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潔
科學導報訊 助力“冰絲帶”綠色制冰、為蓄能電站添“綠”、碳纖維制作的雪車和雪車頭盔亮相北京冬奧會訓練場……2022年北京冬奧會比賽正酣,2月8日,筆者從太鋼集團獲悉,多項“太鋼制造”助力綠色冬奧閃耀世界。
被稱為“冰絲帶”的國家速滑館,作為我國首個、世界最大單體二氧化碳直冷冰場,場館采取亞洲最大的全冰面設計,冰面面積達1.2萬平方米,使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接制冷方式制冰,整個冰場中的不銹鋼制冷管加起來總長度達到120公里,對所供鋼材品質要求非常高。面對工期緊、多規格、精度高的情況,太鋼以用戶需求為中心,優化生產工藝,力保奧運工程建設。經過產銷研團隊緊密配合,在國家速滑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系統工程中,太鋼為主管道的不銹鋼管、不銹螺紋鋼筋、L型C型不銹鋼板等材料生產供應高質量不銹鋼。
2021年12月30日,服務北京綠色冬奧國家電網豐寧抽水蓄能電站投產發電,為北京冬奧場館實現100%綠電供應提供堅強保障。在豐寧抽水蓄能電站一期工程建設中,太鋼為一期工程2臺發電機組提供了關鍵核心材料——700MPa高等級磁極鋼。這是目前最高強度薄規格磁極鋼板,質量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近年來,太鋼為促進高端水電裝備國產化的進程中不斷攻克技術難關,全力解決水電行業關鍵核心材料的難題,從700MPa級高等級磁極鋼首次應用于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全部6臺機組以來,陸續成功供應了績溪、梅州、阜康等多個抽水蓄能水電項目。
賽場上,各國運動員的運動裝備加持了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今年,由太鋼產TG800碳纖維制作的雪車和雪車頭盔亮相北京冬奧會訓練場,助力中國健兒取得更好成績。雪車是冬奧會中的傳統項目,但一直以來,我國不能夠自主制造用于這項運動的雪車,其技術含量高、制造工藝復雜,生產研發此前一直被國外所掌握。
2021年9月,我國成功研制雙人雪車、四人雪車,實現國產雪車“零”的突破,并及時交付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用于運動員的備賽訓練,目前已進入一系列的官方測試和認證程序中。該國產雪車采用太鋼TG800碳纖維材料制作。該材料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的新型材料,成型之后,密度只有鋼的五分之一,強度是鋼的兩倍。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應用,可以減輕雪車重量,同時降低運動員在撞車事故中受到傷害的程度。
除了多項“太鋼制造”助力綠色冬奧外,太鋼生產的高等級不銹鋼冷、熱軋產品,高強度合金結構鋼和高等級電磁純鐵等高端產品,成功應用于神舟十二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多個關鍵結構部位……太鋼將銘記大國重器使命,瞄準國家強國建設需要,著力培育創新新動能,銳意創新,破解“卡脖子”難題,為制造強國綠色發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