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勇
(山西二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一般來講,建筑工程中最為突出的特征就是自身的復雜性且各個環節的關聯性較強,若是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對整個工程都會造成影響[1]。所以,各個環節的施工相關建筑人員都要予以重視,特別是給排水工作尤為突出,要精細化各個環節及各個技術的落實,最大程度避免隱患問題的發生。
建筑工程在進行給排水施工時可能會出現以下問題:①排水管道發生錯位。在實際施工時,若施工人員的具體操作與圖紙設計不符或出現些許偏差,都會引發排水管錯位,降低施工精準度。②管道質量難以達到建筑要求現代建筑大多樓層較高,因而對其施工質量的要求也有所提升,由于給排水管道大多處于地下,其相互間應保持合適的距離,當距離設置不合理時會出現泄漏情況,直接影響建筑安全。③回填土出現沉陷現象。給排水工程在施工后期要開展回填工作,但若其回填材料沒能達到施工要求,其結構壓實度也難以達到施工標準,會出現結構沉降問題,因此,施工人員在開展給排水施工時,需嚴格掌控其關鍵性技術,在完善各項工作后,提升給排水施工質量,保障建筑安全[2]。
縱觀目前大多數的建筑給排水施工現狀,首先,各個施工單位的相關領導以及管理工作人員、下屬施工人員對給排水工程施工質量均未引起重視,尤其管理人員自身的管理職能從未對此進行強化,也未高效落實,這樣很難深度貫徹落實給排水工程施工相關管理質量要求制度,也很難把控整體的現場施工節奏。其次,主承辦單位和實際施工單位二者之間的責任權利未劃分清楚,存在著主要履行義務模糊不清的情況,并且檢查部門的監督管理工作缺乏科學嚴謹的監督管理制度作為支撐。這于整個現場施工而言,也會造成分工不明等混亂的情況,進而會導致多種安全隱患性問題。歸結到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建筑施工質量管理制度不夠科學全面、不夠與時俱進,沒有進行創新完善,這樣就極易導致給排水施工過程的安全隱患問題,對經濟財產及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脅[3]。
首先,直至目前,大多數給排水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材料、整體的安全性、質量性嚴重不符合相關標準,這是最為突出的隱患問題。例如,很多建筑施工單位為了能夠最大程度上減少成本輸出,在施工材料的選擇上均會選擇一些低質量廉價的施工材料,這樣的材料生產廠家不明、質量檢測書、質量保證書更是沒有,質量安全難以保障,在實際的給排水工程施工過程中就會引發滲漏等問題。其次,材料質量檢查人員也未落實職能,在材料入場之前對其未全面認真的審查,很多殘次品流入施工現場,在實際的給排水工程中投入使用,安全隱患極易發生。并且材料檢查程序也不夠科學全面,過于隨性,導致整個質量檢查不夠嚴謹科學。此外,給排水工程最后驗收工作相關質檢人員的實際驗收也不夠規范。施工完成后很少對材料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發現一些細小的質量問題不予理會,諸如此類,均是導致給排水工程出現隱患問題的重要因素。
在給排水施工過程中,若是相關給水立管進行安裝時離墻過近,將會無法安裝水表。建筑完工后大多數都是毛坯房,粗裝修,所以若是出現水管距墻面太近的情況,將會直接影響到后續裝修。所以,在實際安裝過程中,要充分保證水表安裝距墻面的距離,要考慮墻磚夠的基礎上設置30~50mm。
在現階段的建筑給排水施工中,大部分施工單位都不會對前期的施工進行安全檢查,對于此項工作施工單位都沒有引起很好的重視。在很多的建筑給排水工程中,有一部分工程為了趕時間,在施工前期都不會檢查管道的原材料,對于管道施工所需要的管道大小也沒有進行標準的衡量。這樣在建筑給排水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普遍的會出現施工人員較多,材料較亂的情況,這些都會造成在施工過程中的忙亂和無序,施工人員在忙亂過程中便很容易出現操作失誤的狀況發生,這在極大程度上成為管道漏水現象發生的隱患因素。如果在施工前期沒有對地形做一個良好的勘測,沒有對管道設備安裝的標準做到充分的測算工作,就會不可避免的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各項施工水管不符合規定,從而對管道安裝工程施工帶來不利影響現象。由此,便會使建筑給排水工程的施工質量變差,從而進一步較大程度上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4]。
房屋工程在建設的過程中,做好工程施工監管工作是保證施工流程合理化和工程質量達標的重要準則。從目前的給排水管道施工來看,最常見的問題是施工現場監管力度不到位,監管人員對于給排水管道的防滲漏方面的技術掌握不全面,這也是導致給排水管道滲漏的原因。在房屋工程進行給排水管道防滲漏工作中,施工人員要選擇合適的管道材料,強化重點部位的施工管理保證建筑構件之間可以緊密聯系。在施工給排水管道的時候,要將各種施工工序進行結合,尤其要注意工程隱蔽部位的施工。上述這些工程的順利進行有賴于施工監管工作的開展。監管工作的進行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施工期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進而保證給排水管道的防滲漏工程質量。但是如果在施工的過程中缺乏高效的施工監管導致一些施工細節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長時間下來就會嚴重影響到工程的整體質量,如圖1所示。

圖1 建筑給排水管道
對于給排水施工而言,工程圖紙在構建工程中有著較為突出的導向性作用。圖紙設計師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提前考察環境,依照目前存在的實際環境及施工的各項細節,更為合理地對圖紙進行設計。在開展后續各項施工過程時,如果臨時對圖紙進行修改,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并且會使整體施工存在嚴重的延期風險。因此,設計師在進行綜合設計時,要充分考慮更多的因素。目前,在施工過程中,設計人員可以有效利用BIM技術,以完成預處理工作,防止中途對圖紙進行修改,從而確保整體施工的綜合質量,使得施工時間及施工的整體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
首先,給排水施工過程中基礎放線工程的測量技術要點要予以明確。于整個施工現場而言,放線是決定整體施工質量的基礎條件,若是出現了超出范圍的誤差情況,將會對整個給排水工程造成無法估量的安全隱患。為了能夠從根本上杜絕這一情況的發生,相關工作操作人員在進行管線分布測點工作時要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規范進行,善于利用多種方式進行多次測量,從而確保整個測量結果科學準確。測量放樣環節也要如此,測量人員要嚴格按照圖紙要求進行測點位置的設定,不要出現擅自將管線走向和測點位置改變的情況,嚴格按照圖紙要求進行,從而確保整個施工過程的安全高效。與此同時,由于給排水工程因為自身工程的特殊性,在管道安裝的過程中極易出現地下管網交叉點過于復雜的情況,要及時將這一現象上報給技術主管部門,進行科學的規劃設計后方可進行處理。
其次,管道溝槽開挖技術要點要予以明確[5]。在給排水管道溝槽的開挖作業時,要積極利用機械作為施工核心、人工為輔助的模式予以進行。在實行開挖工作之前,相關施工人員務必做好準備工作,放樣工作要科學全面,以確保實際的溝槽開挖過程中的科學合理。與此同時,開挖位置的確定要緊密結合實際的地質條件、周圍工程的分布情況以及地下水情況,再依據實際的施工情況確定管溝的開挖的尺寸和位置。在實際開展管道溝槽開挖工作中,工程施工人員要按照設計的開挖位置進行施工作業,最大程度確保開挖位置的科學合理,避免對整個地質結構造成破壞。同時,也要格外注意在溝槽和土方之間要預留出大約30mm的基地將其隔離。最后,管道的安裝施工技術要點也不容忽視。在實際的管道安裝施工中,施工人員均是按照相關圖紙逐級的進行施工,并嚴格按照相關施工規范予以落實管道安裝工作。
首先,建筑企業需要根據施工實際情況構建完善的施工監管機制,緊跟科技的發展速度,合理應用計算機技術和遠程技術等,以便更好地掌握施工步驟,避免工程量出現混亂和重復現象。
其次,排水管道在施工前,監管人員需要全面檢查施工設計和技術交底方案等,從而避免沒有必要的損失。此外,監管人員需要嚴格審查施工技術,避免由于技術參數差異太大而影響排水管道施工的整體質量。
最后,對于施工現場,監管人員要不定期地開展檢查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當每一項工程量完成之后,監管人員要第一時間進行質量檢查工作,一旦質量不合格則需要重新整修,直到最后質量達標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工作。如此才可以保證排水管道的施工質量,避免滲漏問題。在排水管道施工的過程中,使用材料質量的好壞與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息息相關,選擇什么類型的管道進行施工,材料質量是否過關是保證施工質量最重要的方式。對于排水管道使用的材料來說,不同的建筑材料在后期使用的時候對應的施工工藝不一樣,施工人員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種排水管道的材料不斷涌入市場,其中不銹鋼管、PPR管以及PVC管等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不管選擇的是哪種類型的管道材料,最重要的是要保證管道質量具體來說就是要深入分析和了解材料的使用性能,而不僅要關注材料的美觀。對于排水管道而言,主要考慮管道的使用性能,以及發生熱脹冷縮的情況,從根本上避免出現滲水漏水等問題。
好的設計需要靠先進的施工來完美實現。建筑給排水工程的施工也要采用先進的施工器械和工藝,定期對管理和作業人員進行培訓和指導,確保技術上的先進。現場管理人員要認真負責,對進場的材料要仔細查驗,對施工的每個過程要認真檢驗。不達標的材料嚴禁使用,不合格的工序嚴禁驗收,整改到位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現場管理要加強新技術的使用,比如BIM技術[6]。隨著行業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建設單位和施工方愿意將BIM技術利用到項目的設計、施工和系統運行的全過程中,用來優化設計、指導施工、方便運維。通過專業的BIM工程師對建筑結構、水氣暖電等各專業管線進行三維立體的整合設計,能夠更加直觀地將整個工程立體地呈現出來,從而對每個預留孔洞的位置以及孔洞規格更加直觀的掌握。通過有效的建模和分析,對二維圖紙上看不出來的管線交叉、碰撞、標高等問題能夠及時發現及時解決。BIM技術的應用,能夠讓現場管理人員擁有預判能力,更加合理地安排工作,優化施工方案,做到技術一流、合理施工、方便驗收等。通過新技術的利用來革新我們的現場管理方式,提高現場管理水平和施工質量,提升建筑給排水的科技含量,為項目的完美實施包括竣工后整個建筑給排水系統的運維,具有積極的意義。
管道安裝是給排水施工項目中的重點工作,要保證給排水施工質量,就要保證管道安裝質量。很多工程出現拆除、返工等問題就是因為管道安裝時出現了問題,這種情況不僅工期無法保證,還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提高給排水施工質量,管道安裝起到決定性作用。必須嚴格監管管道安裝的各個環節,避免留下隱患。①從整體考慮。全面分析管道安裝過程,詳細把握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關鍵點,根據現有的施工條件和技術,對問題進行分析后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②相關部門和人員要嚴格監督管道安裝過程,重點施工環節要進行技術規范,不僅能保證工程安全進行,也能更加規范高效。同時,對于施工人員進行適當的教育和監督,加強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感,做到規范施工,從而保證工程質量[7]。③做好管道檢查工作,檢查要細致深入,必要時進行補修,保障給排水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性。
管材質量是評價管道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合格的管材可以有效延長管道的使用壽命。相關技術人員和監管人員應嚴格檢查管材材料的質量,以管道安裝的規范為主要標準,對管道進行檢查。重點檢查管道外部、內部和外部的防腐效果、接口材料等,保證管道施工的質量。工作人員在購買管材時需要重視管材的購進規格、質量標準等等,而在驗收材料時,就需要按照相關的標準來檢查管材質量,若材料不合格則不給予查收。在檢查管材外觀的時候,為避免遺漏,還需要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對某一批購進的管材進行抽查。在對管道開展安裝工作時,施工人員要按照部門發布的設計規范和供應商,嚴格篩選出合格的供應商管材,以此來減少管道未來安裝和使用中的問題[8]。
施工人員在開展建筑給排水管道安裝工作時,首先要全面地對建筑給排水施工管道進行分析,并且要進行嚴格的檢查,查看管道的布置工作是否符合施工要求。還應該在建筑內部設置檢查口,充分利用檢查口的作用,將建筑給排水施工過程中的雜質進行全面清除,保證雜質不會影響施工質量。其次,還應該對建筑給排水管道立管進行合理的規劃,確保立管的布置符合施工要求,不影響建筑的使用功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建筑給排水管道安裝造成噪聲污染,保證建筑給排水施工工程的經濟效益。對建筑給排水管道的立管進行設置時,對于設置在管井內部的立管,施工人員要加強對檢查口的檢查,并且還要有專門的維修部門,保證檢查口凈化雜質的效果;對于要求較多的建筑給排水管道可以利用廁所,將立管布置在廁所中,既可以達到二次裝修的效果,又可以避免建筑給排水施工工程出現質量問題。
在對管道開展安裝工作時,溝槽回填是給排水管道項目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壓實機在運行過程中,施工人員應符合設計圖紙的相關要求和壓實數據要求,按照回填流程開展回填工作。除此之外,施工人員還應參照地質調查報告對現場土壤質量進行審查。如果土壤質量沒有達到相關標準,應更換土壤,以確保管道基礎能夠滿足設計要求,防止塌陷事故發生[9]。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的施工重點是給排水環節,在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嚴格控制此項目中的各個環節,加強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施工技術,保障給排水工程質量,促進建筑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