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明,潘 鑫
(黑龍江省第三醫院,黑龍江 北安 164000)
癲癇為腦部神經細胞異常放電所致的神經系統疾病,可引發大腦功能障礙和多種合并癥,嚴重影響患者的肌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需盡早干預治療。精神障礙為癲癇的臨床常見合并癥,嚴重者可進展為重性精神疾病,并危及患者及他人的生命安全,需盡快控制。常規抗癲癇治療對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的治療效果有待提高,臨床上多采取阿立哌唑等抗精神病藥物聯合治療,但是具體療效有待明確。本研究選取59例癲癇所致精神障礙患者,對比分析阿立哌唑聯合治療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的臨床效果。
選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59例癲癇所致精神障礙患者,隨機分為抗癲癇組(29例)和阿立哌唑組(30例)。阿立哌唑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45~72歲,平均年齡(58.51±13.42)歲,癲癇病程1~5年,平均病程(3.55±1.36)年;精神障礙病程1~4個月,平均病程(2.51±1.43)月。抗癲癇組,男16例,女13例,年齡44~72歲,平均年齡(58.92±14.82)歲,癲癇病程1~5年,平均病程(3.51±1.35)年;精神障礙病程1~4個月,平均病程(2.53±1.42)月。兩組在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不顯著,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抗癲癇組采用卡法西平、丙戊酸鈉及常規對癥支持治療:卡馬西平片(上海新黃河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規格0.1 g×10,國藥準字 H31020306)初始劑量為0.1 g/次,3次/d,持續治療1周后調整為0.2 g/次,3次/d。持續治療1周后根據患者病情調整劑量,每日最大劑量不超過1.6 g;丙戊酸鈉片(湖南省湘中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規格0.2 g×100片,國藥準字 H43020874)0.6~0.8 g/次,3次/d,持續治療4周。
阿立哌唑組在抗癲癇組用藥的基礎上加用阿立哌唑治療:阿立哌唑片(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規格10 mg×24片,國藥準字 H20140121)初始劑量為10 mg/次,1次/d。治療2周后劑量可增加至20~30 mg,并維持該劑量治療,持續治療4周。
1.3.1 陽性與陰性癥狀評估
采用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估患者的精神癥狀。陽性癥狀評分7~49分,陰性癥狀評分7~49分,一般精神病理學評分2~14分,對比兩組的PANSS評分[1]。
1.3.2 認知功能評估
采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評估兩組患者的認知功能,總分30分,評分與認知功能呈正相關性[2]。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分析所有數據,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阿立哌唑組的PANSS評估及總評分均顯著低于抗癲癇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的PANSS評分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PANSS score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治療后,阿立哌唑組的MOCA評分顯著高于抗癲癇組(P<0.05),見表1。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MOCA評分比較Tab.2 Comparison of MOCA score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癲癇是臨床常見的大腦功能障礙性疾病,可累及機體多系統,引發精神分裂癥、強迫癥、老年癡呆等精神障礙,并導致精神行為異常,需盡早實施規范藥物治療。抗癲癇治療是治療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的基礎,臨床常用的抗癲癇藥物主要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等,但這些藥物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障礙,需積極配合相關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提升控制精神障礙的效果。
阿立哌唑為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屬于多巴胺系統穩定劑,對精神分裂癥、強迫癥等精神障礙及行為癥狀治療效果較好,且具有低毒高效的特征。阿立哌唑可有效提升精神病患者控制效果,PANSS評分較未聯合抗精神病藥物治療者可降低5~20分,陽性、陰性癥狀和一般精神病理學評分降幅也可提升10%~30%[3]。本研究也發現,治療后,阿立哌唑組的PANSS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一般精神病理學評分及總評分均顯著低于抗癲癇組,提示聯合阿立哌唑治療可有效降低PANSS評分,有效提升精神障礙控制效果。本研究還發現,治療后,阿立哌唑組的MOCA評分顯著高于抗癲癇組,提示聯合阿立哌唑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和受損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