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21年度十大網絡用語”之一,元宇宙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城市關注和加快布局。比如,深圳成立元宇宙創新實驗室,上海將元宇宙寫入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杭州成立元宇宙專委會,網易元宇宙產業基地落戶三亞……
目前元宇宙尚無公認的權威定義,但一個基本共識是,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過程,目前仍在不斷演變。清華大學新媒體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沈陽認為,元宇宙本身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個理念和概念,它需要整合不同的新技術,如5G、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強調虛實相融。
此前,彭博行業研究報告預計,元宇宙將在2024年達到8000億美元市場規模;而根據普華永道的預測,元宇宙市場規模在2030年將達到1.5萬億美元。
有統計顯示,2021年,北京“元宇宙”商標注冊量位列第一,其次是廣州、深圳和上海。而從地方政府的行動來看,長三角城市正在跑步進入這一全新賽道。
去年12月,《上海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在聚焦前沿領域,前瞻布局關鍵技術研發方面,特別提及“元宇宙”。這也是元宇宙首次被寫入地方“十四五”產業規劃。最新消息顯示,上海產業部門已在制定新賽道布局方案,“尤其要在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領域發力”。
浙江反應較為超前。早在去年11月,浙江省經信廳就組織召開“元宇宙”產業發展座談會。同年12月底,杭州宣布成立元宇宙專委會。近日印發的《關于浙江省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將構建以人工智能、區塊鏈、第三代半導體、量子信息、空天一體化、先進裝備制造以及元宇宙等領域為重點的未來產業發展體系。
去年11月,無錫市委書記杜小剛曾與年輕干部聊起“元宇宙”,激勵年輕干部“對時代趨勢準確洞察,對苗頭傾向分析透徹,對重大機遇及時捕捉”。今年1月1日,江蘇無錫濱湖區舉行開年第一會,正式發布《太湖灣科創帶引領區元宇宙生態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打造國內元宇宙生態產業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