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雨
Chapter1. 開啟人生新篇章
幾年前,李蘇彤因為對日語感興趣,便走上了自學日語的道路。不過,那時的她并沒有去日本留學的想法,而契機,就出現在即將升學前的一次日語能力等級測試。那時的她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還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里走。一起參加考試的同伴已經確定要去日本留學了,交談中便建議她也考慮一下。正是這番建議讓迷茫的她頓時有了方向。于是,經過深思熟慮,和父母商量之后,便把留學的事情敲定了。她說,選擇留學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跳出家里的舒適圈,想出去看看她的努力能給她帶來什么。
因為喜歡橫濱的慢節奏以及宜人的氣候,李蘇彤在擇校時,便把范圍劃在了這座城市。而最終選擇橫濱國際教育學院,是因為它是一所國際化的學校,在這里,她可以和來自不同國家的人交流,見識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
要想通過橫濱國際教育學院的面試,需要足夠高的日語水平。憑借著她對日語的熱愛與付出,加上面試的時候心態放松,發揮平穩,李蘇彤很順利地就通過了入學的門檻,正式成為了橫濱國際教育學院的學生。
李蘇彤說,學院非常人性化,每兩個月就會組織一次面談,由班主任一對一談話,詢問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以及對老師和學校的建議。而課堂上的安排也頗為特別,比如老師會專門拿一節課來讓不同國家的同學交流、畫畫。她認為,學校的人文關懷與課程的趣味性還是做得相當不錯的。
在專門的語言學校就讀,越是深入學習日語,李蘇彤就越能感受到“學無止境”這個成語的含義。特別是日語的語法,讓她有些抓狂:越到后面語法越難懂,明明長得只差了一個字,意思卻完全不一樣。
學習語言的路上,最不乏因為誤解而鬧了笑話的插曲。李蘇彤印象最深刻的插曲是授課老師和斯里蘭卡同學的一次搞笑對話。那天,老師問同學喜歡什么樣的人,他聽成了喜歡什么樣的房子,于是回答喜歡有很多花的房子。結果老師聽成了有很多錢花的人,難以置信地重復了一遍,問他:“是真的嗎?”結果那個同學也沒聽懂,就一個勁兒點頭說:“是是是。”于是全班同學笑成了一團。
Chapter2. 留學的課外時光
在橫濱國際教育學院,課程分為上午課和下午課,一天之中,只安排3個多小時的課。因此,可供自由支配的課余時間非常充盈。于是放了學,李蘇彤就去便利店做兼職。之所以選擇在便利店打工,是因為在那里,她可以更長時間地處于一種必須要聽、必須要說的語言環境里,鍛煉自己的聽力與口語。
不過,便利店的工作并不輕松。除了收銀、擺貨、炸雞排,還有許多瑣碎繁雜的事務需要處理。日本的便利店還負責幫居民繳納水電費、寄快遞等,連演唱會的出票事宜都要在便利店解決。李蘇彤直言:“在便利店打工真的超級累!”
然而問及下課后除了兼職,還做什么時,本以為答案會是放松、自己吃喝玩樂,沒想到她卻說:“學習……偶爾才打打游戲逛逛街。”
獨自一人在異國他鄉求學,李蘇彤不可避免地常常想家。初到日本的幾個月里,她不止一次說過想要回國。而家里人心疼她,也對她說:“實在不行就回家。”只是,一時的沖動總抵不過熱愛的力量,自己選擇的路,再苦再難,她都要堅持走下去。
李蘇彤說:“留學的這段時間帶給她最深的感觸,就是要降低對自己的期待,承認自己有不完美的那一面。”一開始,她對自己的期望很高,覺得自己哪怕是半工半讀也可以把時間安排得特別棒;但實際上,現實沒那么美好,特別累的時候她也會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是不是正確的。后來她發現,好像就是因為對自己的期望太大,所以當那些不如意湊在一起朝她壓過去,她就會陷入一種“我好差勁”的錯覺里。她覺得,適當放低對自己的要求,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稍微提高一點兒標準,達到之后再高一點點,是一個很重要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Chapter3. 文學創作談
李蘇彤是個熱愛文學的女孩。平常得了空兒,她最喜歡看書,然后在有靈感的時候自己動筆寫一寫,嘗試著投遞出去,以期在雜志上發表自己的作品。在小博上,我們也能夠看到她的文章。
談及怎么樣才能寫出好的作品,李蘇彤說,就是要大量閱讀、多多經歷。李蘇彤寫的大部分文章都是自己真實體驗過的,是充分代入了感情的。對她來講,文字更像是一種表達自己、宣泄自己情緒的方式。她說:“文字就是在人的心上開出的一朵玫瑰。”真實的心情和感受永遠比精致的詞藻更重要。比如之前她去鳳凰古城旅行,那邊的人文風俗讓她感覺很舒服,回來便寫了一篇關于鳳凰古城的文章。
李蘇彤,一個心中有夢、勇往直前的女孩。付出與努力不會辜負任何人,而她的夢想也終有一天會實現……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