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網站2022年5月26日報道】俄羅斯原子能工業公司(Rosenergoatom)首席工程師會議近日在莫斯科召開,會議討論了俄核電現狀及未來發展計劃。為滿足未來能源需求,俄計劃到2035年建成16臺核電機組。
俄2021年核發電量創歷史新高——超過2224億千瓦時,同比增加3%,占全國總發電量的19.7%。
截至2022 年5 月,俄共有37 臺在運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2772.3 萬千瓦;正在建設3 臺機組,總裝機容量281萬千瓦。
俄政府已提出到2045年將核電份額提升至25%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面臨著一項重大挑戰:7臺在運RBMK機組(總裝機容量647.5萬千瓦)將在2030年前關閉。
為了實現2045 年目標,俄未來將開展兩項工作。首先是開展核電建設。根據已獲得批準的《2035 年總體布局規劃》,俄到2035 年將建成16 臺核電機組,包括庫爾斯克二期核電廠1 至4號機組(使用VVER-TOI設計)、列寧格勒二期核電廠3號和4號機組(使用VVER-1200設計)、斯摩棱斯克二期核電廠1 號和2 號機組(使用VVER-TOI 設計)、用于滿足巴依姆斯基(Baimsky)礦業加工廠能源需求的4臺浮動式核電機組(使用RITM-200M 設計)、雅庫特模塊化小堆電廠1號機組(使用RITM-200N設計)、西伯利亞化學聯合體鉛冷快堆機組(采用BREST-300設計)、科拉二期核電廠1 號機組(使用VVER-S或VVER-600 設計)以及別洛雅爾斯克核電廠5號機組(使用BN-1200鈉冷快堆設計)。
其次是提高核電機組運行效率。2024 年底前將所有VVER-1200機組的換料周期延長到18個月。專家還提議將在運機組技術檢查從目前的4年一次改為10年一次。
除了發電,俄羅斯核電廠還能提供其他產品。目前科拉核電廠正在開展電解制氫試點項目。列寧格勒、斯摩棱斯克和庫爾斯克這三座核電廠正在生產放射性同位素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