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丹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自身的健康觀念發生了較大的轉變,護理的實際工作內容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轉變,對于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如果僅僅是依據傳統的教育方式來開展護理教育的話,顯然是不夠的。因此,如何進一步加強高職護理教育人才的培養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高職護理人才的培養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課程的設置沒有特色,導致學生們的積極性普遍較低。高職護理專業這一課程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因此護理專業在開展教學的時候,一方面需要關注學生們的基礎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關注學生們的實踐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一些高職院校往往會忽視對于學生們實踐能力的培養,其教材的設置也不夠合理。比如,一些學校中的教材可能本身就是由教師去進行開發的,但是一些教師由于長期任教,對于當前社會的實際發展情況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很難保證對教材中的知識進行及時的更新,導致課堂的整體設置比較枯燥,從而會影響到課堂的整體教學效果。第二是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一些比較先進的教學設備也被引入到了教學之中,從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課程的教學質量[1]。隨著此類教學設備的引入,護理專業的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們進行更多的臨床練習,幫助學生們積累更多的臨床經驗。不過,一些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雖然利用了相應的教學設備,但是卻并沒有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轉變,其教學的手段也比較傳統。隨著先進設備的引入,教師可以嘗試利用案例分析法以及項目教學法等多種方式來進行教學,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規,盲目對學生們灌輸教學內容,往往難以達到一個理想的教學效果。第三是高職在開展完相應的教學任務后,教師為了及時了解學生們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會開展相應的教學評價工作,并依據教學評價的結果,來對當前的教學策略做出調整。由此可見,教學評價是高職護理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是,一些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往往會選擇以學生的成績為主要依據,其課堂提問以及出勤率等只占據了總成績的30%左右。在這種情況之下,教學評價往往難以全面及真實地反映出學生們的情況,使教學評價的有效性缺失。
優良家風對于家庭和睦以及社會和諧而言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培養高職護理人才的過程中,優良家風的融入也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們的整體素養。基于此,需要從社會的多個角度入手,充分發揮出學校、家庭、教師等多方的作用[2]。首先,從家庭方面來說,學生們的父母要為學生們樹立起一個良好的榜樣作用,幫助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形成良好的習慣,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其次,從學校方面來說,可以積極開展良好家風融入護理教育的各項活動,嘗試把思想政治與護理專業課程相結合,全面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再次,作為教師來說,不僅僅要幫助學生們吸收更多的知識,同時也要對學生們的人格進行培養,教師要有意識地把良好家風融入到專業教學中,為學生們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與道德觀。最后,從學生的方面來說,要在日常生活中尊師重道,孝敬父母,要真誠待人,嚴于律己,為今后的生活以及工作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高職院校在開展護理教學的過程中,其教材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課程的整體建設。因此,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們的綜合素質,還要對現有的教材及時進行改革,引進一體化的護理專業教材,進一步增強學生們的實踐能力。簡單來說,在高職護理教學中,學生們的實踐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要從崗位勝任能力這一角度出發,注重學生們實踐能力的提高,要把基礎專業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到一起,培養出更多全面的護理類人才[3]。除此之外,在進行教材改革時,為了確保教材符合當前的時代發展特點,從業人員還要及時了解當前護理行業的最新動態,知曉當前社會上對于這一崗位的期許與要求,并以此為基礎來進行教材的改革工作,全面提升高職護理專業教材的整體質量。
現階段我國的社會與經濟發展都十分迅速,在這一背景之下,人們的健康意識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對于護理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基于此,對于護理人員來說,只有掌握更為全面的護理技能,才能夠滿足當前人們對于護理人員的實際需求。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所面對的患者往往是十分多樣化的,而護理人員則需要依據患者的實際需求來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4]。不過,從我國當前這一時期來看,我國大多數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相對較低,很多時候難以滿足人們對于護理人員的實際需求。因此,高職院校要充分意識到學校在護理人才培養中的作用,要積極響應當前我國對于護理職業的要求,從根本上完善現有的教學體系。護理專業的教師要主動對現有的護理知識體系進行更新,在教學中要密切結合當前社會對于護理的實際需求來進行教學工作,全面提升護理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出更多高素質、專業強的護理類人才,進一步促進我國護理教育的不斷發展。
為了使高職護理人才可以更好地滿足當前社會的實際需求,該專業的教師還應該要積極對現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充分調動起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們自身的創造思維,全面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關于教學方法的具體改革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多媒體教學。在當前高職院校教學中,多媒體設備是十分常見的,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來提升護理教學的有效性。比如,當教師在講解患者護理的情況時,可以先從網絡上為學生們找一些患者的病例以及實際的護理教學視頻等,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們播放提前準備好的視頻[5]。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學生們能夠對一些病例的并發癥以及臨床的特點等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并且可以把視頻中所介紹的一些護理方式與自己在課堂中學習的內容結合到一起,形成自身對于護理這一工作的主觀認知,這對于學生們未來的實際工作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微信教學。微信是當前一種十分常見的通信媒介,對于教師來說在開展護理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微信等方式來對護理方面的知識點進行傳播。比如,護理專業的教師可以建立起一個專屬的公眾號,并要求班級內的學生進行關注,而教師則對這一公眾號進行日常的管理,可以定期在公眾號內發送一些與護理相關的影像學資料等,并且也可以借助微信建立起班級群,在群內完成資料的傳輸等,全面提升教學的延展性,使學生們可以隨時接收到豐富的臨床資料。
1.調整職業認知。從當前高職護理專業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之所以會選擇這一專業,主要就是由于今后就業趨勢較好,只有很少一部分學生是因為喜愛這一專業,才選擇的該專業。在這種情況之下,很多學生會對專業課程比較迷茫,這種迷茫的狀態會影響到學生們學習的效果與質量。基于此,對于護理專業的教師來說,還需要幫助學生們完成身份上的轉換,幫助學生們正確認知護理這一專業課程。對于剛剛步入高職院校的新生來說,教師要幫助她們理解當前學習與高中學習的不同,要明白現在的時間雖然相對自由,但是也需要更強的自主性,因此學生們要自律,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要積極引導學生們了解醫學與護理方面的基礎知識,為后期的學習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們能夠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感。
2.尊重個體差異。高職生的生源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且每個學生的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比如說,一些學生的文化成績雖然不夠理想,但是對于護理方面的專業知識掌握較為牢固。一些學生雖然課堂紀律不好,但是其成績比較理想,思維也較為活躍等。對于教師來說,在面對這些學生的時候,應該要做到一視同仁,不能夠單純以成績來對學生進行判斷。教師要主動去挖掘學生們的潛在優勢,并通過調整現有的教學體系以及考核體系等,來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獲。
1.打造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基于現代學徒制來開展教學工作時,學校還需要打造出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學模式。首先,對于高職院校來說,要對合作的醫院進行認真地挑選。學校可以先與當地的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并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來與醫院達成合作。在初步選定合作醫院后,學校也需要先與醫院進行溝通,確定好具體的培養方式以及考核的方法等,當雙方達成一致后,再進行后期的正式合作。其次,高職院校還需要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簡單來說,就是需要由學校以及醫院指派專門的牽頭人,建立起聯合小組,該小組主要針對聯合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確保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最后,學校可以建立起雙元育人機制。簡單來說,就是學校與醫院之間可以構成教育的整體,在學校中需要有一個班主任,在醫院中也需要有一個班主任,實行雙導師制。在進行考核的時候,學校以及醫院都具備考核資格以及評判資格。
2.打造高素質師傅隊伍。基于現代學徒制教學而開展的教學改革,首先,需要對師傅進行嚴格的選拔,一方面需要對其專業能力以及學術能力進行評判,另一方面還需要對其職業道德等進行評判。其次,需要對師傅開展定期的考核,定期召開師徒座談會等,進一步拉近師傅與徒弟之間的交流。最后,還需要開展師傅的培訓工作。對于學校來說,可以派遣師傅到各地參加相關課程的研討會等,幫助師傅明確自身的責任,能夠自覺積極地學習先進的理念,為護理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貢獻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1.實踐教學目標。實踐教學的目標對于實踐教學的具體開展而言有著不容忽視的意義。基于此,對于學校而言,還需要依據護理專業的實際崗位需求,制定出科學的實踐教學目標,為了確保目標的有效落實,可以把教學目標劃分為整體目標與階段目標。總體目標的設定,可以以提升學生技能水平與創新能力為主,重點培養學生們的職業素養與專業的護理能力。階段性目標,可依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劃分為基礎課程學習階段、專業學習階段、見習階段、實習階段等,各個階段均需要制定明確的階段目標。比如,在基礎階段的目標,主要為培養學生們的基本素質,幫助學生們了解本專業相關的法律常識以及基礎的理論技能等。專業階段,則需要幫助學生們掌握各類疾病常見的護理知識以及一些比較常見的搶救技能等。通過對各階段目標的完全落實,來實現最終整體目標,幫助學生們形成較強的就業能力,為學生們未來的發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2.打造實訓中心,維護校外基地。高職學校可以積極打造出集培訓、競賽、教學等為一體的綜合實訓中心。依據護理專業的實際工作需求,為學生們模擬出一個較為真實的職業環境,不斷完善實訓中心的管理力度,及時購入各類設備,提升實訓中心的利用率,使學生們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技能。與此同時,學校也需要加大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與維護力度。可以基于校企合作這一模式,立足本省,并不斷地向大中型的城市進行輻射,選擇綜合性較強或者是評價較高的專科醫院作為學生們的實習醫院。通過內部實訓中心的建造以及校外實訓基地的維護,能夠讓學生們提前適應護理類工作的具體內容,為學生們今后步入實際工作崗位完成良好過渡。
雖然我國高職院校護理教育已經經過了一段時期的發展,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高職院校在努力辦學的過程中依舊存在一些不足。基于此,高職院校還需要積極開展改革工作,可以嘗試借鑒一些國內外較為成熟的學校的辦學與教育經驗,不斷完善自身的護理專業教育,為我國培養出更多專業的護理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