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燕
(威海市廣播電視臺,山東 威海 264200)
播音行業發展初期為明確分工,分別設有電視記者、編輯、主持人以及播音員等不同崗位,不同崗位人員各司其職,共同打造良好播音內容,促進行業發展。播音主持人作為播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廣播節目中主要承擔介紹節目內容、把控節目流程以及調節節目氛圍等重要職責,因此,可以說播音主持人的主持風格以及其專業能力和專業水平是廣播節目是否能夠獲得市場的主要因素,因此,相關人員需要充分重視播音主持人的專業素養和個人能力。我國自進入信息化時代以來,群眾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樣化,多媒體的興起為廣播行業帶來了嚴重沖擊,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傳統的播音模式以及主持模式已經完全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如果相關人員仍然固步自封,不能實現其與時俱進和現代化轉型,則會被多媒體行業以及其它優秀行業搶奪市場,從而被時代淘汰,因此,為促進廣播行業的持續發展,播音主持人員應該提高對時代發展的敏銳度,在傳統的主持模式的基礎之上實現現代化轉型。從現階段我國時代發展形勢以及媒體市場格局來看,記者型主持人是播音主持人發展的必然方向,相關人員應該加強對于播音主持人員向記者型主持人轉型的重視程度,分析現階段播音主持人在轉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之上,結合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并具體落實,實現播音主持人的轉型,從而提升廣播節目收視率,實現廣播行業的持續發展。
在我國傳統的廣播節目當中,多數播音主持人在對相應的新聞內容進行廣播時,都是一味地進行內容輸出,忽略了聽眾以及觀眾的主體地位,導致播音主持人與觀眾的互動性不足。在新時代到來以前,播音行業作為人民群眾獲取新聞信息的唯一渠道,其在媒體行業中占據壟斷地位,因此,其對于播音主持人的要求就是能夠邏輯清晰且縝密地將播音內容傳達出去。進入多媒體時代后,受眾獲知新聞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廣,媒體規模越來越大,進行新聞信息傳播的節目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電視廣播節目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想要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之下爭奪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播音主持人必須采取相應措施帶動觀眾情緒提升節目整體親民性,才能夠留住觀眾,提升節目收視率。播音主持人由傳統的主持模式向記者型主持模式進行轉型能夠有效加強主持人與觀眾或聽眾的互動,在節目中凸出觀眾的主體地位,實現播音主持人與觀眾或聽眾的平等交流,能夠高效的提升觀眾對節目的滿意度,從而提升節目核心競爭力。
傳統廣播模式中,雖然播音主持人也會在實際廣播開始之前對節目內容進行梳理,從而提高節目整體規范性和條理性,但是相對來說仍然如一團亂麻,這主要是因為缺乏主持人和觀眾或聽眾之間的互動。主持人對節目內容進行整理時只能憑借自身的工作經驗進行,因此,存在較強的主觀性,主持人從主觀角度對節目內容進行規范,但是這種“規范”可能與觀眾的需求和想法并不契合,從而導致觀眾流失。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如果主持人能夠通過問答的形式與嘉賓或特定觀眾互動,就能夠更直接明確的對節目播出內容進行呈現,從宏觀角度來看,節目整體的條理性和規范性也就會更強。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只有保證內容輸出的準確性和高效性,才能夠融入市場,實現有效競爭。
傳統播音主持以播出新聞內容為主,因此,要求主持人語言精練、科學且客觀,但是從現在我國的時代發展形勢以及媒體行業發展形勢來看,完全傳統的單一且枯燥的播音語言已經無法獲取市場,因此,需要播音主持人加強對于語言藝術的應用。與娛樂節目不同,廣播行業內容輸出的主要方式就是主持人的語言以及主持人和嘉賓或觀眾之間的互動,因此,播音主持人的語言應用能力以及其語言藝術對播音節目的整體效果造成直接影響。基于此需要播音主持人在準確表達節目內容的基礎之上,對語言藝術進行豐富,摒棄傳統的單一且枯燥的播音方式以及語言運用方式,比如,在與觀眾或嘉賓互動時,可以適當應用積極的網絡語言或網絡“梗”與嘉賓或觀眾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以活躍節目氣氛。
想要實現廣播節目主持模式的轉型,首先需要主持人有自主向記者型主持人轉型的意識,但是根據相關工作人員調查,發現目前我國多數廣播節目的播音主持人雖然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以及豐富的工作經驗,但是其存在較為固化的傳統的主持理念,其不愿順應時代發展,進行主持模式的創新。雖然傳統的播音主持模式存在一定優點,但是從現階段市場整體發展形勢來看,傳統的播音模式是無法適應時代的,播音主持人想要充分發揮出其在廣播節目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理念的創新。明確記者型主持人在現階段媒體行業中的重要地位,進而自主進行轉型,摒棄其傳統的播音主持理念,順應時代發展,才能在時代的發展浪潮中不斷進步。
在廣播主持領域中與新媒體行業競爭,絕非是與新媒體技術劃清界限。在新時代,廣播行業想要與豐富的新媒體行業競爭,實現其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大信息技術的投入以及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在傳統的廣播模式以及主持模式的基礎之上引入新媒體技術和現代化技術。在接受新媒體技術以及現代化技術為廣播行業帶來的沖擊的基礎之上,更需要學習并應用新媒體技術,使新媒體技術成為播音主持的現代化助力,從而實現播音主持人向記者型主持人的轉型,實現傳統播音行業的現代化轉型和現代化建設。現階段我國多數廣播企業對于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不足,其不能夠意識到先進的現代化技術以及硬件設施在播音主持中的重要作用,導致其基礎設施老舊,無法發揮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優勢。
主持人的主持風格以及其專業能力能夠直接影響節目效果,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對于主持人專業能力的重視程度。傳統的播音主持行業對于主持人的要求只是其語言應用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但是現階段我國媒體行業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需要播音主持人在具備播音主持的專業能力的基礎之上,還要具有一定的采訪能力以及緊急情況應對能力等。根據相關工作人員調查分析,發現現階段我國多數播音主持人雖然具有一定的播音主持能力,但是由于其缺乏自發向記者型主持人轉型的理念,因此,其綜合素質相對不高。播音主持人能否實現成功向記者型主持人轉型,主要取決于播音主持人個人能力。首先,其需要充分意識到轉型在新時代的重要意義,然后全面分析傳統播音主持方式中存在的具體問題以及個人專業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結合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比如,加強自身對市場行情的把握能力以及對相關信息的整理分析能力等。
現階段我國多數廣播行業的相關工作人員以及播音主持人在實際工作過程當中,并沒有意識到主持模式的轉型的重要意義,加之其具有較為固化的傳統的播音理念和主持模式,不愿結合實際情況順應時代發展,對自身主持模式和主持風格進行創新與改進。這需要廣播行業管理階層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結合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措施,提升各播音主持人對于主持模式轉型的重視程度,將播音主持模式的轉型作為主持人在行業規劃的重要目標,確定播音主持模式轉型在廣播媒體行業中的重要地位。
廣播記者的主要工作職責是對新聞事件進行采訪,收集一手材料后,合理謀篇布局寫作新聞稿;廣播節目主持人主要根據節目的特性,合理組合節目內容,將各個記者采寫的新聞播出去。記者型廣播節目主持人是兩者工作職責的融合,身兼兩職,不能厚此薄彼,在業務層面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因此,首先從思想認識上進行角色轉換是實際工作層面進行角色互換的前提,如果廣播節目主持人在思想上抵制或害怕角色互換,覺得角色互換后工作會變得更加繁重,壓根不想去從事記者的工作,那么再優秀的廣播節目主持人也不可能當好記者型廣播節目主持人。新時期廣播節目主持人既要學會充當記者,調查采訪新聞事件的全過程,又要充當主持人,控制節目的大局。在這個“內容為王”的時代,記者型廣播主持人在節目中的雙重角色使得他不只從記者或主持人單方面來考慮問題,而是要從全局出發,既要思考新聞事件采訪的技巧,又要對新聞寫作謀篇布局,最后還要考慮如何在話筒前全面的呈現給聽眾。
想要實現播音主持人向記者型主持人的轉型,需要對播音模式進行更新,在傳統的播音模式的基礎之上,加強對于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主要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1.首要管理階層加強對于播音模式轉型的重視程度,加大播音模式轉型的資金投入,緊跟時代潮流,對基礎設施以及硬件設施進行更新換代,提高播音相關設備的先進性和靈活性。同時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措施,定期對播音基礎設備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其運行異常,需要第一時間找出具體原因并維修,實現播音主持的與時俱進;2.摒棄傳統的單一的播音主持渠道,可以通過相應手段豐富播音主持的播放形式,播音主持節目也可以通過手機端或電腦端進行播放,從而拓寬市場,擴大受眾范圍;3.通過新媒體技術實現主持人與嘉賓或觀眾的遠程互動和溝通,可以根據節目具體類型以及實際情況在節目播出期間開通互動平臺、留言平臺或者電話熱線等。
提高主持人專業能力,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1.需要管理階層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措施,明確主持模式的轉型在播音主持節目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強播音主持人專業能力和其自身利益之間的關系,帶動播音主持人自主進行專業知識學習并積極進行播音模式的轉型;2.全面分析現階段播音主持人在主持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以及其專業方面的不足之處,制定針對性的培訓措施并進行定期考核,使播音主持人在具備傳統的主持理念和專業知識的基礎之上學習記者型主持人應該具備的能力;3.加強同行業之間的橫向交流和溝通,在交流中實現共同提升和共同進步。
現階段我國多數播音主持人無法實現轉型,充分發揮出記者型主持人在廣播行業中的重要作用,主要就是其對于記者型主持模式的重視程度不足。基于此,相關人員應該加大宣傳力度,使播音主持人明確播音主持模式的轉型是播音主持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實現傳統播音主持模式與記者型主持模式的有機融合,才能夠提升節目整體效果,促進播音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記者型廣播節目主持人的出現是廣播媒體根據自身優勢,為了增強競爭力、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時代發展趨勢、制作出更多更好廣播節目的一種有益探索,推動了整個廣播行業的快速發展。記者型廣播節目主持人的“記者”與“主持人”角色的互換徹底打破了傳統廣播記者和廣播主持人的界限,有效地提高了廣播節目的傳播效果,更好地滿足廣大聽眾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