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明
“煤黑子”曾是煤礦礦工的代名詞,聽名字就能體會到他們工作的辛苦。在地底深處,他們開采煤炭,奉獻光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復著“下井、上井、回家”三點一線的生活,默默過著平凡的一生。青工們大都二十多歲,有的還是單身漢,在下井挖煤的同時還憧憬著未來的婚姻;三四十歲的職工,一般都是區隊的主力,他們更加沉穩,壓在他們肩上的還有上有老下有小的責任;還有的人五十多歲了,在一線摸爬滾打了一輩子……他們這個群體內心有哪些心聲?身上有哪些故事?近期,筆者采訪了孔莊煤礦的部分職工,從他們的話語中、故事里,感受了井下礦工的“苦辣酸甜”。

伴隨著罐籠安全門打開的聲音,綜采一隊的礦工們陸續從升井通道里走出來,他們脖子上掛著防塵口罩,邊走路邊解著礦燈和自救器,路過大廳的窗戶時,都會扭過頭看看今天的天氣,如果看到陽光,他們疲憊的臉上就會浮現出一絲笑容,露出白色的牙齒,格外亮眼。
綜采一隊的職工秦存頂在礦燈房給礦燈充上電后,快步趕到浴室,拿出手機查看未接電話和信息。“今天干累了,因為趕上工作面過斷層,環境和生產條件都不好,一個班沒閑著,回來在大池子里泡泡澡解解乏,養好精神,明天還得繼續。”秦存頂說。
此時,他的工友張體再和張忠濤也拖著沉重的步伐,一搖一晃地走了過來,他倆接過秦存頂遞過來的香煙,一個倚著換衣箱旁,一個坐在安全帽上交談起當班的工作情況。
“清理煤機下口時,那地方空間小,我都是跪著鏟,我的膝蓋還痛呢。”張體再在井下用鐵鍬豁了一個班的煤。過斷層期間,清理工作很多,需要人力干活,調整工作面支架時,很多設備無法用,全靠手抬肩扛,職工勞動強度很大。張忠濤在處理破碎的頂板時,帶頭扛半圓木和單體,托舉、搭棚、接頂,此刻有些疲憊,他只想抽完煙后,抓緊洗澡回家吃飯。“我們吃飯休息時間不超過15分鐘,活很多,大家都這樣節約時間干活。”張忠濤說,“明天再上一天就能休班一天了,休班就想在家睡覺,哪也不想去。”
迎著朝霞出門,踏著余輝歸家。他們揉著略顯濕漉的頭發,跟家人打著電話,容光煥發地向停車場趕去,明天又是嶄新的一天。

“辣”是該礦職工近年來感受最深的,尤其是礦上反“三違”高壓態勢下,“辣”伴隨嚴預防、嚴措施、嚴過程、嚴落實、嚴考核、嚴問責的“六嚴”管理,出現在班前會、生產現場。
“我既然當了安監員,就不怕得罪誰。我得對自己的良心負責,對職工的生命負責。”面對違章人員的糾纏,安全監察科的安監員陶順濤在安全檢查時“辣”味十足。陶順濤今年52歲,在安監崗位已經工作了17年,他從未因“人情面子”而放棄對“三違”人員的教育和處罰,雖然他多次受到“三違”人員的冷嘲熱諷,甚至辱罵威脅,但是他仍然堅持“發現一例,查處一例,教育一例”的原則。
在掘進一隊班前會上,隊長張景年正在大發雷霆。“竟然有一根錨索安裝不合格,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在煤礦,安全生產是排在第一位的,要時刻牢記上標準崗,干安全活。”原來他在檢查工程質量時發現問題,他就盯在現場,直到當班返工重新補打合格。升井后,他立即對該班班長和跟班副隊長進行了批評教育,并按隊里的制度對該班進行了處罰,還在班前會上進行了通報批評。“聽完隊長的批評,我臉上火辣辣的,今后一定改,不會再讓類似事件發生。”該隊班長在班前會上表態。
“辣”的結果是安全形勢持續向好,廣大職工的安全素質不斷提高,職工們表示“辣”并快樂著。

“酸”對綜采二隊的姜高峰來說,源于虧欠家人。
“爸爸,你好好上班去吧,我會在家聽話,照顧好媽媽和妹妹,我們的約定我不會忘記,等你什么時候不忙了,再陪我去游樂園玩,爸爸我愛你。”31歲的姜高峰看著微信里9歲兒子給自己發來的寄語,心里既欣慰又有些發酸。
姜高峰的妻子一直以來都非常支持他的工作,不用他操心家務,女兒3歲半,跟兒子一樣都很懂事,家庭幸福美滿。“我陪伴兒子和女兒的時間很少,都是我老婆帶著他們,這些年游樂園就陪兒子去過兩次,女兒一次也沒陪她去過,答應他們的承諾一次次爽約。”姜高峰苦笑著說。近兩年工作任務重,他當了4年生產班長,2021年又當了生產副隊長,每班都是苦活、累活帶頭干,但他再苦再累也不怕,家庭是他的力量源泉。“為了讓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今后我還要繼續努力工作,安全作業,給家人一個完整的家。”他每班心中牢記家人的叮囑,用心工作,安全作業,為家人幸福、礦井安全發展奮斗。
姜高峰的“酸”也是該礦職工“酸”的一個縮影,這“酸”的背后也藏著這群硬漢心底的溫柔。

在該礦的平安大道上,掘進一隊職工董興漢騎著單車笑容滿面,“嘿,單車真給力,我從新井趕往職工活動中心,比步行節約了5分鐘時間。”2021年8月份,該礦礦內單車上線運行,供職工在礦內免費騎行,方便職工在新老井之間往來,提高了辦事效率,得到了廣大職工們的一致好評。
“今天的工作服穿著舒服,把我的衣服破的地方都給縫補好了,真不錯。”在洗衣房門口,綜采二隊職工郝俊杰領取完工作服后稱贊道。為了給下井的職工提供更好服務,洗衣房對換洗的工作服從清洗到縫補都做了精細準備,著力讓他們穿得舒心。
今年“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該礦聚焦職工“急難愁盼”,解決了很多關乎職工切身利益的事,讓職工們的笑容也甜了起來。
掘進七隊職工朱帥為黨支部給職工配備的應急雨具點贊;生產準備科黨支部用專車送加班晚升井的職工回家,并協調解決晚升井職工在礦內的住宿問題,讓他們無后顧之憂;綜采二隊職工張良康在工會申請了礦“三助基金”;50余名職工在礦工會領取了“金秋助學金”;工會會員生病住院,基層工會按照每人200元慰問品的標準給予慰問,還每月按時為職工發放生日蛋糕卡……這一件件事,溫暖了職工們的心,讓他們甚是歡喜。如今,職工幸福生活指數不斷攀高,越過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