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英 何利榮
子宮復舊不全是指分娩后子宮未順利回縮,是產后常見并發癥,伴隨腰痛、腰腹墜脹、子宮壓痛等癥狀,若不重視可引起產婦感染、貧血甚至休克等,嚴重威脅其身心健康。以往臨床主要采用縮宮素治療,然而部分患者治療后會出現子宮繼發收縮不良等反應。近年來中醫中藥根據活血祛瘀、養血益氣等機制,并針對產婦產后特點,研制出不少中成藥促進產后子宮復舊,取得顯著效果,其中縮宮湯在義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產婦產后子宮復舊不全中使用,證實得到確切效果,現將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義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80例子宮復舊不全患者,按照就診順序單雙號將其分為研究組(90例)與對照組(90例)。研究組:年齡22~40歲,平均(29.79±3.33)歲;初產婦23例,經產婦67例;自然分娩35例,剖宮產55例。對照組:年齡23~40歲,平均(29.68±3.29)歲;初產婦22例,經產婦68例;自然分娩36例,剖宮產54例。2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單胎、足月;②無殘角子宮、雙子宮等生殖系統畸形;③既往無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子宮內膜異位等合并癥;④妊娠期無糖尿病、高血壓病、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內外科合并癥;⑤分娩中無羊水栓塞、宮縮乏力、過敏等;⑥術后第2天B超檢查無胎盤胎膜殘留;⑦知曉本次研究并自愿參與,研究依從性良好。排除標準:①重要臟器嚴重功能障礙;②治療期間加服其他藥物影響效果判定;③術中、術后頻繁使用促子宮收縮藥物;④血小板降低、貧血及術后凝血功能異常。
1.3 方法2組均接受西藥+低頻康復治療儀治療:①靜脈滴注縮宮素(生產公司:廣州白云山明興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5245)治療,10 U/次,3次/d。②低頻康復治療儀(生產公司:北京寶潤佳科技有限公司),產婦平臥,操作區域消毒,治療片貼敷在產婦骶尾兩側,充分固定,按照自低至高的順序逐漸增加強度,連續刺激,范圍通常在180~230 MHz,30 min/次,2次/d,連續治療5 d。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加用自擬縮宮湯。方劑:當歸、莪術、三棱、蒲黃各15 g,川芎、五靈脂、桃仁、紅花、香附各10 g,益母草20 g。兼氣虛者加黃芪、黨參各20 g,血熱者加赤芍、牡丹皮各15 g,便秘者加火麻仁、郁李仁各15 g,腹痛腰酸加桑寄生、延胡索各15 g,加水500 ml,煎至150 ml,分為早晚各1次服用,每天1劑。連續治療14 d為一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①記錄2組治療后子宮壓痛、小腹痛、腰腹墜脹、血性惡露等癥狀改善時間。②記錄產后42 d內2組血凝塊滯留、宮腔積液及切口愈合不良等發生情況。③產后第2天、第7天、第42天,采用B超測量子宮長徑、前后徑、橫徑,計算子宮三徑之和。④臨床療效。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進行效果判定。顯效:產后2周惡露消失,子宮下降骨盆,42 d復查子宮大小恢復;有效:產后2周惡露明顯減少,42 d復查子宮大小基本恢復;無效:產后30 d惡露未凈,42 d復查子宮未恢復至孕前大小。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1 2組患者癥狀改善時間比較研究組主要癥狀改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例,
2.2 2組患者子宮復舊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產后42 d,研究組血凝塊滯留、宮腔積液及切口愈合不良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子宮復舊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例,%)
2.3 2組患者子宮三徑之和比較產后第2天,研究組、對照組子宮三徑之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產后第7天、第42天,2組子宮三徑之和均明顯縮小,研究組子宮三徑之和明顯小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子宮三徑之和比較 (例,
2.4 2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56%,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2.22%,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例,%)
產婦分娩后,生殖、泌尿系統等均處于康復狀態,然而產婦在分娩中消耗大量體力,尤其是剖宮產產婦,因手術創傷、術中失血等極易出現血瘀,產后腔內壞死組織殘留、宮縮不良等問題較多,產婦產后多虛多瘀,子宮復舊不良[2]。西醫主要采用滴注縮宮素治療,然而縮宮帶來的疼痛會引發產婦劇烈的心理應激,同時部分產婦對縮宮素不敏感,因此探討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案尤為重要。
低頻康復治療儀通過低頻脈沖電對產婦的骶尾部產生持續性刺激,有助于局部循環改善,促進血液循環,促進子宮韌帶收縮,提高盆腔肌肉收縮力,加速排出瘀血,從而使子宮達到較好的修復效果[3]。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縮宮素聯合低頻康復治療儀,仍有16例患者子宮復舊效果不理想,說明低頻康復治療有一定的局限性。中醫學將子宮復舊不全歸屬于“產后血崩”“產后惡露不絕”范疇[4],多與子宮盆腔炎癥、產時胎盤和胎膜殘留、子宮過度后傾等有關,惡露排出受阻,導致瘀阻胞宮。瘀血不去,新血不得歸經,致使離經之血淋漓不斷。縮宮湯在子宮復舊不全的治療中,遵循“治病求本”“通因通用”的原則,通過祛瘀促使宮凈道平,流暢新生。方中當歸、莪術、三棱、川芎、桃仁等可活血祛瘀、行氣破血的功效,化瘀生新;蒲黃、五靈脂、益母草可理氣通絡、活血止血,香附則行血中之氣,調和血脈暢通,根據患者癥狀辨證加減用藥,諸藥共奏化瘀行血、通暢經絡的功效,則惡露止。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大于對照組,且主要癥狀改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且子宮復舊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證明了治療的有效性。研究組第7天、第42天時子宮三徑之和顯著小于對照組(P<0.05),分析與藥方中益母草興奮子宮、收縮子宮有關,現代藥理證實益母草堿能夠對在體子宮、離體子宮及子宮血管等產生興奮作用,持續高強度的刺激子宮收縮[5];此外方中五靈脂、蒲黃等被證實可促進脫落的子宮內蛻膜的排出。
綜上所述,自擬縮宮湯與西藥聯合低頻康復治療儀用于子宮復舊不全可促進血塊、子宮內蛻膜等排出,增強子宮收縮能力,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