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 沈靖然 劉新吾

《人民日報》2022年1月10日第7版
編者按:“為群眾辦實事”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前不久,《人民日報》讀者來信版和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聯合推出“讓農民工安‘薪’”線索征集活動,得到社會公眾的熱烈響應。
臨近春節,保障農民工及時足額拿到工資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近日,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的通知》,決定從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春節前,以工程建設領域和其他欠薪易發多發行業企業為重點,在全國范圍對欠薪問題實施集中專項治理。
“感謝相關部門關心,我們已經收到部分工資25萬元”“留言不到5天,被拖欠的5萬多元工資發了”……連日來,讀者和網友積極參與線索征集活動,反映欠薪遭遇,相關地方部門和單位積極回復辦理,其中一些問題已得到妥善解決。
“兩年多前,我父母在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嵩嶼碼頭一家酒店做裝修工,被拖欠工資5萬多元。”來自四川省的小劉通過征集活動反映,“如今父親生病急需用錢,但酒店老板還在以各種理由拒絕支付。”
海滄區信訪局獲知這一情況后,立即與區人社局及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嵩嶼街道及轄區派出所協商處置方案。據該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工作人員梅正林介紹,2019年該酒店進行裝修,小劉父母從事搬運等工作,合計工錢5.8萬余元,但酒店老板只給了3000元。小劉母親多次從四川到福建討要工資,老板一直拖著不給。
梅正林與街道派出所、司法所等工作人員一起把當事雙方約到嵩嶼派出所調解。“講了好幾個小時,反復給老板做工作,講人情、講道德、講法律,老板最終答應還錢,現場給了3萬元,并承諾剩余2萬多元會盡快還清。”梅正林說,最近,小劉母親發來短信,表示已經拿到了剩余薪資。
實施重大節日、關鍵時段24小時值班制度,開設網上舉報投訴平臺……2021年以來,海滄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暢通拓寬舉報投訴渠道,并依托福建省勞動監測預警和智慧就業大數據平臺,在全區開展“大數據+根治欠薪”專項行動。截至2021年12月24日,共辦結行政調解簡單勞資糾紛2893件,為6151名勞動者追討工資6802.83萬元。
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留言稱,2021年在湖北省宜都市全福河社區大溝村呼北高速第一標段從事高速公路護坡工作,約定每月付80%的工資,9月15日前付清所有工資,“但已有幾個月沒拿到工資了”。宜都市委辦回復表示,呼北高速公路宜都至鄂湘界段建設協調指揮部已協調中鐵建大橋局項目經理部支付該網友工資2萬元。
(摘自《人民日報》2022年1月10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