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榮兵
(昭通公路局,云南 昭通 657000)
犇溪口大橋位于策克—磨憨線(G213)K2591+229處,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綏江縣境內。橋梁全長308.08m,橋面總寬10.0m,車行道寬9.0m,下部結構為鋼筋混凝土雙柱式墩與空心薄壁墩。
該橋主要技術標準如下。
原設計汽車荷載:公路-Ⅱ級;(2)橫截面:4梁式T形截面;(4)車道數:雙向2車道;橫截面:4梁式T形截面;橋寬:凈9.0m+2×0.5m墻式護欄=10.0m;設計車速:60km/h;抗震設防:地震基本烈度值為Ⅶ度,設計基本加速度值為0.10g。
經檢測,全橋共10片,T梁存在腹板豎向裂縫19條,裂縫長度合計為28.50m,最大縫長3.76m,相關病害情況如圖1所示。
3.1.1 橋面附屬及路面拆除
在拆除橋面的墻式護欄、伸縮縫等結構時,需要對墻式護欄展開分段,將分段長度控制在4~6m,切割段的兩端通過混凝土取芯機制作吊裝孔,實現后續吊裝,吊裝孔應在切割前完成。需要在墻式護欄縱向每隔2m處設膨脹螺栓,固定刀盤式液壓軌道鏈鋸的行走軌道,處于縱向分段縫處斷開設置[1]。用氣割割開伸縮縫,拆除和橋臺及梁板鋼筋連接部分[2]。
3.1.2 負彎矩鋼絞線切割
在切割梁體過程中通過繩鋸切割成單梁,在橋面瀝青層拆除后,需要在梁面標記鉸縫,在墩頂連續處設置支座。應該鑿開負彎矩混凝土,露出預應力鋼束波紋管,鑿開波紋管壁過程中需要對管內注漿狀況進行檢查,如果注漿飽滿,可以直接切割,如果不飽應該對負彎矩區預應力解除后再切割,按照實際跨徑在支座上方,結合設計負彎矩鋼絞線的埋設深度,切斷負彎矩鋼束,解除連續后再切割[3]。
3.1.3 濕接縫處的切割處理
架橋機逆安裝法對T梁進行拆除,切割分塊是屬于關鍵工序,濕接縫切割過程中,在橋面鋪裝放線,切割線選在梁板的鉸縫與現澆濕接縫中心線位置。拆除連續結構過程中,需要在連續端設置支撐,解除連續構造形成簡支結構,在切割前需要加固單片梁,保證約束解除后的穩定,梁體間的橫向、縱向連接前需要進行支撐,保證每片梁體穩定。在吊裝拆除過程中,吊點可以布置在原設計吊點位置,吊點通過鋼絲繩兜底捆綁、鉆吊孔方法。切割梁體需要保證均勻對稱,確保切除結構與剩余結構穩定,檢查位移情況,在加固過程中應在蓋梁上與T梁翼板上打設兩根螺栓,通過型鋼支撐,擰緊螺帽,構成八字形支撐。
3.1.4 T梁拆除吊裝
為確保道路暢通,通過2臺130t汽車吊吊裝T梁,在拆梁過程中需要先左半幅邊梁,然后左半福中梁。在吊裝完一片梁之后,需要移動吊機,保證吊機處于最佳吊點。第一跨左半幅拆除完成之后,2臺吊車停放在第二跨墩柱邊,拆除第二跨,并根據這種方式拆除第3跨與第4跨。
鑿除需要修補的表面松散混凝土,鑿出到密實處。鑿除完成即清理干凈鑿除面渣滓與粉塵,露出干凈的混凝土修補面,避免水沖。在清理后,通過環氧樹脂基液涂刷,將環氧樹脂砂漿填入修補位置,需要保證拌合過程在干燥環境進行,避免沾水。將外表面抹平,通過木板壓平固定,可以用手工抹平,不可以用水養護。
3.3.1 施工工藝流程
植筋施工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植筋施工工藝流程
3.3.2 施工工序
①鉆孔:孔深與錨筋埋設深度相同,孔徑相較于錨筋大2~4mm,孔位需避讓梁內鋼筋,保證孔道順直。②清理鉆孔:使用硬鬃毛刷清理孔道,通過高壓干燥空氣吹去孔底灰塵、碎片及水分,保證孔內干燥,需要時可以通過棉布沾少量丙酮或酒精擦凈[4]。③灌膠:將植筋膠自孔底灌注至孔深2/3位置,在插入錨筋之后,保證膠充滿孔洞。④插入錨筋:將鋼筋旋轉至孔底,防止漏膠,在孔口出現多余膠時及時清除,需要在鋼刷清除后使用丙酮擦凈,然后拭干。⑤在膠液干固之前,防止擾動錨固鋼筋,避免孔位附近有明水。⑥鋼筋與植筋膠的各項技術與國家標準規定與設計要求應該相符。植筋深度要與所用的植筋膠的深度應該滿足要求相匹配與設計。
(1)必須組建完善的組織指揮機構。“強有力的指揮機關是項目的中樞神經,是項目成功的關鍵”,且必須配備像本次危橋改造一樣的強有力橋梁工程技術人員,從技術方案、質量安全控制措施、工程造價等方面把控。
(2)必須實行“施工標準化”。標準化建設是建筑行業發展的經驗總結,也是高速公路質量保證的成功例證。只有嚴把原材料、場地建設標準化、實行臨時工地實驗室,工程質量才能得到控制。
(3)危橋改造質量控制點主要在梁板鋼筋骨架綁扎、高標號混凝土強度、正負彎矩張拉制、波紋管注漿飽滿度、加固錨塊鉆孔植筋、體外預應力張拉、鋼絞線錨夾具及砂石原材料質量管控。同時,混凝土拌和必須采用強制拌合機,張拉采用智能張拉設備,注漿必須采用智能大循環壓漿機。
在對橋梁進行養護管理時,需要制定出科學的養護管理方案,這樣才可以有效檢查橋梁狀況,便于對橋梁進行維修與加固。在開展養護管理時需要具有一定的經費,根據橋梁的實際狀況設計出可靠可行的養護管理計劃,促進維修與加固等工作的及時落實[5]。
應該堅持以人為本,改變傳統橋梁小修養護模式,將改造與管理養護相互結合,堅持對公路橋梁的預防性養護。各級應強化領導職責,積極關注公路橋梁的養護管理,組織橋梁管理部門,并聘請專業的橋梁工程師,結合實際橋梁養管情況,對其進行檢查。應保持對橋梁的經常性檢查與定期檢查,以便更加全面掌握公路橋梁情況,進行記錄與存檔,在存在缺損情況時,采用科學的養護方式,保證該路段行車安全,確保橋梁的使用年限。
為保證公路橋梁的安全使用,應強化對超載、超限車輛的治理,各級政府應制定出相關制度規章,并以政策法規促進對公路橋梁的管理,運管、公安部門應該強強聯合,根據實際情況開展有效果、有效率、有依據的公路橋梁的養護管理工作。為保證公路橋梁的安全使用,需要按照車型結構、路段交通量相關數據,建議提升公路橋梁的標準,使其安全系數提高,滿足公路運輸條件下的承載能力。
總而言之,在交通事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公路交通養管部門應該對公路橋梁養護與管理有正確認識,完善安全生產長效管理機制,保證對危橋進行有效加固改造,從實際情況入手,采用科學可行的有效舉措,保障公路橋梁的安全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