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芬
(加格達奇區圖書館 黑龍江大興安嶺 165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滿足,轉而開始追求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公共圖書館更有責任將閱讀文化推廣出去。閱讀推廣作為一項培養大眾閱讀能力、激發大眾閱讀興趣、推動全民閱讀落實的重要工作,是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推廣閱讀服務的過程中,我們不得不承認,當前,讀者的閱讀習慣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忙碌的生活使他們的時間碎片化嚴重,因而只能在工作之余,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進行閱讀。因此,電子閱讀會比紙質閱讀更便利,更適合他們的生活。公共圖書館只有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才能更好地展開閱讀推廣活動[1]。
我國新媒體環境下,各行各業都開始推進信息化建設進程,以互聯網為載體的營銷模式成為眾多傳統行業需要去重視的問題。對于公共圖書館而言,傳播知識文化,為大眾提供更多優質的文化閱讀服務是其重要的職能之一。并且,在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推廣閱讀服務也更符合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加強推廣閱讀活動,能夠滿足人們的文化閱讀需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快餐式的文化也逐漸影響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很多人越來越沒有耐心花長時間去閱讀。但閱讀為人們帶來的精神文化價值和知識價值是不可替代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國家才會大力推行“全民閱讀”活動。公共圖書館作為重要的文化傳播和閱讀場所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著推廣全民閱讀的部分使命。
隨著我國文化自信戰略工程的推進,公共圖書館的建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其文化建設與文化服務方面的職能也在不斷被完善。但在實際的閱讀推廣活動中,公共圖書館由于其服務方式較為傳統,難以跟上現代化的新媒體發展步伐,因而其推廣方式受到服務方式的影響,推廣模式傳統。并且,在推廣的過程中,由于部分公共圖書館對新技術掌握不充分,也并未制定出長遠的閱讀推廣目標,導致其閱讀方案始終難以真正發揮出作用來。這不僅會導致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處于被動狀態,而且還會使其難以真正把握當代受眾的閱讀興趣點。
互聯網信息技術在不斷發展,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改變了人們的社交、娛樂、閱讀等生活方式和習慣。公共圖書館在閱讀推廣過程中,只有不斷創新,更新閱讀推廣模式以及推廣理念,才能更好地跟上時代發展步伐,確保推廣內容能夠更好地契合當代讀者的需求點。但在實際的推廣過程中,由于很多公共圖書館并未真正認識到新媒體環境下時代對其推廣工作提出的新挑戰,導致其推廣人員始終按照傳統的推廣模式來展開活動,其推廣活動內容傳統,形式落后,創新性不足,難以真正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具體而言,很多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模式較為傳統,依然沿用發傳單、拉橫幅、設宣傳板的推廣方式。這種推廣方式效率低,并且很難吸引讀者的注意力,絕大部分都是在做無用功。此外,公共圖書館在做閱讀推廣活動時,并未事先做好相應的讀者調查,缺乏與讀者的溝通,只是按部就班地進行閱讀宣傳,并未考慮當前的讀者到底喜歡什么樣的書籍、什么樣的閱讀方式。正是由于其閱讀推廣活動并未真正尊重讀者的閱讀需求,才導致其活動始終難以起到明顯效果。
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是要面向廣大讀者,通過推廣來吸引更多的讀者走進圖書館來閱讀。這就需要圖書館要充分考慮到不同類型的讀者,做好讀者分層,有針對性地去細化閱讀推廣工作。但目前而言,很多公共圖書館并未做好相應的細化工作,也并未對讀者進行分層,只是簡單地策劃閱讀推廣活動[2]。
公共圖書館想要加強閱讀推廣活動,可以從健全閱讀推廣服務機制、創新閱讀服務模式、加強與讀者的溝通、線上線下聯合推廣等多個層面著手,全面提高閱讀推廣的力度,從而確保“全民閱讀”活動能夠順利落實下去。
隨著我國文化強國戰略的推進,國家以及社會各階層都開始越來越重視文化建設。公共圖書館作為重要的文化服務場所,對推廣全民閱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展開閱讀推廣活動的過程中,公共圖書館要切實了解新媒體環境下對其推廣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積極地優化文化服務質量。
具體而言,公共圖書館要從服務機制著手,構建出更加完善的閱讀推廣服務機制。在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要積極主動地擯棄傳統的閱讀推廣理念,通過了解新媒體環境來引入更加現代化、科學化的閱讀推廣服務理念。這要求公共圖書館要加強對各項資源的針對性建設,積極地尋求更多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支撐,確保閱讀推廣活動能夠充足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撐,以此來完善閱讀推廣機制。
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要打破傳統守舊的線下閱讀推廣模式,聯合新媒體資源,實現線上線下雙向推廣,建立區域性的圖書閱讀推廣服務平臺,促進公共圖書館閱讀資源共享。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促進公共圖書館書籍資源的數字化進程,從而節約圖書館資源成本。
具體而言,公共圖書館要創新線上線下雙向推廣模式,在線上推廣模式中,加強數字化建設,在線下推廣中,重視區域性的閱讀推廣,從以下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1)線上推廣模式
公共圖書館完全可以依托現代化的新媒體環境以及互聯網信息技術來構建網絡圖書館。在構建的網絡圖書館中,公共圖書館可以將館內的書籍進行數字化處理,上傳到網絡圖書館中,讀者們就可以登錄網絡圖書館應用,利用其應用功能來查詢到各種館內圖書信息,獲得一站式的閱讀推廣服務。通過這一平臺,讀者能夠隨時隨地享受到各種閱讀服務。這種網絡圖書館的形式也更符合當代年輕人碎片化的閱讀習慣。
在具備相應的線上閱讀平臺后,公共圖書館也要根據線上服務這條線來設立相應的線上服務崗位,線上服務崗位人員要能通過平臺功能來為讀者提供閱讀答疑、一鍵搜書、操作指導等各種人性化的功能,以便線上閱讀的讀者能夠享受到公共圖書館的同等閱讀服務。公共圖書館可以將平臺的服務打造成特色服務品牌,增強傳統服務行業的特色與服務能力,用優質的閱讀服務來吸引更多的讀者。
利用網絡圖書館應用,公共圖書館還可以從其平臺上的用戶數據來分析其閱讀習慣、閱讀喜好,以及閱讀時間等,以此來精準劃分出不同用戶的分層,再針對不同用戶分層去制作不同的閱讀推廣海報,精準投放到用戶的網絡圖書館應用首頁,以此來提高閱讀推廣效果。
公共圖書館還可以利用其網絡圖書館的閱讀優勢來加強與其他新媒體平臺的合作。比如,可以在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平臺建立區域性的閱讀推廣服務,增加相應的閱讀鏈接,確保讀者在瀏覽到相應的閱讀推廣廣告后,可以點擊鏈接直接跳轉到網絡圖書館應用平臺。公共圖書館要積極地適應新媒體環境,整合新媒體平臺資源,通過加強對新媒體與互聯網資源的應用來提高閱讀推廣力度[3]。
(2)線下推廣模式
公共圖書館的線下推廣模式受到地域限制影響,在圖書館所在的城市區域內進行推廣,效果更大。因此,公共圖書館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來了解當地居民的閱讀喜好,有針對性地去制作相應的閱讀推廣海報。比如,某一片居民區的中老年人較多,閱讀紅色、政治相關的報刊較多,那么就可以在這一片區投放相應的閱讀推廣活動,推廣的主打書籍以紅色、政治、民國故事等類型為主。若一片居民區的年輕人居多,其互聯網閱讀習慣多偏向于網絡文學類小說,那么投放在這片區域的閱讀推廣海報則可以主打網絡文學小說書籍。只有針對性地根據讀者的喜好和需求去調整閱讀推廣內容,才能更大程度地提高推廣效果,吸引讀者走進圖書館。
此外,公共圖書館需在推廣閱讀的過程中積極地響應國家文化強國相關號召,引導廣大讀者參與到閱讀推廣創新發展中去。公共圖書館自身館員數量有限,難以支撐起多地的大型閱讀推廣活動,這就要求公共圖書館要加強與其他社會性服務組織的合作,招攬有意愿的志愿者來共同完成線下閱讀推廣活動。
公共圖書館在新媒體環境下與各大網絡平臺聯合,打破了其閱讀服務的地域限制和時間限制,為優化閱讀服務質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時,公共圖書館還可以聯合其他地區的圖書館來舉行更多趣味性、意義性的閱讀活動。比如,2020年開年時,上海圖書館聯合湖北省圖書館、武漢圖書館等六家圖書館與閱讀馬拉松組委會主辦了一項“‘我的戰疫’閱讀馬拉松線上快閃賽”活動,其活動由338家圖書館承辦,以微信公眾號平臺為載體,通過網絡報名、網絡閱讀、網絡答題的形式圓滿完成了這一次的閱讀活動。這一活動也讓更多的讀者感受到了閱讀的魅力,以及閱讀為生活帶來的正能量。
(1)針對學生來舉辦特色閱讀活動
公共圖書館還可以舉辦各種主題閱讀活動,以此來引導全民加入閱讀活動中去。比如,可以針對少兒閱讀來展開中秋節主題閱讀活動,聯合各個小學來舉辦中秋節閱讀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相應的閱讀活動中去,通過閱讀了解中秋節相關內容。公共圖書館需要為各大學校提供相應的書籍閱讀活動,可以為其學校免費開放電子圖書館,將電子圖書館閱讀與學校的語文課外閱讀作業結合起來,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4]。
(2)針對社會人士來舉辦特色閱讀活動
社會工作人群的休息時間較少,既不像學生一樣有充分的閱讀學習時間,也不像中老年退休人群一樣時間充裕,因此,這部分人群反而是閱讀量較少的一部分讀者。公共圖書館可以針對這部分人群來舉辦特色網絡閱讀活動。比如,公共圖書館可以發起“電子閱讀公益賽”,聯合各大新媒體平臺來推廣這一活動,只要在其網絡圖書館應用中點擊相關鏈接進入指定書籍閱讀,即可完成閱讀賽。每1000人閱讀完一本書,公共圖書館將為貧困校區捐贈100冊圖書,相信通過這種公益閱讀活動形式,能夠為有效地引導更多的社會人士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去。
公共圖書館想要做好相應的閱讀推廣創新,就要不斷完善其館內的閱讀服務質量。具體而言,除了要注重閱讀資源的挖掘之外,還要拓寬閱讀服務受眾人群,如各種殘障人士、兒童、老人等。公共圖書館在提供閱讀服務的過程中,要充分地考慮到這部分弱勢群體的閱讀需求,展現出特色的人文關懷。
比如,公共圖書館可以專門開設一個兒童閱讀室,在兒童閱讀室中擺放從啟蒙到小學各個階段的幼兒讀物。同時,兒童閱讀室的桌椅要換成更適合兒童使用的矮桌、矮凳子,充分地考慮到兒童的身高問題。而對于老人讀者,則可以開辟專門的老人閱讀室,在老人閱讀室中擺放一些新聞、名著、老人保健、生活醫療基礎知識等讀物。同時,還可以在老人閱讀室中提供一定數量的老花眼鏡,以供老人閱讀使用。
通過建設特色的人文閱讀服務關懷,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服務質量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同時,圖書館在做閱讀推廣時,也可以以其特色的人文關懷閱讀服務作為重要的宣傳特色之一,吸引更多的讀者走進圖書館[5]。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想要加強閱讀推廣的創新,就要勇于打破傳統閱讀推廣模式的局限,積極地引用新媒體和互聯網資源,促進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升級閱讀服務,為讀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閱讀服務體驗。此外,公共圖書館還需要完善閱讀推廣服務機制,以更加健全的推廣機制、更加長遠的推廣計劃,來提高閱讀服務的推廣效果,真正吸引更多的讀者走近閱讀,習慣閱讀,促進全民閱讀計劃得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