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ricia De Moraes Mello Boccolini,Cristiano Siqueira Boccolini
(1.彼得羅波利斯醫學院,巴西 里約熱內盧;2.巴西衛生科學技術信息及通信研究所,巴西 里約熱內盧)
補充與替代療法是一項古老的醫學實踐活動[1]。世界上大約80%的人口將補充替代療法作為基本的衛生保健方式。在發展中國家,藥用植物資源豐富,運用補充與替代療法治療疾病,可能是某些群體唯一能選擇的治療方式[2]。研究表明,補充與替代療法對人類健康有促進作用[3]。2006年,巴西頒布法律,將統一衛生系統(SUS)中的傳統中藥、針灸、順勢療法、藥用植物和草藥,命名為補充與替代醫學[4]。補充與替代醫學是一項重要的實踐,即使在努力鞏固和擴大醫療實踐范圍政策的背景下[5],巴西衛生保健系統中使用CAM的情況仍不得而知。因此,本文回顧了巴西國家健康調查(PNS)2013年對本國成年人使用CAM療法(如針灸、順勢療法、藥用植物和草藥)的調查數據,評估巴西CAM的運用情況,并對CAM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利用國家健康調查(PNS)數據評估巴西補充與替代醫學(CAM)的使用情況。PNS是一項以人群為基礎的橫斷面研究,旨在評估巴西成年人口的健康狀況和生活方式,樣本量考慮了不同分類水平和人口群體中某些指標所需的精確度水平[6]。該研究由巴西衛生部、巴西統計局聯合奧斯瓦爾多·克魯斯基金會組織開展,并獲得所有參與者知情同意。
問卷調查表包括性別、年齡、教育水平、種族、居住地、社會經濟狀況等一般資料與人口學信息。社會經濟狀況根據巴西標準-ABEP(2019)[7],分為A+B類(高)、C類(中)、D+E類(低)。
問卷包括4個問題:①在過去的12個月內是否使用CAM療法?②CAM治療納入醫療保險嗎?③你為CAM治療支付了費用嗎?④CAM治療是由巴西統一醫療系統(SUS)提供的嗎?所有問題的結果通過直接勾選(是/否)表示。
人口學特征和CAM使用的混雜因素,采用邏輯回歸模型分析,調整數據后獲得每個變量的優勢比(AOR)。復雜樣本設計計算出所有變量的置信區間95%CI,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巴西補充與替代療法(CAM)的總使用頻率為4.5%。北部和南部地區順勢療法使用頻率普遍性最高。調查發現,40歲以上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是最常使用順勢療法的群體。社會經濟地位方面,C類中等收入人群最少運用CAM療法。巴西不同地區居民使用CAM療法的項目不盡相同,北部地區最常用藥用植物和草藥治療,東南地區更青睞于針灸治療,而南部地區則最常使用順勢療法。藥用植物和草藥男女均廣泛使用,女性相比較于男性更容易接受所有CAM療法,60歲及以上的群體則常使用針灸和草藥治療。具體見表1。

表1 巴西CAM運用普及情況
根據人口社會學特征分析CAM費用的支付類型。北部和東北地區,40~59歲年齡段人群最常用使用SUS系統。教育水平較低的人群最常使用SUS系統;社會經濟地位方面,C類中產階級最常使用SUS系統。東南和南部居民更傾向于私人醫療保險的支付方式。女性相比較于男性更喜歡購買私人醫療保險。CAM療法使用資金報銷具有普遍性,在巴西統一衛生系統(SUS)中,最常用的CAM療法是藥用植物和針灸。對于私人醫療保險,針灸和順勢療法最常見。使用自費方式接受藥用植物、草藥和針灸療法最常見。至于不受資助情況,最常使用的是藥用植物和草藥。具體見表2。

表2 巴西CAM費用支付情況
關于巴西CAM費用的支付情況,接受較高教育的女性和老年人,使用CAM療法機會更多。順勢療法老少皆宜,沒有年齡和種族差異;上層階級運用針灸和順勢療法的頻率明顯高于其他階級,低收入群體則更多使用藥用植物和草藥。地區差異上,南、北部居民使用CAM療法的種類較多;東南居民更樂意接受針灸療法,但使用藥用植物的頻率全國最低。具體見表3。

表3 巴西CAM運用的相關因素分析
本次國家健康調查(PNS)數據表明,巴西補充與替代醫學(CAM)的總使用頻率為4.5%,這與其他國家的數據相比,如日本75.76%,新加坡76%,馬來西亞52%,泰國55.6%,澳大利亞68.9%,明顯較低。其中來自巴西北部及南部地區40歲以上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使用CAM頻率較高。上層階級使用針灸和順勢療法的次數明顯高于其他階級,低收入群體使用藥用植物和草藥的頻率較高。
巴西是一個地域面積廣闊的國家,全國有五個不同地區:北部、東北部、中西部、東南、南部,不同地區經濟和醫療發展水平差異顯著[8]。南部和東南部物產富足,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基數大,擁有較好的醫療保健服務系統;而北部和東北地區大部分為亞馬遜熱帶雨林,人口稀少,經濟落后,醫療保健系統不夠完善。中西部地區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人口較少,醫療保健水平較落后[9]。這些地域差異導致了不同地區居民使用CAM療法的不同模式:東南居民偏向于使用針灸,南部和北方居民較多使用藥用植物和草藥。
本研究發現,具有較高教育水平和生活在北部和南部地區的女性更有機會接受所有類型的CAM療法。針灸是巴西CAM使用頻率第二的療法,東南部地區具有較高社會經濟地位的居民更傾向于針灸治療。研究表明,針灸治療某些急性和慢性疾病,安全有效,并且具有簡、便、驗、廉的優勢,深受大眾認可[10]。巴西衛生部也肯定了針灸的治療作用,批準將針灸納入巴西國家統一衛生系統。然而,與私人醫療保險的使用相比,針灸治療在SUS中仍然缺乏推廣。
雖然SUS為巴西三分之二的人口提供醫療保健服務[9],但使用CAM治療的患者超過一半是在醫療保健系統之外進行的,與其他治療相比,SUS在CAM的資金投入最少。2006年巴西衛生部頒布法令,將CAM納入公共醫療保健系統,以支持和推廣CAM療法,建立衛生資源互補的國家政策,這一合法化,通過整合各種醫療資源,可以提供覆蓋面更廣的公共衛生保健服務。
巴西衛生部在實施國家衛生政策時為推廣CAM治療做出很多努力,并不斷擴大治療范圍。建議衛生部應加大CAM從業人員專業能力建設的資金投入,積極改進信息記錄方式,為衛生服務機構開展CAM治療提供更多機會,鼓勵更多巴西人民接受CAM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