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范圍看,2022年財稅政策更加關注可持續性和精準性,既在支持疫情防控、促進經濟復蘇、實現“雙碳”目標籌資、助力國家數字化轉型等議題上持續發力,又在推動國際稅收“雙支柱”改革方案逐步落地、應對收入和財富不平等、結構性減支加稅控債等方面頻出新招。
趨勢一:統籌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一是延長現有涉及疫情防控保供的支持性財稅政策執行期限。二是出臺新一輪精準扶持企業發展,進一步減輕個人負擔的財稅政策。三是為抑制“反疫苗”情緒、提高國內新冠疫苗接種率,個別國家和地區率先開征“未接種疫苗稅”。
趨勢二:突出雙碳目標下的氣候籌資、稅收政策調節和財政精準支出;第一,應對氣候變化的籌資問題正逐漸成為各國財政預算收入關注的重點。第二,各國傾向于通過綠色財稅政策“組合拳”來促進碳減排。第三,實現“氣候適應型發展”需要各國探索更加精準的綠色財政支出措施。
趨勢三:推動適配數字經濟、數字技術的稅改方案逐步出臺與國家數字化轉型;首先,國際稅收“支柱一”改革方案落地后,能否實現徹底消除單邊數字稅的目標,存在不確定性。其次,“元宇宙”的熱潮引起更多國家對于加密資產征稅規則的持續關注。最后,經濟實力強勁的發達國家陸續制定系統性的國家數字化轉型財政支出方案。
趨勢四:著手解決收入和財富不平等與全球逐底競爭的問題;開征財富稅、富豪稅、棄籍稅以及提高個人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正成為后疫情時代各國稅制改革的新取向。為遏制各國公司所得稅稅率的“逐底競爭”問題,推動“支柱二”全球最低稅改革方案盡快在本國落地,各國著手啟動立法轉化工作。開征防衛性最低稅和超額利潤稅正成為部分國家應對“支柱二”及新冠疫情導致財政缺口的新舉措。
趨勢五:逐步施以財政支出控制、非典型增稅的控債措施;當前,發達經濟體和部分新興經濟體在債務上升與控制赤字中左右搖擺、艱難前行。除減支外,開啟非典型的增稅新局成為控債舉措的重要之選。部分國家在繼續實施基礎性、兜底性、必要性的稅收支出之外,推出一系列非典型的增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