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風

常年鍛煉的緣故,夏伯渝比同齡人更顯年輕,共和國同齡的他體格健朗,行動游刃有余,從走路上看不出有何異樣。
“第一次見到珠峰雄壯巍峨的身影和峰頂漂浮的‘旗云’,渾身的血液都在沸騰?!毕牟逶谫F州習酒主辦的訪談節目《君品談》中回憶道,1975年與珠峰的初見,卻開啟了一段凌厲寫就的傳奇。
夏伯渝身上的標簽太多了,“硬核大爺”,中國無腿登珠峰第一人,勞倫斯世界體育獎最佳體育時刻獎獲得者...失去雙腿后,他生生撕開了命運的口子,透出一束光來,嚴寒與艱難中綻放出夏花。
這要從1974年說起。
那時的夏伯渝是一名工人。當時中國登山隊在為1975年的攀登珠峰科考任務到青海選拔登山運動員,夏伯渝沖著可以免費全面檢查一次身體而報了名。因為身體素質好,嚴格的體檢之后夏伯渝入選了。初選過后去北京試訓,進一步選拔,結果低壓氧艙的測試夏伯渝又通過了。正式成為了登山隊員,參與系統訓練。
當年的登山任務要樹立大國地位和形象,要做科研,還要創造新的世界紀錄。1975年3月上旬,大隊人馬到達了絨布寺。這是夏伯渝第一次見到珠峰。
珠峰最傳統的兩條攀登路線,分別為自尼泊爾境內出發的南坡路線和自中國境內出發的北坡路線。北坡路線最后沖頂階段有一道高數米、幾乎垂直的巖壁,極難尋找攀爬支撐點,這就是“第二臺階”。1960年,中國人首次嘗試從北坡攀登珠峰。四位突擊頂峰的隊員到達“第二臺階”之后,忍受著凍傷和體力耗費過度的巨大困難,以搭人梯的方法創造了奇跡。
也正因為前輩遭遇的重重險阻,26歲的夏伯渝和隊友們在1975年發誓要架好登山梯。架設梯子的過程非常艱難,那個高度的每一個動作,都異常耗費體能,因為缺氧,整整用了一天的時間。正是夏伯渝和隊友們架設的金屬梯,幫助中國第二代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截至2008年,它共幫助1300多名中外登山者實現了珠峰夢,這個梯子也因此獲得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梯。
架設完梯子后,隊伍到達8600米的高度,本想著在營地等待最后的沖頂,可暴風雪越來越大,耗盡了食品、燃料等供給,隊伍只得被迫下撤。一位隊友下撤時丟失了睡袋,被人稱作“火神爺”的夏伯渝沒有多想,就將自己的睡袋讓給了他。
這一讓,徹底改變了夏伯渝的人生軌跡。
他在海拔7600米、零下30多度的高山,用羽絨服裹著腳,抱著膝蓋在帳篷里過了一夜。
第二天,到了營地,夏伯渝發現登山靴脫不下來了,只能剪開,腳沒有知覺,動彈不得。到了大本營,腳開始從黃色變成粉紅色,這時他才意識到,腳可能凍傷了?;鼐┳≡浩陂g,腳從粉紅變成紫紅,最后變成黑色,并開始與肢體分離,到了必須要截肢的地步。
這期間,他從廣播里聽到登山隊9名運動員在北京時間5月27日14時30分登上珠峰的消息。隊友書寫了歷史,而他失去了雙腳,夏伯渝為他們開心,也失落著,那么喜歡足球,現在卻可能要在輪椅上度過余生。
命運似水火,淬煉君子本心。
在黑暗的日子里,夏伯渝最希望聽到的是帶來希望和力量的聲音。直到有一天,一位外國的假肢專家給夏伯渝回信,讓他抓到一點光亮,“之后裝上假肢,不但對生活不會有太大影響,而且還可以繼續登山”,這讓夏伯渝興奮不已。當時他就立志,要穿著假肢重登珠峰。
夏伯渝也實在是“硬核”。還在病房里,就開始了力量訓練。
“把病房里牽引用的沙袋綁在腿上,仰面躺在病床上,抬起腿,像蹬自行車一樣運動?!毕牟逶凇毒氛劇分衅届o地敘述,但身體恢復的過程,說起來云淡風輕,卻是在刮骨療傷。要讓暴露在外的骨頭長出肉芽,當時的方法,是要讓骨頭經常見血,見血才能長肉。為此要經常刮骨和在骨頭上打眼。骨頭不能打麻藥,只能腰麻,但夏伯渝覺得腰麻會耽誤一天的鍛煉,就和醫生商量,不打腰麻直接來,那幾分鐘刀片刮在骨頭上發出咔咔聲響,時間都靜止了。
“當時大夫感嘆說,‘古有關公刮骨療毒,你這是刮骨長肉啊。’”時隔多年,夏伯渝笑著說,“當時也不知道哪里來的勁兒,其實該打麻藥還是要打?!?/p>
這股勁兒,就是骨子里的與命運抗爭的勁兒??鬃诱f,“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毕牟逋獗頊貪櫂酚^,意志卻似鋼鐵。
3年之后,經過數次植皮、補皮,終于能夠裝上假肢。因為在病床上堅持鍛煉,第一次穿假肢,夏伯渝腿不發軟,還能慢慢走。戴上假肢的夏伯渝一直維持著常人難以接受的訓練強度,只待一日可以登頂珠峰。
但大量的運動和訓練,殘肢末端總是磨破,傷口長時間不愈合,發生了癌變,轉移為淋巴癌。前后經歷了4次手術,2次化療。然而,對于夏伯渝來說,死亡并不可怕,他擔心的是再登珠峰的夢想不能實現。在放射治療期間,他慢慢恢復了鍛煉。
病房里住的都是癌癥患者,總是聽到床前圍著的家屬唉聲嘆氣或哭泣的聲音,為了不讓他們的情緒影響自己,夏伯渝索性不住院了。雖然吃不下飯,但每天堅持晚上騎自行車回家,做一些簡單的運動,第二天早上再騎車去醫院治療。鍛煉加上積極配合治療,他的癌癥神奇的消失了,并且沒有再復發過。
為檢驗訓練效果,夏伯渝80年代開始參加殘疾人體育運動比賽,在國際國內殘疾人運動項目上,先后拿下20幾枚獎牌。雖然在殘疾人運動上取得了很多成績,但夏伯渝最大的夢想還是再登珠峰。
退役之后,為了備戰珠峰,他開始了長達14年的魔鬼訓練。每天早上5點起床,進行一個半小時力量和體能訓練,所有的訓練都是不喘氣完成來訓練肺活量。除了家里的力量訓練,每周一三五打乒乓球,二四日爬香山。每周騎自行車6次,每次40-50公里。如此這般堅持了十多年,后來他開始沙漠徒步,攀登海拔低一些的雪山做適應性訓練。
2014年,65歲的夏伯渝嘗試第二次登珠峰,然而,這一年發生了尼泊爾史上最大山難,尼泊爾取消了所有登珠峰活動,登頂計劃被迫放棄。66歲,他再次來到大本營準備登頂,又遭遇了8.1級地震引發雪崩,夏伯渝死里逃生,再一次被迫放棄登頂計劃。
2016年,第4次,這一次距離頂峰僅有94米的位置時,卻遭遇了暴風雪。
下撤還是堅持登頂?等待了40年,準備了10多年,又經歷了2次被迫放棄,67歲的年齡,距離頂峰只有94米...
“如果是我一個人我肯定會沖上去的,但當時我看著身后的夏爾巴,他們都還是20多歲的小伙子。我可以不顧一切追求自己的夢想,但我不能把他們的生命安全當成賭注。我還是做出了一生中最艱難的決定,下撤。”
41年前,夏伯渝將自己的睡袋借給隊友,41年后,如此迫切逼近夢想的這一刻,當他人的生命安全可能面臨威脅時,本能的善良,讓他又一次將自己往后排。
回京后,夏伯渝的右腿腫了起來,去醫院檢查得了血栓。醫生和他說,登山不適合現在的身體狀況,應改成輕量運動??蓪ο牟鍋碚f,登山是追尋了一生的夢,怎樣的病痛都堅持了下來,現在如何能放棄?夏伯渝加大了日常訓練量,從原來的5點起床改成4點,力量訓練結束之后再騎自行車去登香山。
君子如玉亦如鐵,而堅毅也恰是因為純凈。
“他肯定是個好人,這么勇敢,而且很單純很執著,沒有什么雜念,就是一心要實現理想,就成為他人生的目標了,你說你怎么能攔他呢?”太太在《無盡攀登》的紀錄片中說。
2018年,第五次嘗試。準備攀登洛子壁時,狂風卷著雪粒撲面而來,身后的向導突然拍了拍夏伯渝的肩膀,手里拿著一顆小小的螺絲。他猛然意識到,應該是假肢螺絲脫落了,趕緊檢查,果不其然。如果這顆螺絲沒有被撿到,假肢很快就會散架,沒有了行走的工具,在這樣的海拔,是有極大生命危險的。
走到C3營地時,夏伯渝發現右小腿膝關節磨出了血泡。為了防止血栓,他正在服用溶血藥,醫生叮囑過身上千萬不能有傷口,否則會流血不止。而血泡一旦磨破,就會出現傷口。但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每走一步假肢都會對膝關節造成摩擦。于是,之后每走一步都要更加小心,盡量保持平衡,不讓膝關節和腿產生摩擦擠壓。
每一步,都在風險和疼痛中。終于,2018年5月14日8點31分,他完成了43年的愿望!69歲的這年,夏伯渝成功登頂珠峰。紀錄片中,登頂后接通了妻子的電話,聽到她的聲音,夏伯渝的眼淚就止不住了,泣不成聲,“四十多年吶,不容易啊,終于上來了我”,通話流淚的畫面感動了很多觀眾。
截肢、癌癥、多次大手術,大多數人哪怕經歷過其中一個磨難,都可能就此沉淪下去,在經歷病痛折磨的43年里,夏伯渝的從未放棄,讓他站在了“地球之巔”。
人為什么一定要登山?
夏伯渝說,人們熱愛登山,因為這項運動其實是對身體、體能、適應性、耐力、堅持、勇氣等綜合素質的很好的檢測和考驗,是逐漸接近自我,實現自我的過程。當突破了自我的極限,達到了那些本來到不了的地方,再回到生活中來,生命就有了非同尋常的意義。
而對夏伯渝來說,登頂的執著,除了夢想,還有和解的意味。曾經因為登山失去了雙腳,承受了巨大打擊,拿什么來反抗命運?
當穿上假肢站起來時,登山讓他“覺得自己還活著”。
“山依然是山,安然聳立,改變了的,終究是內心?!毕牟逶凇毒氛劇分姓f。歷經世間萬般,風刀霜劍,最終要面對的,還是那個自己。
而終于登頂的那一刻,他與珠峰之間四十多年的恩怨,和解了。
那之后,他對登山就是一種純粹的熱愛了。夏伯渝的新目標是“7+2”,即攀登七大洲最高峰且徒步到達南北兩極點。目前已經完成2座山,因疫情暫時中斷,他開始了百城千山計劃。
夏伯渝身上幾乎融合了最為美好的君子之品,他說,“不是我征服了珠峰,是珠峰接納了我”。
九死不悔的赤子之心,卻又這樣對自然充滿謙卑與敬畏,正與習酒的君品文化不謀而合。
欲得醬香美酒,只能行不由徑。貴州習酒,正是尊重規律,崇敬自然,充分利用赤水河得天獨厚的生態釀造資源、特殊的地形地貌形成的微生物群落、不可復制的天賜釀酒環境,以及薪火相傳的傳統釀造技藝,潛心釀制,天人合一。
習酒人認為,美酒應與君子一樣,攀登、精進,不止步,為釀好酒,用料取其最精,流程把控絲毫不敢大意,以對傳統工藝的堅守和創新,來等待時間與空間的厚賜。
君子之風,當酌君子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