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宏
(廣東廣播電視臺, 廣東 廣州 510066)
在網絡媒體時代,新聞傳媒行業的發展面臨較大的挑戰,傳統新聞媒體運行過程中還受到來自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在當今網絡媒體時代,新聞媒體工作者需要從多個維度、多個方向來提高相關新聞信息在傳播傳遞過程中所具備的真實性、完整性,新聞傳媒企業不應當隨波逐流,過分注重新聞信息在傳遞過程中所具備的快速性,而應當在新聞傳媒領域樹立起相應的行業標桿,面對當前網絡媒體時代新聞信息在傳遞、傳播過程中質量良莠不齊的劣勢,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樹立行業權威,實現自身長遠穩定的發展。
傳統的新聞傳媒包含電視、報紙以及傳統的廣播電視臺等。在當今互聯網時代,隨著移動智能終端設備的全面普及以及網絡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人們可以借助手機、電腦快速了解相應的新聞信息,同時還可以結合搜索引擎檢索對應的目標信息,尋找特定的新聞內容,滿足自身在新聞收視方面的定向化需求。因此,網絡媒體進一步拓寬了人們獲取信息資源的途徑,同時也進一步打破了新聞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受到傳統時空因素的限制。此外,人們還可以通過新媒介、新媒體平臺根據自身的喜好關注對應的網絡公眾號以此來及時獲取自己喜愛的新聞信息,比如,可關注相應的公眾號、博主以及相關媒體工作室,確保人們在獲取新聞資料的過程中具備明確的方向。
人們在獲取相關新聞信息時也能夠結合完整的視聽環境,如結合彈幕、評論對相關新聞信息進行學習探究,實現人們精神思想的有效碰撞,加深用戶對新聞內容的學習理解層次。總之,在當今網絡時代,傳統的新聞傳媒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和完善,使得新聞信息的傳遞更加具備時效性,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渠道更加方便、快捷地獲取新聞信息,借助多元化的新聞播報形式滿足用戶多元化的學習需求,給予用戶更好的視聽體驗。但是網絡傳媒的發展也給當前新聞媒體行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具體來說,在網絡傳媒時代,隨著自媒體以及融媒體的發展,大部分傳統的新聞傳媒如電視臺以及主流媒體的發展陷入瀏覽量少,傳播形式過于單一的尷尬境地,從而使其收視率不斷下降。
結合網絡媒體對相關新聞信息進行傳播、傳遞能夠使得相應的新聞內容更加具備辨識度,人們可以通過自身的興趣愛好,結合現有的媒體途徑,選取更加具備可讀性的新聞內容,比如,人們在瀏覽相關新聞信息時可以通過檢索查詢特定的新聞內容,同時也能夠參照新聞評論來了解新聞事件背后的真實現象,因此,網絡傳播給予了新聞信息更加豐富多樣的屬性。此外,隨著當前大數據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革新,在網絡傳媒領域無論是新聞客戶端,還是相應的新聞APP均可以結合大數據資料分析用戶閱讀相關新聞信息的行為偏好,以此來向用戶推送定向化的新聞內容,即媒體平臺可以提前對用戶的閱讀行為進行分析歸類,如劃分為時政類、生活類以及軍事類、娛樂類,當相關領域出現重大新聞事件時,便可向相關人群推送識別度較高的新聞信息,滿足用戶定向化的學習需求。
并且,結合網絡媒體還能夠進一步實現對當前新聞輿論的引導,具體來說,在傳統的新聞傳遞模式下,新聞信息的傳遞傳播受到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人們獲取到的新聞信息具備片面性,從而不利于相關部門、機構實現對新聞輿論的正確引導,而通過網絡新聞媒體高效、快捷的信息傳遞方式,能夠迅速將碎片化的信息資料進行整合、分析,以此來給予群眾更加完整的收視體驗,實現對社會輿論的積極引導,但是在當今網絡媒體時代也存在大量的虛假信息,比如,部分媒體平臺為了獲取收視率、點擊率往往將職業道德、職業素養拋之腦后,并且在網絡媒體時代,受眾群體的綜合素質卻未得到有效提升,導致大量粗俗低劣的新聞層出不窮。因此,在當前的網絡媒體時代,無論是受眾群體還是新聞媒體工作者都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審美層次,擺正評論新聞的態度,正確解讀新聞。
網絡傳播對新聞傳媒的影響相對較大,首先,新聞傳媒平臺需要實現相應的發展革新,新聞編輯者需要對現有的新聞信息、內容進行有效整理、組織,新聞傳播的方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大部分新聞傳媒工作者借助網絡平臺,通過對數據的收集、整理便可實現對碎片化的新聞信息及時歸類、整合,同時,新聞編輯者也可以及時結合網絡大數據參考當前社會大眾的喜好來對定向化的信息資料進行編寫、制作和投放,但是在此過程中新聞傳媒者需要提高新聞信息所具備的權威性,并且保有基本的新聞媒體工作者的職業道德素養。新聞編輯者還需要在當今網絡時代完成對新聞信息快速、高效地整理,具體來說,網絡媒體給予了信息更加高效快速的傳遞渠道,能夠使得新聞信息在短時間內快速傳播,對于傳統的新聞媒體工作者而言,其更應當在當今多元媒體時代完成對相關新聞信息快速地解讀,并且標新立異,給出自身獨特的見解。在當今網絡媒體快速發展的時代,傳統新聞傳媒領域更應當對新聞信息的真實性負責,新聞傳媒要想長遠穩定地發展則應當樹立起相應的行業權威性,而不是在當今網絡時代跟隨多種媒體盲目發展,新聞傳媒應當采取揚長避短的策略,結合自身在傳統媒體領域長時間耕耘過程中所積累的用戶基礎以及樹立的權威,完成對相關新聞信息以及新聞品牌制作和打造,樹立起行業的權威標桿,以此來實現自身長遠穩定的發展。
優秀的媒體工作者應當從不同的視角以及相關新聞事件的本質發展規律出發,并且具備基本的洞察能力,在對新聞節目進行制作、編寫的過程中,須借助豐富的表現形式來滿足受眾群體多樣化的需求。具體來說,在對結構進行調整方面,新聞媒體工作者應當充分展現出個性化的特征,提高整個新聞媒體的吸引力,確保廣大的受眾群體能夠接受、認可相應的新聞信息,同時為人民群眾構建起相應的文化認同。新聞媒體工作者應當提升整個新聞節目所具備的靈活性,賦予新聞節目更加強大的生命力,相關作業人員需要在工作管理過程中進行不斷學習、思考,借助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實現新聞傳媒長遠穩定的發展變革。
新時代,新聞傳媒在發展過程中首先需要充分考量當今網絡媒體在信息傳播傳遞方面所具備的特征,比如,在當今社區文化快速發展的時代,新聞媒體工作者需要充分提高相關新聞信息所具備的適應性,結合多媒體平臺以及多類視頻軟件,通過建立官方公眾號優化現有的新聞內容,給予用戶更加完整的收視體驗;其次,在編寫相關新聞信息時,新聞媒體工作者還需要充分考量粉絲的意見,尊重粉絲所提出的建議,滿足粉絲的要求,及時對新聞內容的播報方式、編寫策略進行革新、優化,使得新聞傳媒在網絡渠道能夠快速發展,以此來樹立起良好的媒體品牌,獲取廣大受眾群體的信任。
具體來說,新聞傳媒平臺需要參考自身在網絡時代經營發展的實際需求,結合新聞傳媒的發展特征,盡可能選取在優勢的媒體平臺發布相應的新聞信息,如快手、火山、抖音等。與此同時,新聞媒體工作者還需要充分考量視頻平臺受眾群體的差異性特征,選取不同的新聞制作策略,優化當前視頻播放機制,比如,參照不同的媒體平臺來制作相應的媒體資源,在諸如快手以及抖音等相關短視頻平臺盡可能將碎片化的新聞信息進行整合、分析,將相關信息資料的類別進行更加廣泛的設置,提高對新聞信息投放管理的工作效率;與此同時,新聞媒體工作者也需要充分提高新聞內容所具備的質量,新聞工作者需要參照相關視頻平臺的新聞內容,參考不同平臺的受眾特征完成相關視頻資料的投放,確保新聞信息的投放具備精準性、高效性,以此來提高收視率和點擊率。
除此之外,在當今網絡媒體時代,新聞媒體工作者還需要充分掌握社區文化所具備的基本屬性和概念,盡可能讓普通人民群眾具備發出自身意見和聲響的機會,結合平民發展策略,提高新聞信息的受眾面,比如,在解讀相關新聞信息時,新聞媒體工作者需要充分參考群眾的建議,盡可能從群眾的角度出發,對相關新聞信息做出正確的解讀,借助群眾的眼光完成新聞媒體工作。但是在此過程中,新聞媒體工作者也需要及時給予群眾有效的引導,媒體工作者在當今網絡媒體時代應當肩負起引導人民群眾正確審美觀的重要職責,同時還需要避免網絡暴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新聞播報的質量和效率。
新聞媒體平臺在當今新聞傳媒行業需要充分借助當前社會上所具備的優勢資源,比如,新聞傳媒工作者需要放下過往的身段,與新媒體進行合作交流,與微信、QQ等平臺進行交流溝通,借助其龐大的用戶基礎提高新聞信息傳播傳遞的效率,比如,新聞傳媒工作者可以結合微信平臺上的公眾號,結合小程序來打造自身新聞傳媒品牌,充分結合用戶的興趣愛好特征、作息規律,推送其喜好的新聞信息。具體來說,相關新聞媒體工作者需要參考自身播報領域的特征,融入更多趣味性的內容,完成對新聞標題、封面、圖片的編寫、制作,迎合讀者的興趣;同時在推送相關新聞內容時,媒體工作者也需要結合大數據技術,統計當前網絡上不同新聞內容的播放量、閱讀量,分析出當前人們對相關新聞信息的學習興趣以及閱讀取向,以此來編寫定向化的新聞內容;此外,新聞媒體工作者也可以通過制作微視頻,豐富新聞傳播內容,使得新聞信息的傳遞不再停留于傳統的文字、圖片層面上。
新聞媒體工作者還需要合理選擇新聞文章的推送時間,參考受眾群體的年齡特征,完成對相關新聞信息的推送和投放。比如,針對軍事類、科普類的新聞信息,此類信息的受眾群體年齡相對較低,可結合網絡、用電高峰期,如21:00向其推送相關內容;又如,在推送諸如生活、娛樂類的新聞信息時,可以選取在19:00進行投放,而對于時政類新聞信息可以選取人們在午休或早高峰時間進行投放。因此,在當今網絡媒介時代,媒體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人們的碎片化時間來幫助其獲取相應的新聞信息,提高新聞信息傳播傳遞的時效性。
在新聞網絡時代,信息資料的傳遞更加具備開放性、互動性,新聞媒體工作者需要充分借用新聞媒體所具備的開放性優勢,實現對相關新聞內容的有效傳遞、傳播,相關媒體工作者需要加強與公眾之間的交流溝通,組建完整的交流溝通機制,提高傳統媒體平臺的發展維度和廣度。在當今多元媒體時代,結合現場新聞采訪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現場采播環節,工作人員可以借助網絡平臺,結合新聞直播的方式給予用戶更加直觀、形象、深刻的新聞閱讀體驗。新聞傳媒工作者需要充分考量相關新聞信息的內容結構層次,分析并且總結不同新聞信息內容在傳播傳遞方面所具備的特征,同時開放新聞評論功能,充分挖掘群眾的閱讀傾向,結合集思廣益的策略解讀網友評論,對新聞信息背后的真相進行分析、探討。具體來說,在當今網絡媒體時代,部分別有用意人員會對相關新聞信息進行添油加醋,夾雜自身的主觀意愿和感受,使得相關新聞信息缺乏正確性、完整性。在落實新聞媒體編寫制作的過程中,結合直播的形式及時借助受眾的實時評論,能夠幫助相關媒體工作者在總結相關新聞信息時參考群眾的建議,完成對新聞內容在文字題材以及視頻題材上的再次制作和編寫,使得發布出的新聞信息更加具備真實性、完整性。
新聞媒體工作者應當最大限度地拋開自身的主觀情緒,借助新聞直播的方式,盡量了解廣大網友的意見,完成對相關新聞信息的再次制作,充分遵循新聞制作、管理工作所具備的客觀性、真實性原則。此外,在組織相關新聞信息時,相關工作人員也需要充分考量新聞內容所具備的可讀性,排除自身的主觀意識,但是也需要及時協助相關部門機構發揮引導輿論走向的作用。在制作相關新聞內容時相關媒體工作者不能閉門造車,而需要充分借助網絡技術的優勢,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實現對相關新聞信息多維度的解讀。除此之外,新聞傳媒行業以及相關企業還需要打造自身的品牌,在網絡媒體時代,各類媒體平臺不斷顯現出,但是媒體平臺的質量良莠不齊,新聞傳媒企業更應當在當今繁雜的網絡媒體時代打造專屬品牌,盡可能在廣大的新聞傳媒平臺中樹立起全新的媒體形象,引領社會積極正確的文化價值。
總體來說,在當今網絡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受到了強烈的沖擊,與過往的工作運行方式相比,傳統媒體更加注重文字、圖片的傳播、傳遞。同時,傳統媒體更是借用了紙質閱讀的方式,使得整個信息的傳播更加具備人文氣息,傳統媒體的發展不應當完全將傳統文化元素完全拋除,具體來說,電子數據仍然無法取代紙質文檔所具備的人文精神內涵,傳統媒體也需要保留基本的傳統習俗,雖然在當今網絡化發展進程中傳統媒體需要面向無紙化、數字化領域進行發展革新,與傳統機械閱讀相比,結合紙質閱讀能夠給予受眾群體更加純真、良好的閱讀體驗,傳統媒體應當對現有的新聞信息作出正確解讀,保留部分紙質載體來滿足部分消費者定向化的消費需求,不應當在當前網絡媒體時代盲目隨波逐流,而應當結合自身傳統媒體發展運營過程中所具備的文化底蘊,實現文化輸出,做到精準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