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猛 戴冬陽 夏萬青
江蘇省泰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胸外科,江蘇泰州 225300
單純性肋骨骨折發病初可引起胸部肋骨劇烈疼 痛、腫脹,損傷內部臟器或胸壁軟組織,導致患者日常活動受限,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1-2]。既往臨床實踐中針對單純性肋骨骨折多應用單一保守療法,多數患者臨床表現良好,但由于患者體質差異性較大,仍存在部分患者病情遷延,甚至出現胸腔積液或炎癥反應活躍所致感染等不良預后[3-4]。中醫辨證論治理論中提出氣傷痛,形傷腫,脈阻血瘀,所致骨折久不能愈,可施以通經活絡、活血止痛等治療方案[5-6]。活血止痛膏是中醫藥劑中外敷膏劑的一種,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之效,有助于促進患者骨折恢復[7]。而目前國內研究中針對活血止痛膏外敷輔助保守療法應用于單純性肋骨骨折的報道有限,其療效及安全性尚待證實,故此本研究選取單純性肋骨骨折患者予以分析。
選取江蘇省泰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以下簡稱“我院”)2017 年9 月至2021 年12 月收治的112 例單純性肋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5 例,女47 例;年齡27~83 歲,平均(37.59±5.04)歲。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6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納入標準:①經CT 檢查確診為單純性骨折;②符合中醫癥狀表現為肋骨刺痛、局部瘀斑、胸悶脹悶、脈象沉澀、舌質紫暗、面色黃白;③年齡>18 歲;④患者及其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多根多處肋骨骨折;②合并骨結核、骨髓炎等其他骨質疾病;③合并惡性腫瘤;④全身感染或局部嚴重感染;⑤肝腎功能衰竭;⑥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⑦伴有氣胸、血胸、血管或神經損傷。本研究由我院醫學倫理會審批[2017-倫理審查(科)-036]。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1 對照組 所有患者均予以基礎治療及彈力肋骨帶外固定,其中基礎治療包括獨一味膠囊(青島金峰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210415)、靜滴復方骨肽注射液(黑龍江江世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302301)等藥物,指導患者注意臥床休息,保證充足睡眠,注意補充水分、鈣質、蛋白等營養物質,同時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予以艾瑞昔布片(江蘇恒瑞醫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10829JS)、布洛芬緩釋膠囊(上海信宜天平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72220226)等鎮痛藥物鎮痛,1 個月后觀察臨床療效
1.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活血止痛膏外敷,我院自制外敷活血止痛膏[8-9],方劑組成如下:梔子、黃柏、半夏、南星、沒藥各15 g;藏紅花、黃芩、羌活、細辛各12 g;草烏、川烏、白芷、蒲黃、白附子、豬牙皂各10 g。諸劑混勻磨細,與蜂蜜配制混勻制得藥膏,藥膏涂抹于紗布表面敷于患處,更換1 次/d。1 個月后觀察臨床療效。
1.3.1 中醫證候評估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1 個月后進行評估,主證(肋骨刺痛、局部瘀斑、胸悶脹悶)評分分為0 分(無)、2 分(輕度)、4 分(中度)、6 分(重度);次證(脈象沉澀、舌質紫暗、面色黃白)評分分為0 分(無)、1 分(輕度)、2 分(中度)、3 分(重度),評分越高提示患者癥狀越嚴重[10]。
1.3.2 療效評估 治療1 個月后中醫證候積分降幅>75%,腫脹、疼痛等癥狀基本消失,CT 檢查斷端愈合良好為好轉;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降幅50%~75%,腫脹、疼痛等癥狀明顯改善,CT 檢查斷端愈合良好為有效;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降幅<50%,腫脹、疼痛等癥狀加重或無好轉跡象,有明顯胸腔積液等為無效[11]。記錄兩組骨骼愈合時間。
1.3.3 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檢測 分別于患者治療前后采集外周空腹靜脈血4 ml,離心10 min 后去上清液(離心半徑為13.5 cm,轉速為3 000 r/min),通過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分別檢測血清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human neutrophil elastase,HNE)和白細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
1.3.4 疼痛及睡眠指標評估 分別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12](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匹斯堡睡眠質量指數[13](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對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睡眠質量進行評估,VAS 總分值10 分,≤3 分為輕度疼痛,>3~7 分為中度疼痛,>7 分為嚴重疼痛需藥物干預;PSQI 總分值21 分,0 分為沒有困難、>0~7 分為輕度困難,>7~14 分為困難,>14 分為非常困難。
1.3.5 并發癥和藥物不良反應 記錄兩組治療期間并發癥和藥物不良反應。
采用SPSS 19.0 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 確切概率法。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主證、次證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 個月后,兩組主證、次證積分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及治療1 個月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及治療1 個月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研究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研究組與對照組的骨骼愈合時間分別為(4.01±1.09)、(4.93±1.12)周,研究組骨骼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t=4.405,P<0.001)。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治療前,兩組IL-10、HNE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 個月后,兩組IL-10、HNE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及治療1 個月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4 兩組治療前及治療1 個月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IL-10:白細胞介素-10;HNE: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
治療前,兩組VAS 評分、PSQI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 個月后,兩組治療后VAS 評分、PSQI 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前及治療1 個月后疼痛、睡眠狀況評分比較(分,)

表5 兩組治療前及治療1 個月后疼痛、睡眠狀況評分比較(分,)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VAS:視覺模擬評分法;PSQI:匹斯堡睡眠質量指數
治療期間,研究組肺不張1 例,肺部感染2 例,并發癥總發生率為5.36%(3/56);對照組肺不張1 例,胸廓畸形愈合1 例,肺部感染2 例,并發癥總發生率為7.14%(4/56),兩組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152)。
兩組治療期間均未出現明顯藥物不良反應。
肋骨骨折是胸外科中較為常見的一類骨質疾病,高發于中老年群體且多因外傷所致,臨床中以單處閉合性骨折占比較高,雖然單純性肋骨骨折兩端有肋間肌和上下肋骨支撐,不易發生錯位、活動,且發病初期不伴有氣胸、血胸、血管或神經損傷等并發癥,但由于骨折引起機體的強烈應激反應和疼痛反應,可增加肌肉緊張程度,且保守療法患者恢復時間較長,缺乏及時有效的臨床干預,可能增加臟器損傷風險,導致胸腔積液等不良事件發生,遷延預后[14-15]。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 個月后,研究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骨骼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VAS評分、PSQI 低于對照組,且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提示活血止痛膏用于單純性肋骨骨折,有助于促進患者骨折愈合,提高臨床療效。傳統中醫辨證論治理論認為,肋骨骨折歸于中醫的氣滯血瘀證,應施以活血化瘀、通經活絡、止痛消腫之法[16-17]。李毅等[18]將活血止痛膏用于老年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短期內止痛效果明顯。本研究結合既往研究自擬活血止痛膏,其中梔子可清熱涼血;黃柏可瀉火解毒;半夏可消痞散結;草烏、川烏皆可溫經止痛;《醫學衷中參西錄》[19]中有言“川烏、草烏,二藥并用,可宣統臟腑,流通經絡之要藥,故凡心胃脅腹肢體關節諸疼痛皆能治之”,但由于現代研究認為川烏、草烏皆具毒性,故此本研究中將2 種藥劑的藥量適量調低以降低毒性作用。南星可散結消腫;沒藥可活血止痛;藏紅花可活血化瘀;黃芩可瀉火解毒;羌活可祛腫止痛;細辛可祛風止痛;白芷可排膿生肌;蒲黃可消淤止血;白附子可消腫排毒;豬牙皂可止痛消腫。諸劑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通經活絡、止痛消腫之效,應用于肋骨骨折有助于促進患者恢復。IL-10 具有抑制前炎癥細胞因子產生的作用,隨著炎癥因子活躍度增強表達量在一定范圍內逐漸升高[20-23]。HNE 過表達可破壞細胞壁,促進IL-8 釋放,加重機體炎癥反應[24-26]。本研究中,研究組治療1 個月后血清HNE、IL-10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活血止痛膏應用于單純性肋骨骨折有利于降低機體炎癥反應。治療期間兩組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均未出現明顯藥物不良反應。
本研究中仍存在不足之處,由于本研究納入樣本量有限,后續研究中仍需進一步開展大樣本隨機對照研究證實本研究結論。
綜上,活血止痛膏外敷輔助保守治療單純性肋骨骨折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臨床效果,降低機體炎癥反應,促進患者恢復,具有優越的臨床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