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蕾,王菊甜,譚珍珍,熊麗萍,徐立春
(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學校,寧夏銀川 750021)
秀珍菇(Pleurotus pulmonarius)又稱環柄側耳、小平菇,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其因營養豐富、清甜爽口而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硒作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癌、延緩衰老等生物學功能,硒缺乏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新陳代謝紊亂等各類疾病[1-2]。在培養基中添加亞硒酸鈉能顯著提高秀珍菇、金針菇等食用菌的硒含量,栽培料中添加酵母硒能增加秀珍菇產量、菌蓋厚度、氨基酸和硒含量[3-5]。生物納米硒與傳統無機硒、有機硒相比,具有顆粒小、易被作物吸收、生物轉化效率高等特點[6]。納米硒可顯著提高各類作物的產量、硒含量及營養品質,也能提高雙孢菇子實體的硒含量和品質,但其在秀珍菇上的應用還未見研究報道[7-9]。本研究采用外源噴施的方式添加生物納米硒,分別設置不同的施硒濃度,研究其對秀珍菇子實體硒含量及產量的影響,旨在為缺硒地區秀珍菇的富硒種植技術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秀珍菇菌株為臺秀,由江都天達食用菌研究中心提供;生物納米硒購自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納米硒母液硒含量2 000 mg·L-1。
1.2.1 秀珍菇栽培袋料的制備
按木屑40%(粗屑與細屑的重量比例為1∶1)、玉米芯48%、麩皮10%、石灰與石膏2%備料,制成干料500 g、含水量約64%的菌包,并在121 ℃高壓蒸汽滅菌鍋內滅菌150 min。
1.2.2 接種及培養
將滅菌后的栽培料袋于無菌室中接入臺灣秀珍菇菌種原種,接種后放入24 ℃養菌房內,適當通風、避光培養,待菌絲長滿袋后轉入出菇棚培養,出菇棚濕度80%~90%,通風培養,當原基形成時開始噴施處理。
1.2.3 秀珍菇處理
試驗設置6 個處理,每個處理重復8 袋菌包。噴施40、20、10、6.7、5 mg·L-1納米硒溶液,分別記為處理1~處理5,同時噴施蒸餾水作為對照(CK)。每天早晚各噴施1 次,每次約10 mL。當秀珍菇菌蓋顏色呈灰褐色、長4~5 cm 時即可采收,重復混合采樣,共采收兩潮,每個樣品測定3 次做平行試驗,取其平均值。
1.2.4 指標測定
新鮮秀珍菇采摘后稱量記錄鮮重,將樣品放于105 ℃烘箱30 min 后70 ℃烘至恒重,記錄干重。并按照式(1)計算其生物學效率。

(1)式中,生物學效率、子實體鮮重和干料重的單位分別為%、kg和kg。
將干樣送至寧夏農產品質量監測中心檢測硒含量。采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硒的測定》(GB 5009.93—2017)中的氫化物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硒含量[4]。以標準品的質量濃度(x)為橫坐標,峰面積(y)為縱坐標,進行回歸處理,所得標準曲線回歸方程為y=186.550 4x+3.931 2,相關系數R=0.999 9。
1.2.5 數據處理及分析
每組試驗重復3 次,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SPSS 25.0 對原始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LSD 法進行差異顯著性多重比較檢驗。
由圖1 可知,第二潮秀珍菇的鮮重、干重指標均優于第一潮,兩潮秀珍菇鮮重、干重均隨處理濃度的降低逐漸增加。與CK 相比,第一潮處理1、處理2、處理3的鮮重顯著降低(P<0.05),從處理4開始鮮重顯著增高;第二潮處理1、處理2、處理3、處理4 的鮮重顯著降低,從處理5 開始鮮重顯著增高。說明納米硒濃度6.7~40 mg·L-1抑制秀珍菇子實體生長,硒濃度5 mg·L-1促進生長。從干重來看,第一潮中處理1與對照相比有所降低,但差異不顯著,從處理2開始均高于CK,處理3、處理4、處理5 均與CK 差異達顯著水平;第二潮干重變化趨勢同鮮重一致,處理5 顯著高于CK。

圖1 噴施不同濃度納米硒對秀珍菇鮮重和干重的影響
圖2 反映了不同濃度納米硒處理下兩潮秀珍茹的生物學轉化率,受鮮重影響,兩潮秀珍茹生物學轉化率的變化趨勢與鮮重基本一致。與CK 相比,兩潮秀珍菇隨硒濃度的降低生物學效率均逐漸升高。納米硒濃度6.7~40 mg·L-1抑制秀珍菇生長,生物學效率均顯著低于CK;第一潮從處理4開始生物學效率顯著高于CK(P<0.05),處理5 達105.6%;第二潮處理5 顯著高于CK(P<0.05),達182.6%。試驗結果說明納米硒濃度與秀珍菇生物學效率呈反比,其中,5 mg·L-1的納米硒能促進秀珍菇生長,增加鮮重,提升生物學效率。

圖2 噴施不同濃度納米硒對秀珍菇生物學效率的影響
由圖3可知,第一潮秀珍菇子實體硒含量整體高于第二潮。CK的兩潮秀珍菇硒含量差異較小;經不同濃度納米硒處理后,兩潮秀珍菇的硒含量均顯著高于CK(P<0.05),且隨處理濃度的降低而下降。第一潮秀珍菇硒含量分別為25、18、12、6.8、4.77 mg·kg-1,第二潮秀珍菇硒含量分別為18、7.9、6.6、5.8、4.2 mg·kg-1。根據行業標準《富硒農產品》(GH/T 1135—2017),當食用菌類中的總硒含量在0.10~5.00 mg·kg-1DW 范圍內,可標識為富硒食用菌,本研究中的處理5 達到了富硒食用菌的標準要求。

圖3 噴施不同濃度納米硒對秀珍菇硒含量的影響
兩潮秀珍菇的鮮重、干重均表現為隨處理濃度降低而逐漸升高。納米硒濃度6.7~40 mg·L-1會抑制秀珍菇子實體生長,降低其生物學效率,而5 mg·L-1的納米硒處理能促進秀珍菇生長,提高秀珍菇生物學效率。說明低濃度納米硒能促進秀珍菇子實體生長,增加干物質積累量,使秀珍菇子實體產量維持在較高水平。這與俞濤等在培養基中添加亞硒酸鈉對秀珍菇的研究結果一致[3-4]。王新風等在研究富硒平菇時發現,對子實體噴施亞硒酸鈉溶液會導致產量下降[10]。本研究采用5 mg·L-1納米硒溶液噴施子實體,能顯著提升秀珍菇產量,說明納米硒比亞硒酸鈉具有更好的促進食用菌生長的作用。因生物納米硒與無機硒相比具有易被作物吸收、生物轉化效率高等特點,使其能有效促進食用菌生長。
經不同濃度納米硒處理后,兩潮秀珍菇的硒含量均顯著高于對照,且納米硒濃度與秀珍菇子實體硒含量呈正比。分析是由于秀珍菇本身就具有強大的富硒能力,加上納米硒具有低毒、安全和高轉化率的特點,隨噴硒濃度的增加硒元素在體內富集量逐漸增大,這與陳靜如等對富硒雙孢菇的研究結論一致[9]。第一潮秀珍菇的富硒能力優于第二潮,這與秀珍菇的鮮重、生物學效率等生長指標變化相反。5 mg·L-1納米硒濃度處理下,秀珍菇符合富硒食用菌標準。
綜上所述,5 mg·L-1納米硒溶液噴施子實體能顯著提升秀珍菇產量和硒含量,且符合富硒食用菌標準。因此,在進行富硒秀珍菇栽培管理時,可通過在秀珍菇子實體菌面上噴施一定濃度的外源納米硒溶液,提高秀珍菇產量,增大其硒含量,以作為膳食硒補充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