮| 国产小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爱爱精品一区二区| 91亚瑟视频| jizz在线免费播放| 无码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亚洲天堂伊人|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