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七

原計劃是從大連集結,一路沿邊境線向北。但由于疫情,最終是從秦皇島出發的。
出秦皇島之后沿著海岸線,一路去往丹東,沿途有一多半路程走的是遼寧濱海公路。濱海公路沒有雪的時候,沿途沒什么景致。但這條公路穿山過海,在夏天、在繁花似錦、枝繁葉茂的季節,值得專門來走一躺。
途徑葫蘆島時,回憶起來有一年曾專程來這里看凍海。這里的海域在更冷的時候會結冰,凍起來的大海,很特別。
在丹東,我們住在鴨綠江斷橋對面的酒店。
若恰好住在臨街的房間,拉開窗簾便可直接觀斷橋之景。江對岸便是朝鮮,天氣好的時候建筑、行人、車輛等清晰可見。

7e22159134b0696e0ab84e8f8a825fe3
離開丹東,我們前往通化集安。
這一天先是沿著鴨綠江一路遙望江對岸的朝鮮而行,其后途徑了很多村莊,翻了很多叫不上名的低山 。
這一路上并沒什么很出名的景點,但沿途風貌,已經足夠新奇有趣。沿江的小城、小鎮、小村莊有各種吃魚的農家院,但冬天可能是淡季,沒什么人。

沿途還有很多紅色紀念。
集安,是一個有“東北小江南”
之稱的邊境小城,生態氣候極佳。從集安開始,我發現這場旅行有另外一個主題:口岸之旅。
東北邊境行沿途經過的口岸,非常多。但可能因為疫情不少口岸都處于關閉狀態。

集安之后,我們去往海林與朋友們匯合。
這一程穿行地貌以中低山區為主。
山巒重疊、溝谷縱橫、山多水多地少,山水相伴,所以一路風景自是不乏味。
如果全被白雪覆蓋,定會更美。
海林是黑龍江的縣級市,歸牡丹江市管。清宮戲里說的流放寧古塔,其舊城就在海林的古城村。

當年,對于關內人來說,海林是關外苦寒之地,距京城路途遙遠,很多人在半道上就病死、餓死、凍死,或者被野獸吃掉了。
但其實海林物產豐富,是很不錯的地方。海林山多林多,水、田少,“九山半水半分田”。
這里有“林海雪原”、“中國雪鄉”、“中國虎鄉”、“中國猴頭菇之鄉”之稱。《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就發生在海林。

看完東北虎,我們就來到了雪鄉。
對,就是那個著名的東北雪鄉,也在海林。
雪鄉的雪量大、雪質粘、雪期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雪鄉的雪資源得天獨厚。
在雪鄉,一定要在景區住一晚。
入夜后,華燈初上,像夢幻般的童話世界。就是人有點多,物價略顯貴。
此外,帶小朋友來的話,二人轉不建議看。
從雪鄉去往亞布力的方向, 前30km路的風景絕佳。
如果說雪鄉景區是一個童話小鎮,那么這30k m路大雪覆蓋下就是童話森林的世界。
一路在銀裝素裹的林海間穿行,處處可觀霧凇,世界是純白的,簡單的,安靜的,孤獨的,美麗的。
雪鄉之后,與朋友道別,我們去往了雞西市密山,重回邊境線之旅。

在密山,我們去了一趟興凱湖。
這是黑龍江流域最大的湖泊,為中俄界湖,興凱湖分大、小興凱湖,均為造山運動地殼陷落而形成的構造湖。
興凱湖水系是烏蘇里江流域的組成部分。
冬天湖面是凍起來的,厚厚的冰。美倒是也美,但其實遠看近看都是有點渾濁。想來如果天氣好,光線好,雜質就會被被明媚代替,應該會更美。

密山之后,我們去往虎林虎頭鎮。
虎頭鎮是個小鎮,住宿就是家庭旅社,條件一般,但是早上起來看到炊煙裊裊,感覺很好。
當天還趕上了當地有個盛大的冰上釣魚節,好多外地人趕來參加,不過我們沒去。
虎頭鎮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終結地。這里有個虎頭要塞遺址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從虎頭鎮去往珍寶島路上的公路,望山而行,很美的景致。
珍寶島,因形似元寶而命名,這是烏蘇里江界河上的島。
珍寶島濕地在2011年,被正式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冬天的珍寶島,一片白茫茫。
這一天,我們前往佳木斯市撫遠,途中又一次打卡口岸:饒河口岸。

撫遠,中國陸地最東端的縣級行政區,是最早將太陽迎進祖國的地方。
撫遠的黑瞎子島濕地公園,印象里是收了門票的。冬天白茫茫的沒有太能體會到這里的風情,政治歷史的故事這里就不展開說了。
撫遠之后,繼續沿邊境線前行,去往鶴崗市蘿北縣。

鶴崗,一個因為房價低而成為網紅的城市。
當晚住在了蘿北縣,印象里房價200多元,但設施配置很不錯。
其實一路走下來,除了像雪鄉這樣的地方,其他地方酒店餐廳的物價都比較正常。

鶴崗蘿北縣之后,本來可以繼續沿著邊境線G331去往目的地漠河,但因為突發疫情,繞道先去了齊齊哈爾克東縣。
在伊春市嘉蔭縣,又一次打卡口岸:嘉蔭口岸。
當晚,我們夜宿克東縣。
克東縣很有意思,當地最好的酒店是洗浴中心。其實就是洗浴住宿一體,洗浴是重點,順便開個酒店的感覺。
東北洗浴文化,舒服得很。
克東縣的特產是克東腐乳,這沒什么。
但當我在街上看到一家又一家的腐乳禮品專賣店時,就感覺不一樣了。禮盒包裝后,腐乳這種非常煙火氣的東西變得貴氣起來了。

從克東縣去往漠河,途徑新林區。
新林區有個特殊的地理位置,全球唯一“愛情坐標點”:北緯52°13'14"(讀作5 2 0 1 3 1 4 ) 、東經1 2 4 ° 4 1 ′ 3 1 ″ ( 倒讀為1314421)”。

漠河,中國最北端的縣城。
中國唯一能觀測北極光的最佳地點,但真的能見到北極光的概率微乎其微。
北方以北——漠河北極村——被規劃成景區已經多年了。
北陲之地,因極光、極晝現象聞名于世,極具獨特性。
這里有很多人造打卡點。
比如,在北極村各種找北,這里有“最北餐廳”、“最北商店”、“最北郵政”等等。
但其實這里還不是地理意義上的中國最北端。
再往北,地處北緯53度33分的北紅村才是中國最北,只是那里沒有被開發過的原始村莊。
在北極村住了兩個晚上等跨年。
期間來了一次黑龍江(這里說的是江,不是省份)小穿越。
跨過江,就是俄羅斯。當然,不能隨便跨江。
冰天雪地里,來自天南海北,認識的不認識的,一起圍著篝火,放肆跳舞,大聲歌唱,很有年的感覺。
等新年倒計時響起,看煙花沖入天空綻放,送別舊年迎來新年,在熱鬧里悄悄許下新年的美好愿望。
哦對了,在漠河,可以輕易實現潑水成冰,記得要用熱水。

漠河之后,此行已接近尾聲。
為避開疫情,仍舊在大興安嶺穿行。
于是,路過中國最冷極——呼倫貝爾根河。

雖然我的記錄輕描淡寫,但在雪季的東北,其實行路難,一定要換胎。
冰雪路面,鋪裝和非鋪裝的都不好走,盤山路時更是要小心再小心的駕駛。


極北的溫度實在是有點低,一定要注意保暖防寒。
北極村跨年夜那天, 小伙伴由于“輕視”低溫,耳朵凍傷了,很嚴重……



關于食宿
沿途除了雪鄉這類非常出名地方,其他地區的食宿價格都比較正常。
住宿條件整體都還可以,即使在鎮上住,房間也都還干凈衛生。
飲食方面,一路上水產很多,燒烤店很多(特別是佳木斯),山珍很多。雖然本身不是很鐘情東北菜,但完全不存在吃不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