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ake阿凌,是個矛盾合成品。心比天高,喜歡充滿新奇變化的生活。特長是莽和三分熱度,總能陰差陽錯把想法變成現實。最大的愛好就是吃和睡,沒事就喜歡寫點兒東西。夢想是拍一部好看的電影,正在為此努力中。
沈西子像頭大蒜,吃起來好吃,卻充滿了生人勿近的架勢。給人的第一印象像一碟混了多種口味的調味醬包,通俗點兒說就是味兒夠沖;脆生生的娃娃音酥酥麻麻,又像極了小賣部里兩塊五一包的怪味花生。我們都叫她小魔女,只因她給我們上第一節課時,頭上綁了10來撮發辮,上身工裝下身運動褲,還未開口就把全班連帶著最虎的我給震住了。
“我叫沈西子,你們這學期的歷史老師。規則簡單提一句,我們平等,互相尊重,共同進步實現各自的目標任務。”簡潔有力還瑯瑯上口,跟其他科老師的喋喋不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全班頓時掌聲雷動,我也嘆道:這老師,好像辣椒面,真颯!
沈西子的課像酸辣粉,用兩個字形象概括——酸爽。她的歷史課,引經據典,生動有趣,解釋歷史背景連比劃帶表演,讓你身臨其境。PPT配上她自創的歷史人物表情包,精美得堪比藝術品。于是我們又暗地叫她“繪畫10級小天才”。她批評起沒有好好復習的同學也是不動聲色地巧用反諷排比,并在講課過程中將歷史的部分深刻意義、教訓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潛移默化地警醒著我們,讓我在忐忑不安,面紅耳赤中又想情不自禁地喊一聲“爽”。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長達兩年多的聯絡本。初二那年,我真的受到了商業青春劇的影響,以為不追夢的青春便是虛妄。誰知,想要用格格不入來顯示自己酷的我,在剛冒出芽尖尖之時就被沈西子連根拔起。我還記得那個下午,我坐在她的辦公室,她盯著我剛打的耳洞咧著嘴不住地笑:“你挺虎,像我。”就這簡簡單單的5個字,我瞬間被她“感化”了。我說:“我覺得你像火鍋底料。”她很認真地說道:“我喜歡吃火鍋底料,每次吃火鍋,都要加很多很多的火鍋底料。”那天下午我們聊得很愉快,誰都沒有去提耳洞的事情,只在最后沈西子說:“我們寫聯絡本吧,開心難過都可以,把它當成一盆火鍋,什么樣的火鍋底料都可以往里倒。”
不久后我的耳洞自動愈合長死,我沒有再去打過耳洞,也沒有去荒唐且不切實際地“耍酷”。我的一切都開始回歸正軌,成績再度名列前茅;加入了辯論社;擔任了文學部部長,真正地活成了屬于自己“帥氣”的模樣。沈西子在聯絡本里畫了個大大的笑臉,旁邊配上一行小字:你看我就說吧,你其實很棒的。
中考畢業前夕,沈西子在我的聯絡本上這樣寫道:“世界上有1000種等待,最好的一種叫作未來可期。考完了一起去吃火鍋吧,放很多很多的火鍋底料。”
那我就用當時中二發作回復的小詩作為結尾吧——
城南的事,不散的光。
又是雨夜,蹲我的火鍋底料沈西子。
來日相見,愿做那個不負你望的孩子。
也愿意同你一起,食遍人間煙火味兒。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