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冰霞 毛軍 黃振霖 歐建龍
摘 要 當歸以其根入藥,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學技術的發展,栽培當歸已成為藥用當歸的主要來源。介紹了當歸藥用歷史、植物學特征,從當歸育苗(生地育苗、熟地育苗、設施育苗)、栽植(直播、覆膜移栽、露地移栽)、施肥、防早抽薹、病蟲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綜述了當歸栽培技術研究進展。
關鍵詞 藥用植物;當歸;藥用歷史;植物學特征;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67.23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1.007
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為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觀賞、食用和藥用價值,是我國衛生部審批通過的首批藥食兩用植物。其地下鱗莖肉質潔白肥厚,風味清香可口,富含生物堿、蛋白質、淀粉、糖類、果膠、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價值高[1]。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鎮靜消炎、調節免疫及抗抑郁等功效[2]。卷丹百合在重慶多個地區栽培,因長期自繁自種,導致種球有所退化,病蟲害也逐年加重,以疫病、炭疽病、病毒病、枯萎病、根蛆等病蟲害為主[3],因病蟲害減產約30%~50%,影響了百合栽培的總體水平。重慶地區卷丹百合栽培技術目前仍較粗放,研究推廣卷丹百合綠色高效栽培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南川三泉槐坪試驗基地進行,海拔841 m,年均溫16.6 ℃,年降水量1 185 mm左右,平均日照時數1 273 h,平均無霜期308 d,相對空氣濕度80%,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試驗地土壤為黃壤,砂質壤土,光照充足、通風良好、土層深厚、肥力均勻、排灌方便。
1.2? 試驗材料及方法
1.2.1? 種球選用
卷丹百合種球由重慶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提供,選用單個鱗莖重20 g以上的健康種球。
1.2.2? 密度栽培試驗
密度試驗設D1、D2、D3、D4共4個處理,分別為5 500、6 500、7 500、8 500株·畝-1(1畝=667 m2)。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面積為20 m2。種植前深翻40 cm以上,每畝施腐熟農家肥或商品有機肥500 kg;起高壟,壟高30 cm、寬100 cm;出苗后施用硝硫基復合肥20 kg,開花前施用硝硫基復合肥20 kg。田間管理主要是清除雜草,其他管理措施與大田相同。
1.2.3? 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驗
供試肥料:重慶西山坪生物有機肥(有機質含量74.5%);新洋豐復合肥(N、P2O5、K2O重量比為15∶15∶15)。
肥料試驗設3個處理:10%有機肥代替化肥;20%有機肥替代化肥;100%化肥為對照,畝用量12 kg。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面積10 m2。種植株行距為25 cm×40 cm,于2020年9月播種,有機肥作底肥施用,復合肥分2次施用。
1.2.4? 新農藥篩選試驗
參試藥劑見表1。
農藥試驗依參試藥劑設5個處理,3次重復,共計15個小區,隨機區組設計,小區面積30 m2。
施藥前調查發病基數,每次施藥前及末次施藥后10 d調查發病情況,共調查3次。調查方法:每個小區5點取樣,定點定株調查病害發生情況。記錄病情指數,百合葉部病害病斑分級標準見表2。
病情指數、防治效果(%)計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數=∑(各級病葉數×各級代表值)/調查總葉數×最高級代表值
防治效果=(空白對照區施藥后病情指數-藥劑處理區施藥后病情指數)/空白對照區施藥后病情指數×100%
1.2.5? 其他主要栽培措施
播前深翻40 cm 以上,起高壟栽種,壟高20~30 cm、寬100~150 cm。播種前種球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浸泡30 min,取出晾干待播,播種時間為9月初至10月下旬。
2? 結果與分析
2.1? 化肥減施增效對卷丹生長和產量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有機肥替代20%的化肥,卷丹地徑、株高、節間距、葉面積(葉長×葉寬)均值分別為10.70 cm、72.5 cm、10.53 mm、2 001.96 mm2(157.14 mm×12.74 mm);有機肥替代10%的化肥,卷丹地徑、株高、節間距、葉面積(葉長×葉寬)均值分別為9.74 cm、64.65 cm、9.46 mm、1 874.14 mm2(145.17 mm×12.91 mm);等量化肥,卷丹地徑、株高、節間距、葉面積(葉長×葉寬)均值分別為9.08 cm、70.90 cm、10.12 mm、2 394.29 mm2(146.44 mm×16.35 mm)??梢钥闯?,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后,卷丹在地徑、株高等生長勢指標均有明顯優勢。
由表3產量結果可見,折合畝產量(1畝=667 m2),有機肥替代20%化肥、有機肥替代10%的化肥、不施用有機肥分別為960.0、859.2、775.0 kg,即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比單純施用化肥增產10.86%~23.87%。
2.2? 新品種農藥防效及安全性
施藥后各時期的病情指數及防治效果見表4。由表可知,5種參試藥劑中52.5%噁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劑對卷丹百合葉部病害的防治效果最好。各藥劑在所試劑量下均無藥害發生,對卷丹的生長是安全的。5種藥劑對卷丹疫病都有控制作用,且對卷丹生長十分安全,其中52.5%噁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劑控制效果最好,其持效期在15 d以上,甲霜?霜脲氰與雙炔酰菌胺藥效相當。建議在大面積栽培時,各藥劑交替施用,每次間隔14 d,防效較好。
2.3? 卷丹百合栽培密度試驗結果
試驗表明,密度范圍在5 500~8 500株·畝-1(1畝=667 m2)時,種植密度對卷丹出苗期沒有影響,出苗率均在97%以上。隨著卷丹種植密度的增大,卷丹疫病明顯加重,導致卷丹生育期縮短,提前倒苗,從而影響產量。當畝密度在6 500株時,卷丹的產量最高,為925.93 kg(見表5)。
3? 小結
在重慶地區卷丹百合種植的過程中,有機肥、農藥及栽培密度等因素均對卷丹百合的產量、疫病控制等有明顯影響。本試驗結果表明:1)利用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比單純施用化肥增產10.86%~23.87%;2)在參試的5種新品種農藥中,52.5%噁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劑對葉片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持效期在15 d以上,建議在大面積栽培時,各藥劑交替施用,每次間隔14 d;3)種植密度對卷丹出苗期影響不明顯,卷丹出苗率均在97%以上,但隨著卷丹種植密度的增大,疫病明顯加重,導致卷丹生育期縮短,提前倒苗,從而影響產量,建議卷丹百合種植密度采用6 500株·畝-1。
參考文獻:
[1]? 陳福安.卷丹百合無公害高效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9(1):86-87.
[2]? 李玲,劉湘丹,詹濟華,等.卷丹百合化學成分抗腫瘤活性研究[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38(10):1133-1136.
[3]? 杜艷麗,曹興,王桂清,等.百合灰霉病病原菌鑒定及其部分生物學特性測定[J].南方農業學報,2019,50(2):307-314.
收稿日期:2021-09-07
基金項目:2020—2021年度重慶市渝北區科技計劃項目“優質食用百合綠色高效栽培技術集成示范”。
作者簡介:唐冰霞(1990—),女,重慶人,碩士,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農業科技研發。E-mail:10160284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