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俏,趙曉美,譚海文,潘玲華
(廣西農業科學院桂林分院/桂林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541006)
苦瓜為葫蘆科植物,因其營養及藥用價值高而深受人們喜愛,我國南北均普遍栽培。廣西地處亞熱帶氣候地區,全區氣候非常適合苦瓜生產,苦瓜種植面積逐年增加。近年來,農戶為了追求高產量,過量使用化肥,土壤中微量元素失衡,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遭到破壞,導致土壤不堪重負,嚴重影響作物生長及農戶收益,而作物上化肥使用超標對人體健康也有影響[1]。2015年2月17日,農業部下發《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増長行動方案》,通過減少化肥的不合理使用減少環境污染,節約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人[2~5]。本文開展EM菌肥、商品有機肥、農家肥等替代部分化肥對比試驗,研究其對苦瓜主要性狀及產量的影響,以期篩選出苦瓜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提質增效的最佳搭配,為生產實踐提供理論依據。
試驗地點:桂林市雁山區雁山鎮東立村,試驗區土壤為黃壤土,有機質和全氮含量較豐富,有機磷含量中等,速效鉀含量較低,微量元素含量相對較少。
試驗品種:夏滿園苦瓜(汕頭市金韓種業有限公司)。
試驗肥料:車田河牌牛糞有機肥(商品肥,桂林車田河牧業有限公司),肥料主要成分為80%牛糞,20%米糠;農家肥(農戶自制的雞糞有機肥),主要成分雞糞與稻殼;強力發酵增肥液EM(桂林市綠云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主要成分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活菌及蛋白質、氨基酸活性營養物質;化肥(西洋復合肥,貴州西洋實業有限公司),主要成分氮-磷-鉀(18-5-18),總養分≥41%;EM發酵農家肥:0.5 kg EM原液+100 kg清水制成混合液,與250~500 kg農家肥拌勻,堆集壓實,用薄膜覆蓋后發酵15 d,以肥料布滿白色菌絲為發酵成功。
試驗共設3個施肥處理,每處理3次重復,每小區面積約66 m2。移栽前15 d施用基肥,2021年4月20日按株行距1.0 m×2.5 m移栽苦瓜。定植40 d后,每5~7追肥1次,生長期間共追肥6次(表1,不同處理基肥、追肥不同),其他農事操作保持一致。
①植物學性狀測定 在苦瓜成熟期,每小區取5片葉記錄葉長、葉寬、葉柄長、葉色,結果取平均值。
②產量測定 果實成熟期,記錄每小區的產量(折合667 m2產量=小區平均產量×667 m2/小區面積)、果實性狀(每小區取5條瓜記錄瓜長、瓜徑,結果取平均值)、單瓜質量(每小區取5條瓜記錄單瓜質量,結果取平均值)等指標。
③靶斑病、疫病、枯萎病發病率于結果期調查靶斑病、疫病、枯萎病發生情況,發病率(%)=(發病總株數/小區總株數)×100。
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采用折射儀法測定。

表1 4個化肥減施處理施肥種類及施肥量
采用Excel 2007統計數據,DPS v7.05軟件進行方差分析,用Duncan's新復極差法進行多重比較。

表2 不同的施肥處理苦瓜植物學性狀及可溶性固形物的比較

表3 不同的施肥處理苦瓜發病率的比較

表4 不同的施肥處理苦瓜果實性狀及產量的比較
試驗結果表明(表2),車田河牌牛糞有機肥+EM菌發酵農家肥+化肥(處理2)施肥方法的葉長、葉寬均相對較長,分別為13.1 cm、15.8 cm,EM菌發酵農家肥+化肥(處理3)、車田河牌牛糞有機肥(商品肥,處理1)葉長、葉寬相對較短,處理3分別為12.7 cm、14.4 cm,處理1分別為11.5 cm、12.6 cm,習慣施肥(CK)葉長、葉寬相對最短,分別為10.8 cm、12.2 cm。車田河牌牛糞有機肥+EM菌發酵農家肥+化肥(處理2)、EM菌發酵農家肥+化肥(處理3)施肥方法的葉柄相對較長均為9.3 cm,車田河牌牛糞有機肥(商品肥,處理1)葉長相對較短為9.2 cm,習慣施肥(CK)葉長相對最短9.1 cm。車田河牌牛糞有機肥+EM菌發酵農家肥+化肥(處理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較高為2.1%,其次是車田河牌牛糞有機肥(處理1)、EM菌發酵農家肥化肥(處理3),分別為2.0%、1.9%,習慣施肥(CK)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對最少,為1.8%。
試驗結果表明(表3),車田河牌牛糞有機肥+EM菌發酵農家肥+化肥(處理2)施肥方法的靶斑病、枯萎病、疫病相對較少,分別為5%、8%、10%;其次是車田河牌牛糞有機肥(商品肥,處理1)施肥方法,分別為10%、12%、20%;習慣施肥(CK)施肥方法的靶斑病、枯萎病、疫病相對較多,分別為20%、25%、28%。
試驗結果表明(表4),車田河牌牛糞有機肥+EM菌發酵農家肥+化肥(處理2)施肥方法苦瓜瓜長相對較長為30.5 cm,顯著高于其他處理;EM菌發酵農家肥+化肥(處理3)、車田河牌牛糞有機肥(處理1)施肥方法相對較短,瓜長分別為28.3 cm、27.4 cm;習慣施肥(CK)瓜長相對最短為26 cm。車田河牌牛糞有機肥+EM菌發酵農家肥+化肥(處理2)施肥方法苦瓜橫徑相對較寬為64.36 cm,顯著高于其他處理;EM菌發酵農家肥+化肥(處理3)、車田河牌牛糞有機肥(處理1)施肥方法相對較窄,瓜橫徑分別為62.32 cm、61.30 cm;習慣施肥(CK)瓜橫徑相對最窄為60.62 cm。
試驗結果表明(表4),習慣施肥(CK)單瓜質量為0.9 kg,667 m2產量為4 365.8 kg,而車田河牌牛糞有機肥+EM菌發酵農家肥+化肥(處理2)、EM菌發酵農家肥+化肥(處理3)、車田河牌牛糞有機肥(處理1)施肥方法單果質量分別為1.2 kg、1.1 kg、1.0 kg,667 m2產 量 分 別5 078.2 kg、4 976.1 kg、4 865.4 kg,分別比對照增產16.3%、14.0%、11.4%,差異達顯著水平。
以上試驗結果表明,4種施肥方法中,車田河牌牛糞有機肥+EM菌發酵農家肥+復合肥(處理2)施肥方法產量最高,從處理2施肥配比看,化肥施用量減少,產量增加,符合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化學肥料減施增效的目標要求;同時,其能改善土壤環境、土壤理化性狀、團粒結構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微生物量等,值得在生產上大量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