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圓媛
(海南廣播電視總臺,海南 海口 570100)
時代的發展造就了很多新的產物。因此,針對當前融媒體時代的特性來看,受眾群體在內容吸收上,會以快餐式的形式來進行信息獲取,而且也會選擇利用一些移動客戶端來實現對心儀的節目進行觀看。對此,針對廣播訪談節目的傳播方式來看,在時代發展的過程中,如果不進行改變和創新,那么勢必就很難保證自身的生存空間。基于此,需要通過全面整合與優化來進行改善,并通過創新工作的落實來加以提升,這樣才能使廣播訪談節目的傳播方式更具備新意。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離不開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因此,在一個信息爆發的年代下,針對媒體行業來看,整體的競爭環境更加惡劣。與此同時,對于當前的自媒體行業發展來看,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情況下,對于信息的傳播而言,渠道也是千變萬化的。這時對于受眾群體而言,在信息的獲取上,整個渠道的構建也更加復雜?;诖耍瑢τ陔娨晱V播等傳統的媒體來看,如果無法面向新媒體進行轉型,那么勢必就會導致在經濟競爭中難以實現保證自身的地位,并且也會在行業發展中逐漸被淘汰[1]。畢竟針對當前的手機用戶來看,大多數的網民會選擇利用移動客戶端來實現信息的獲取,所以針對廣播訪談類的節目而言,在進行傳播方式的創新工作開展中,則需要通過優化整合來進行細化處理,否則也會導致其自身在轉型的過程中,難以實現匹配現實發展的需求,從而導致被行業所淘汰。
針對傳統媒體的布局以及產業鏈的發展來看,在整個發育的過程中,是從時代變化的角度上來進行的更替。但是隨著當前受眾群體的需求在不斷改變,如果傳統媒體行業仍然無法把握用戶的消費習慣,那么勢必也很難實現對當前的媒體生態環境進行確認,這時就無法實現在傳播方式上進行有效創新。對此,想要真正實現抓住用戶的注意力,并實現通過內容創新與渠道創新來提高自身的影響力,就必須要實現圍繞媒體發展的現實情況來進行確認,這樣才能通過動態化管理來實現對傳播途徑進行探索,進而才能在實現創新中,獲得一個好的結果。
對于現階段的發展情況來看,融媒體無疑已成為當前的主流話題。而且,近年來,融媒體在發展的過程中,其實也通過自身的特性使諸多的新聞媒體進行了整合,并且也從各項工作的落實上進行了變革與優化。因此,想要保證與時代發展相一致,就要遵循國家級媒體的運行發展模式來進行優化處理,這樣才能根據規律的變化來實現對媒體的存亡進行合理選擇,進而才能確保行業的蓬勃發展。
對于媒體融合來看,是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以信息技術背景為前提所產生的一種發展的理念。而且,它主要針對的對象是媒介,還需要以互聯網技術的匹配來實現對傳統媒體的有機整合,這樣才能夠使媒體融合工作的落實能夠發揮積極意義。但是對于融媒體來看,它是以技術與媒介的整合所產生的一個代名詞,所以在現實應用與發展的過程中,其實十分匹配當前時代發展的特性。畢竟它能夠將媒介與媒介的多種功能進行組合,還可以通過技術應用來實現為后續發展提供保障。對此,在現實應用的過程中,融媒體就是時代產物下的一個特殊名詞。
從廣義上的角度進行分析,針對融媒體這個特殊詞匯來看,它的概念其實就是將所有包括媒介的相關要素進行融合,并通過匯集來實現對媒介之間的定義進行模糊,這樣通過邊界的模糊化處理來實現對邊界的剔除,就能夠實現對媒體的功能、形態、組織結構、傳播路徑等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因此,在廣義的理解上,對于融媒體而言,它其實就是以大數據技術的支撐來實現將所有信息內容進行有效組合,并產生一種新的媒體形式,而這種媒體形式就是為媒體產業鏈重新組合所產生的一種代名詞[2]。畢竟在該模式的構建過程中,它能夠實現將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與現行的新興媒體進行組合,同時,通過全新的渠道構建來實現整合應用,這時就能夠實現資源共享,并且也能對信息進行優化處理,更能實現利用不同的媒介以及傳播渠道來將不同的要素進行傳播,這時受眾群體就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將要素進行使用。除此以外,對于狹義的理解來看,其實就是將不同的媒介進行融合,然后以媒介的變化來實現質的提升,這時所產生的全新的媒體形態,就是融媒體的代表。比如,常見的電子雜志、APP客戶端、微博、微信等內容,其實都是融媒體的一種代表形態。
就媒體融合來看,其實我國也有著一定的積累。但是由于在研究的過程中,研究的內容以及切入點有所不同,所以這就直接導致了媒體傳播業界在針對媒體融合的理解上,沒有對其概念進行準確的定義。與此同時,對于融媒體來看,它并不是一種表象上的跨界融合,而是需要通過以技術支持為基礎,實現利用網絡平臺進行信息傳播。因此,想要實現通過特征探尋來將新舊媒體進行有效融合,那么在思考的過程中,不僅要實現對媒體的傳播渠道進行確認,更要對受眾群體的需求進行確認。對此,針對媒體融合來看,應該是一個動態發展的形式來進行運作的具體模式,同時在使用的過程中,也需要具備著一定的開放性。畢竟在融媒體的核心確認上,需要實現將所有的媒體形式進行融合,并且要凸顯出所有媒體形式的個性,更要保證所有媒體在應用的過程中,能夠以其自身職能的發揮來實現互動,這樣通過和諧共生來實現發揮不同媒體的作用,這樣就能通過質量保證的供給來提升群體的受眾度?;诖?,在訪談節目傳播方式的創新工作開展中,必須要打破過去體制機制下所存在的一些桎梏,而且要實現通過動態化處理來進行高效融合,這樣才能實現與時俱進。
依據現實的數據反饋結果來看,針對15周歲以上的受眾群體而言,在收聽廣播類節目的時候,針對節目類型的選擇類比來看,生活服務類、音樂類、實時新聞類節目整體的占比較高,而且針對一些趣味的娛樂節目來看,也不能夠與之進行比肩。但是隨著當前媒體環境的不斷改變,如何實現保障廣播訪談類節目能夠得以發展,則需要通過思考現實運轉的實際需求進行匹配,這樣才能通過從受眾群體的角度進行思考,從而才能使訪談類節目在傳播方式上,能夠通過優化創新來為自身的生命力供給提供保障,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提升節目的影響力,并使受眾群體能夠真正發揮自身的作用。例如,在進行訪談節目的傳播方式優化上,其實可以打破原有的限制,實現對既有報道的內容進行話題的選定,并在節目運轉的過程中,對流程進行革新,這樣通過全新定位,并實現對各項流程進行優化轉變,既能夠滿足傳統媒體傳播信息的要求,又能夠實現體現其特色,這時就能夠在生產鏈條的優化上,實現重新組合,并通過流程再造來進行處理,以此既能夠體現創新的內涵,又能夠使節目效果獲得提升,并且也能保證節目的傳播質量。
想要保證廣播訪談節目的傳播方式,在創新的過程中能夠取得積極成效,那么各個部門之間也必須要通過信息交流來進行有效討論,這樣才能在整體流程再造上,給予質量保障。比如,在話題選擇時,新聞部門的最前端,也就是采訪部門以及后端控制的編輯部門,必須要對主持人應用的話稿進行確認,而且要實現以受眾群體需求為主來進行信息采集,這樣通過高效的互動與溝通,并實現對營銷的概念進行確認,以此就能在整個活動的策劃過程中針對選題的申報、組織、實施進行全面整合。對此,這樣通過前期的努力,在進行節目制作與播出的過程中,就能夠實現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也可以在節目播出之后,通過細節延伸來進行共同探討,這樣進行優化處理,并在每一次節目結束后進行重新調整,就能夠取得良好的成績。
針對省級的主流媒體來看,作為傳統媒體,在節目訪談時,必然要完成很多的規定動作。因此,想要實現創新工作的開展,就必須要實現對宣傳類的任務進行優化處理。在現實基礎工作落實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聯動工作的落實來對資源進行優化整合。這時不僅能夠實現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將要播報的內容進行有序調整,而且也能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同時,通過有效控制來選擇合適的切入點進行應用,這樣就能有效提升其應用效果,并且也能通過經驗的積累來實現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質量保障。與此同時,針對一些重大的新聞事件來看,其實在進行訪談節目開展的過程中,其實與生產部門進行聯合,并實現對新聞時事要點進行跟進,這樣,通過對著力點進行深入,同時通過熱點進行發酵,則能夠有效喚起人們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這樣也能提升節目的效果。此外,對于一些社會的熱點與焦點問題來看,可以通過整合來進行系列播報,并使其產生規?;男?,這樣不僅能保證節目的傳播效果,并且也能使受眾群體樂于分享,這都有助于傳統廣播訪談節目的轉型。值得注意的是,對于一些直擊社會現象類的話題內容來看,其實可以通過整合來實現話題設置,并對一些具備著邏輯關聯性的小專題進行內容突出,同時,通過節目的包裝來進行話題回流,這樣也能夠以階段式的處理來實現內容分享,這樣在收聽與傳播的過程中,就能夠實現熱浪高潮的產生。
從訪談節目的傳播模式創新工作開展來看,是實現對其形式創新為主,還是以內容創新為主,一直是一個頗有爭議的話題。但就廣播訪談節目自身來看,它的內容在傳播上是以整個話題的應用為內核,而對于形式的選擇來看,是以表達方式的選擇來進行載體的體現。因此,從節目的構建來看,往往會以其結構方式、表達方式、節目樣式為主來進行確認。基于此,在全新的媒體背景下,針對節目的表達方式和構建方式來看,其實對其內容而言,也會產生不同的傳播效果。
近年來,很多媒體單位在進行重組融合的過程中,為保證廣播類訪談節目能夠實現適應當前時代的發展,均作了一些調整。這時,對于節目的傳播方式來看,已經由過去的線型式、閉合式,改變為立體式和開放式。同時,對于這類廣播訪談的節目而言,自身在樣式上其實也進行了改變[3]。因此,在受眾群體的反饋上,針對這種富有創造性的節目而言,每次在收聽時,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比如,在傳統的廣播訪談節目當中,一般會選擇利用報道來進行熱場,然后在每期節目的設置上,都會由話題延伸為基礎進行欄目的整合。但是隨著當前媒體的生存環境以及受眾群體的需求在不斷地改變,這時對節目的樣式進行優化,能夠為其傳播模式的創新提供保證。
為保證廣播訪談節目傳播模式的創新能夠起到積極作用,在欄目樣態的處理上,可以根據不同的主題內容來實現確定節目的傳播方式和表達方式。這時對于節目自身來看,在開口的處理上,則能夠實現以開放式為主進行整改,這樣既能夠保證傳統新聞播報的內容不受影響,又能實現以足夠的時間保留來進行充分的拓展,這時就不會受欄目化的制約而導致整個過程十分單一。與此同時,實現對受邀參與訪談的嘉賓進行話題探討形式的調整,不僅能夠實現讓嘉賓與收聽的受眾群體進行互動,也能夠通過這種形式來進行信息渠道的構建,這時就能對社會當中所存在的一些矛盾進行處理,更能夠實現通過這種形式使受眾群體在收聽的過程中,可以對當前的社會現狀進行了解,并且也能通過邀請受眾群體進入現場來進行活動的參與,然后通過這種形式來進行節目效果優化,這時不僅能夠提高節目的感染力,也能使節目的傳播反應效果更加優良。此外,針對訪談類節目的核心要素來看,近幾年來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采訪時的要素發生了變化,而且對于受眾群體而言,對于節目的樣式形態也有了更多的要求,所以在進行內容改變的過程中,為保證最終的傳播效果能夠更加優良,那么也需要以受眾群體為主來實現對傳統的結構模式進行整合,并實現以多元化的處理方式來使節目的樣態進行優化,這樣才能保證應用的效果。畢竟對于節目的樣態來講,在變遷的過程中,所反映的就是受眾群體自身的感受和所獲取的信息?;诖耍挥袧M足受眾群體的現實需求,才能使這種訪談類的節目發揮自身的作用。
針對融媒體時代的特性來看,它需要將內容與速度進行融合,這樣才能保證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因此,在媒體發展的過程中,想要保證廣播傳播工作的開展能夠適應這種模式的新要求,就必須實現對傳播的渠道進行有效創新。對此,針對當前受眾群體的現實需求來看,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他們的行為習慣已經發生了改變,如果讓受眾群體仍舊選擇傳統的傳播渠道,那么勢必會引起受眾群體的反感。基于此,在進行信息渠道的創新過程中,則可以實現利用移動客戶端、微信、微博來實現整合,這樣不僅能夠實現滿足受眾群體的現實需求,也能夠迎合市場的發展變化。此外,在進行重組與融合的過程中,為保證廣播訪談類節目在傳播方式上能夠更加貼合現實發展的實際需求,則需要實現在傳播渠道上與其他媒體進行有效整合,并通過學習與借鑒來實現打破固有的桎梏,這樣才能使廣播訪談類節目不再局限于直播間,從而實現走入更多的自媒體平臺中。這樣當其真正走入受眾群體的視野當中時,才能夠為其信息內容的傳播提供有力的保障。
對于節目渠道的創新來看,利用PC端口、移動客戶端、廣播等形式進行混搭,并通過信息內容推送來實現同步直播,這樣利用混合的渠道進行信息內容的傳遞,就能夠使不同的受眾群體,真正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從而實現對信息內容的使用。與此同時,對于節目結束之后所做的一系列的工作來看,也能夠實現將節目的視頻與音頻進行保存,并通過官方傳遞來實現發布。這時通過結構重整,并使創新工作的開展為傳播方式進行保障,那么就能夠使廣播訪談類節目在傳播的過程中,可以真正能夠匹配現實時代發展的特性,從而真正做到提高節目的影響力。
要想在融媒體時代的背景下,針對廣播訪談節目傳播模式進行有效創新,首先要做的就是對融媒體時代的特性進行認知,然后把握好受眾群體的實際需求,并以市場發展為根本進行規律的探尋,這樣才能對各項細節工作進行優化,同時實現打破原有的節目形式,以此通過創新工作的落實,真正做到在內容與傳播渠道上進行整合與優化,這樣才能使廣播訪談節目可以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