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秀
大數據背景下,各領域市場競爭激烈,發展形勢呈現動態化特點。而且受到疫情的影響,學生創業壓力逐漸增加。隨著教育普及,高職院校越來越多,人才專業水平得到穩定提升,但各行各業發展趨勢也不斷變化,對人才要求更高,當下學生面臨嚴峻的競爭局面。創業機會好壞或多少,取決于個人能力,超出標準線的創業人才,能獲得更多機會和平臺。因此,高職院校應該積極探討創業教育新路徑,以培養目標為核心出發點,結合自身發展現狀,反推培養策略,以提高師資隊伍素質,加強創業技能訓練,基礎設施保障、資源優化配置為切入點,創新創業教育新策略。
大數據時代具有信息交互性強、形勢變化快、社會聯系密切等特點,所以創業能力逐漸成為綜合性能力體系,優秀的人才需要具備許多綜合能力,例如執行能力、決策能力、應變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社交能力等,是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過程中應具有的基礎技能。這些能力會讓學生在后續創業中持續受用,是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核心目標。為提高學生在人才市場中的競爭力,戰勝他人,獲得最佳機會,需要盡早培養學生創業能力,以成熟態度把握社會機遇[1]。目標之一是具備工作熱情。畢業生應該始終保持工作激情,盡快擺脫業務上的青澀感,以企業領導層角度思考問題,完成角色轉換,針對性展開思考;目標之二是具備應變與決策能力。應變能力與決策能力雖然在定義上大不相同,但兩者關系密切,因為只有隨機應變,才能做好決策。作為創業教育主體,高職學生面對各類問題都應該及時反映,得出最佳解決方案;目標之三是具備執行力。執行力是在創業目標明確后,第一時間進行行動,將精力投入到工作落實過程中,不拖沓、不敷衍,快速進入狀態;目標之四是具備團隊合作能力與社交能力,提高社交能力,學會與人溝通,才能更好達成合作,完成階段性任務[2]。以上能力是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具體培養措施應圍繞核心目標展開。
從國家就業創業處獲悉數據,2021年全國高職院校共有1471所,相比2020年增加47所;2021年高職招生超過500萬人,比2020年增加43.19萬人;2021年高職院校畢業生381.29萬人,比2020年增加13.5萬人,而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超過800萬人。由此可見,當下創業工作任務艱巨,國務院辦公廳指出,放寬修業年限、實施彈性學制、允許調整學業,以此創建創新創業服務體系,提高畢業生創業比例。面對競爭激烈社會環境和疫情等不可控因素的影響,高職院校面臨很大的創業教育挑戰[3]。
現階段,高職院校在學生創業工作指導過程中面臨市場適應能力、市場需求、專業領域創業局限等問題,市場適應方面,高職學生個體差異明顯,教學質量偏低,理論知識基礎不足,就業能力不夠,創業熱情不足;市場需求方面,高職院校所設專業雖對市場進行調查研究,但行業發展創新速度很快,學校課程內容更換速度遠低于市場需求轉換速度;專業領域方面,局限性明顯,缺少優秀企業和平臺支撐專業培訓。
基于上述發展現狀,高職院校為提高創業教育水平,提升學生市場競爭力,應該探討如何利用有限學習時間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創業熱情,強化創業能力。
1.培養高素質師資隊伍。教師是教育教學第一資源,創業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專業化、專職化、高素質的教師團隊精心打磨。首先,提高指導教師專業知識。教師在能力結構和知識結構兩方面應該是稱職的、懂行的,學校積極引導教師加強相關知識的學習,日常多關注國家就業、創業政策,了解創業成功、失敗案例,把握創業市場風向標,分析學生性格特征、習慣愛好、專業技能、發展潛力等基本信息,為后續提供創業機會或者針對性培養打下基礎。同時,學校召開創業指導培訓會議,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會議交流工作,為教師提供心理學、人力資源開發學、教育學等培訓,幫助教師掌握創業指導技巧,從而培養一批高職院校自有的專業指導團隊;其次,提升創業指導團隊專職化能力。教育部明確指出,各高職院校需配齊就業創業指導專職教師團隊,學校創業指導中心必須根據白皮文件要求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學校應該展開校企合作,直接聘用創投公司高級講師參與到日常教學中,專職教師工作經驗豐富,對項目內容、創業流程、市場缺口、未來發展趨勢等信息都非常熟悉,可以在教學中有針對性進行指導工作[4]。例如,針對信息技術專業學生,專職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該專業行業發展現狀、技術不對口崗位、專業區域發展情況以及創業注意事項,幫助學生提前掌握市場行情,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最后,提高創業指導團隊素質水平。學校推動創業指導工作過程中,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策略,整合社會資源、政府資源,挖掘優秀校友、知名教授、高素質家長等進行一對一指引,同時創造專題講座、創業沙龍等形式的交流大會,讓學生直接與創業大咖、名師、專家溝通,學習創業經驗,學習不忘初心,以夢想為驅動力的精神,優化創業指導教育工作[5]。
2.提升學生創業技能。第一,整合數據信息搭建教育平臺。開發在線創業教育服務平臺,整合高職院校、科研機構等組織,打造在線服務培訓體系,主要功能包括創業指導、創業資源拓展、人力資源開發管理、在線云服務、崗位推送等有關教育培養目標的內容。云服務平臺自動記錄高職院校學生日常學習內容和學習成績,及時挖掘具有創業發展潛力的學生,定時推送針對性培訓項目,實現人才數據庫高效管理。同時通過日常考核,評價學生興趣愛好以及隱藏技能,為不同領域、專業學生提供優質機會。值得注意的是,優秀學生評定條件要考慮思想道德等因素,否則即使創業技能很優秀,也不予發展機會[6]。另外,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等智能產業有較大市場缺口,高職院校打造在線服務平臺時,注重完善建設內容,開發多元化實訓資源,延伸制造業產業鏈,融合現代綜合性技能發展理念與相關知識體系,在提高人才基本水準線前提下,拔高高層次人才,將高職院校所設專業與未來經濟發展元素進行整合,設置未來制造業課程,例如,虛擬仿真、微課、動畫等;互聯網信息資源,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市場需要為導向,重新整合專業課程體系,包括五軸數控、激光制造、數字設計等。融合創業技能標準要求,搭建線上線下結合的課程體系,培養技能與崗位相匹配、能力與德行相適應,從技能到創新研究的高層次人才[7]。
第二,加強數據聯系營造教育環境。高校建立集創業組織、團委、心理咨詢、輔導員等部門為一體的創業指導體系,加強部門合作。各部門及時促進項目發展規律,市場變化形勢,創新創業教學等數據信息的融合,加強數據聯系,全方位為學生提供創業教育管理服務。學生通過系統、規范學習,熟悉創業步驟,了解新時代創業趨勢,提高招投標技巧,開啟全方位培訓學習。期間參加模擬項目介紹等實踐活動,提前做好心理建設,預設創投公司問題,提高隨機應變能力。同時,推動校企合作,整合社會資源與高職院校專業課程,促進學校知識體系的融合。一方面學校聚合教學資源為國家重點領域提供專業人才,另一方面企業為高職學生創造創業環境,推進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有序進行[8]。企業利用校企聯合培養內部人才,根據實際項目發展前景提供資金扶持。同時在高職院校做定點學習培訓,例如,華為公司對編程語言、媒體處置、信號處置、模式識別有技能要求,不限定學歷,高職院校可以利用機會與其達成合作,專項培養學生相關技能知識,為知名企業私人訂制,同時保證學生利益,在優良環境中獲得項目投資機會。另外,聯合創業投資企業為學生提供創業技術咨詢、人才培養等專項服務。只要學生創業思路新潮,且符合市場需求,就會獲得創業資源。
3.提供個性化創業指導。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業指導工作反映出持續性和階段性特點,因此,應該結合當代學生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多元化能力發展方案,幫助各年齡層、各學習階段學生獲得創業指導教育。例如,針對剛進入校園的學生,學校設置職業生涯規劃必修課,幫助學生分析行業前景、提升專業認知水平、提高自我探知能力,鼓勵學生開始進行長期或短期的自我職業規劃;針對中年級學生,學生已經對所學專業有一定認知,學校可以適當安排創業指導課程,加深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創新資源,培養學生創業能力;針對畢業季學生,先了解學生創業意愿,再進行創業指導工作,為專升本或者考研學生提供目標院校咨詢以及復習指導服務,為創業學生提供知名項目投資公司的相關信息[9]。
4.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根據數據信息可保留特點,創建創新創業中心,為學生創業項目提供基礎性保障,實時傳達省市創業扶持政策,建設創業師生檔案庫,吸引具有成功經驗的創業導師,定期為檔案庫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而且,創業具有時機性,學生畢業期間,創業項目不符合市場需要,不等于未來也沒有發展機會,電子檔案庫根據學生留存的數據信息,對項目進行追蹤調查,未來創業項目可以有效進行時,及時聯系學生了解創業動態,如果學生繼續創業,提供創業資源,如果學生放棄創業,學校可以購買創業項目,既為學生提供保障,也為學校可持續發展創造機會[10]。
5.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優化各方面資源配置,需要高職院校與時俱進,利用新媒體等互聯網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積極性和參與性,發揮微博、微信等網絡功能,拓展學習渠道,幫助學生及時掌握創業信息,實現理想抱負。例如,開通創業指導微博或者微信公眾號,根據流程和不同專業學生需求,對廣大學生推送創業發展趨勢預判、創業知識普及、求職技巧等相關信息;搭建互聯網+創業就業教育平臺,平臺集就業、創業、學業、創新于一體,分成創業風采秀、創業風向標、學業方法論、創新成果展四大模塊,學生根據自我需要分別進入不同模塊,接受針對性學習和指導。
綜上所述,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創業發展面臨巨大壓力,創業教育培養目標任重道遠。因此,高校應該立足自身學生特點和辦學特色,探索創新創業教育新路徑。積極開發利用大數據優勢,實施線上線下培養模式,細化創業教育內容,發揮信息資源傳播作用,鼓勵學生多多參與,敢于挑戰自己。通過整合數據、數據聯系、信息融合等方法,建立教育教學平臺,創造健康教育環境,搭建校企聯合,為學生提供創業機會和條件,促使高職學生成為現代教育創業教育工作的亮點和特點,引領全體學生提高市場競爭力,進而推動我國創業大軍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