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紅
(河南省榮軍醫院神經內科 新鄉 453002)
老年性癡呆又稱阿爾茨海默病(AD),是指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與行為損害為主要特征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AD主要以失語、記憶、認知功能障礙等為主要臨床表現,若未及時進行治療則可引起突發性心腦血管事件,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患者猝死[1]。近年來,已有臨床研究證實AD的發生發展與高脂血癥關系密切,同時血管因素也可導致病情的進展,故治療的重點可偏向于對高脂血癥的干預[2~3]。阿托伐他汀鈣屬于他汀類血脂調節藥,已在臨床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膽固醇等方面取得滿意療效[4~5]。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屬于中成藥,具有清除機體多余自由基、保護細胞膜、刺激兒茶酚胺釋放與抑制降解、降低全血黏稠度、促進血液循環等多種作用[6]。有學者研究發現,AD患者的發病機制極為復雜,炎癥反應、血流動力學及血管內皮功能異常等均可參與動脈粥樣性硬化的發生與形成,且與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及預后密切相關[7]。本研究探討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聯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AD的臨床研究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河南省榮軍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90例AD患者,按隨機對照原則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5例。對照組男、女分別為24例、21例;年齡61~80歲,平均(69.42±4.45)歲;合并疾病:高血壓14例,高血脂18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10例;病程2~8年,平均(4.62±1.38)年。研究組男、女分別為25例、20例;年齡60~80歲,平均(70.08±4.27)歲;合并疾病:高血壓15例,高血脂20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7例;病程2~8年,平均(4.58±1.42)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河南省榮軍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倫理字201900320號)。
1.2 入組標準(1)納入標準:符合相關診斷標準[8];年齡≥60歲;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簡易精神狀態評價量表(MMSE)得分為10~20分。(2)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疾病者;合并心、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伴有凝血系統及免疫系統疾病者;伴嚴重精神功能障礙無法配合治療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在入院后給予常規降糖、降壓、保護腦神經細胞等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給予阿托伐他汀鈣片(國藥準字H19990258)口服,初始劑量10~20 mg/次,維持劑量40 mg/次,1次/d。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70226)10 ml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2次/d。兩組均治療3個月。
1.4 觀察指標(1)臨床療效。于治療3個月后評估,顯效:經治療后認知及記憶功能恢復至正常,MMSE評分增加5分及以上;有效:認知及記憶功能較治療前明顯改善,MMSE評分增加1~4分;無效:認知及記憶功能無任何改變甚至加重,MMSE評分未增加甚至降低。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炎癥介質。采集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空腹靜脈血8 ml,離心取血清,選擇貝克曼IAMMGE免疫分析儀進行檢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C反應蛋白(CRP)及腫瘤壞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說明書執行。(3)血管內皮功能。將采集的靜脈血離心處理后分離血漿,采用雙抗夾心ELISA法檢測內皮素(ET-1)、一氧化氮(NO)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水平。(4)認知功能相關因子。采用ELISA法檢測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中樞神經特異性蛋白(S100β)水平。(5)采用簡易精神狀態評價量表(MMSE)評估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兩組認知能力,分5個維度,滿分為30分,得分越低認知功能障礙越嚴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評定表(ADL)評估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分進食、修飾、洗澡、穿衣、用廁等10項,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則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例(%)]
2.2 兩組炎癥介質水平對比 治療后兩組CRP、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炎癥介質水平對比(±s)

表2 兩組炎癥介質水平對比(±s)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
2.3 兩組血管內皮功能相關指標對比 治療后兩組ET-1水平低于治療前,NO、VEGF水平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ET-1水平低于對照組,NO、VEGF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管內皮功能相關指標對比(±s)

表3 兩組血管內皮功能相關指標對比(±s)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
2.4 兩組認知功能相關因子對比 治療后兩組 NSE、S100β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認知功能相關因子對比(ng/ml,±s)

表4 兩組認知功能相關因子對比(ng/ml,±s)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
2.5 兩組MMSE、ADL評分對比 治療后兩組MMSE、ADL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MMSE、ADL評分對比(分,±s)

表5 兩組MMSE、ADL評分對比(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
AD作為老年期較為常見的癡呆類型之一,也是臨床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流行病學顯示,AD在我國的發病率高達3%~7%,且隨著年齡的增加患病率逐漸升高。AD起病相對隱匿,臨床癥狀呈進行性加重,不僅可導致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還可伴隨記憶減退等其他精神疾病,降低患者正常生活質量及自理能力[9]。因此,及時對AD患者進行治療干預對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他汀類藥物已被臨床廣泛應用于心腦血管疾病的一、二級預防中且療效令人滿意,其對AD患者的防治作用也逐漸受到關注[10]。本研究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5.56%(P<0.05),提示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聯合阿托伐他汀鈣可提高AD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原因可能為:目前,臨床已有研究表明高膽固醇等血管性因素在AD的發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別是血漿膽固醇與24羥基膽固醇(24s-OHC)可導致膽固醇積聚在易受損的神經元內從而加速淀粉樣前體蛋白及β淀粉樣蛋白(Aβ)的形成,最終導致老年性癡呆的發生。阿托伐他汀鈣屬于人工調脂類藥物,對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起到抑制作用,并可降低血液膽固醇水平而發揮降脂的作用[11]。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的有效成分為銀杏黃酮類化合物與內酯類化合物,前者為天然強抗氧化劑,可對細胞膜脂質發生過氧化作用起到抑制作用,以清除自由基與活性氧為主要表現,從而達到保護、還原體內抗氧化劑的作用;后者可為機體提供活性自由基結合的氫原子,提高抗氧化能力,從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12~13]。
炎癥介質水平已被證實參與了AD的病情發展,且與認知功能障礙存在一定關系。血管內皮功能指標可評估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程度,其中VEGF被用于評價內皮功能,可促進血管生長及內皮細胞的分裂;NO為舒張血管的主要指標,在血管內皮功能受損后可呈明顯降低趨勢;ET-1具有血管收縮作用及促進血管平滑肌的增殖能力[14]。本研究中,研究組治療后炎癥介質水平及ET-1水平比對照組低,而NO及VEGF水平比對照組高(P<0.05)。結果提示兩種藥物聯合可降低炎癥介質水平,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分析原因可能是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脂多糖對膠質細胞的刺激,減少CRP、TNF-α及IL-6等炎癥介質的產生,從而降低炎癥介質的活性水平。張薇薇等[15]動物實驗研究表明,銀杏葉提取物可明顯調節TNF-α等炎癥介質的表達,改善認知功能障礙。
NSE、S100β均為認知功能相關因子,也是參與認知功能障礙的重要生物分子,其水平被認為與治療恢復情況密切相關。NSE可反映認知功能障礙的程度,而S100β也被證實與NSE水平存在正相關關系[16]。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NSE、S100β水平比對照組低,而MMSE、ADL評分比對照組高。結果提示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聯合阿托伐他汀鈣可改善認知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分析原因可能是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可發揮舒張血管、保護血管張力的作用,通過抑制血管壁通透性調節腦組織血管的供氧,并改善腦組織的微循環,從而提高患者的認知功能。綜上所述,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聯合阿托伐他汀鈣可提高AD患者的療效,降低炎癥介質水平,改善血管內皮及認知功能相關指標,提高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