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銀
(山東省鄒平市好生小學,山東鄒平 256200)
香椿樹在我國分布比較廣泛,香椿芽被稱為長在樹上的蔬菜,只要用手掰下來就行了,怎么能種出香椿芽呢?其實香椿芽有兩種:一種是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春天從香椿樹上掰下的香椿芽;另一種是我們大家比較陌生的——用香椿樹的種子種出的香椿芽(香椿芽苗菜)。很多人認為香椿樹從來不開花,不結果,哪來的種子呀?其實老的香椿樹頂芽是混合芽,只要樹齡在七八年以上,不掰頂芽就會開花、結果、長出種子。掰頂芽的樹和不掰頂芽的樹形成一組對比實驗,香椿樹不開花的原因一清相成對比,探究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的區別;如果在校園中種一片香椿園,每一位老師、學生、家長都能看到香椿樹的花、果實和種子的變化過程;開花的香椿樹進入生殖生長階段,不再長高——“封頂”,掰了頂芽的香椿樹長出很多徒長枝,不斷往高處生長;用種子種出的香椿芽和從樹上掰下的香椿芽形成對比,探究兩種香椿芽的區別;利用種子繁殖香椿苗和扦插、分株繁殖香椿苗無土栽培香椿芽苗菜生物角,人人都可以經歷種出香椿芽的過程體驗無土栽培的樂趣。
(一)學生利用實地考察和網絡調查的方法了解當地香椿芽的生產情況。
(二)通過對比觀察,推測香椿樹不開花的原因;在春季選擇兩棵七八年以上樹齡的香椿樹,一棵掰頂芽,一棵不掰頂芽(也可以在一棵樹上選取一半枝條掰頂芽,一半枝條不掰頂芽),認識香椿樹的頂芽優勢、頂芽是混合芽、側芽是葉芽,利用對比試驗驗證推測的正確性。
(三)香椿樹開花后進入生殖生長階段,不開花的香椿樹只有營養生長,了解香椿樹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觀察香椿花的特點,認識徒長和“封頂”現象;追蹤觀察香椿花、果實、種子的變化過程,培養跟蹤研究植物的興趣和能力。
(四)獲得香椿種子以后,經歷種出香椿芽的過程,體驗無土栽培的樂趣。設計推銷方案,在家長會上拍賣教室內種植的香椿芽苗菜;學生回家,建立家庭陽臺小菜園:無土栽培香椿芽苗菜。
(五)觀察種出的香椿苗與扦插和分株得到的香椿苗的根系,認識主根與側根,網絡調查有性和無性繁殖的不同之處。
(六)向有關職能部門建議:用香椿樹做景觀樹和行道樹,讓更多的人能看到香椿樹的花、果實和種子。
(七)科學探究活動與當地盛產香椿芽的特色、學科教學、研究性學習相結合。將種植香椿芽苗菜的勞動技術教育引進校園、教室、家庭,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在潛移默化之中培養了熱愛家鄉、熱愛勞動的道德情操。學生利用感興趣的活動,研究香椿樹一生的生命歷程,培養跟蹤研究植物的興趣和能力。
該活動主要包括:分組對比實驗——香椿樹為什么不開花、香椿樹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香椿樹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的區別;及時采摘香椿樹的果實,收獲香椿樹的種子;在教室開辟無土栽培香椿芽苗菜生物角,在家庭陽臺上開辟香椿芽苗菜小菜園。
該活動的難點是活動周期較長,從探究香椿樹為什么不開花開始,依次經歷香椿樹開花、結果、種子成熟、種出香椿芽、種出香椿苗、分株繁殖香椿苗等活動,活動時間大約一年。不過,學生對這些課外科技活動都非常感興趣,而且大部分活動以觀察、調查、收集資料為主,難度不大;只要校園中有一棵或幾棵七八年樹齡以上的香椿樹,就可以做香椿樹為什么不開花的對比實驗;只要香椿樹開花,有了香椿樹的種子,就可以在教室內開辟種植香椿芽生物角,人人都可以參與研究香椿樹一生的生命歷程,堅持完成一個周期的實驗探究。
該活動的重點是引導、鼓勵學生控制好變量制定分組對比試驗活動方案,并在收獲香椿種子后用無土栽培的方法,種出香椿芽(芽苗菜)。
該活動創新點是科學探究活動與當地盛產香椿芽的特色、學科教學、研究性學習相結合,將種植香椿芽苗菜的勞動技術教育引進校園、教室、家庭,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在潛移默化之中培養了熱愛家鄉、熱愛勞動的道德情操,研究香椿樹一生的生命歷程,培養跟蹤研究植物的興趣和能力。
該活動要到香椿種植區或農戶調研,要到香椿芽苗菜種植戶學習芽苗菜種植方法并咨詢有機香椿芽苗菜生產標準,要在學校開辟香椿種植園并繁育香椿優良品種,在教室建立香椿芽種植生物角,在家庭陽臺建立香椿芽苗菜小菜園。
1.活動研究方法
考察法、觀察法、調查法、資料收集法、對比實驗法,行為引導教學法,堅持面向真實的世界而學習的原則。
考察法:考察當地香椿栽種面積,香椿品種,產量,種植標準,市場供應情況等。
觀察法:觀察農民采摘香椿芽的辛苦勞作,觀察大棚香椿在反季節生產中的作用,觀察當地繁殖香椿樹的方法,觀察綠色高等植物的六大器官,觀察蔬菜工廠中現代化的種菜技術。
調查法:調查當地香椿芽種植戶為什么香椿樹不開花和香椿樹不用種子繁殖的問題,調查香椿芽產量低市場供應時間短的問題,調查有機香椿芽的種植規范和落實情況。
資料收集法:在網上搜集資料,到圖書室查找有關書籍,請教老師和專家,了解香椿樹不開花的原因,香椿芽苗菜的種植方法的問題。
對比實驗法:利用分組對比試驗探究香椿樹為什么不開花、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的區別等問題。
設計具體的行動方案,使活動有條不紊、有章可循。可以對實驗結果進行預設,同時對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后果進行預測,并提前做好準備,防患于未然。要利用家委會、家長會等擴大活動影響,取得家長對該項活動的支持。
2.活動過程和步驟
(1)物質準備:提前兩年在校園中種上幾棵樹齡在七八年以上的香椿樹,作為學校的“種出香椿芽”活動基地;為四到六年級20個教學班購置80個芽苗菜種植盤和灑水壺,為建立班級“種出香椿芽”生物角做好物質準備。
(2)進入問題情境階段
確定子課題
確定“種出香椿芽”活動主題以后,教師創設情景,鼓勵學生們紛紛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經過師生討論篩選,確定以下問題為此次活動子課題:
a.香椿樹為什么不開花?香椿樹有根、莖、葉營養器官,但是為什么見不到香椿樹的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這與掰香椿芽有關系嗎?引導學生設計分組對比實驗:在早春選擇兩棵生長勢差不多、樹齡在七八年以上的香椿樹,一棵掰掉頂芽做菜吃掉,一棵不掰頂芽;到五月中旬不掰頂芽的香椿樹的每一根枝頭幾乎都會開出一大串圓錐花序,上面開滿了白色花瓣的兩性花,清香四溢,招來不少采蜜的蜜蜂;掰掉頂芽的香椿樹,側芽會萌發,而且長得很茂盛,直到秋天落葉也沒有開花。教師借機講解:香椿樹是綠色高等植物,當然具備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但是,它的生殖器官都孕育在第一茬嫩芽(頂芽)里面,春天頂芽先抽枝長葉再開花結果,頂芽被掰掉以后側芽才會萌發,但側芽是葉芽不會開花結果(香椿樹的頂芽是混合芽,有頂芽優勢,側芽是葉芽)。這就是香椿樹不開花的原因。所以,七八年樹齡以上的香椿樹保留第一茬香椿芽(頂芽),就會開花,結果,長出種子。
b.開花的香椿樹和不開花的香椿樹有什么區別?繼續引導學生追蹤觀察做為什么不開花對比實驗的兩棵香椿樹,學生會自然發現:開花的香椿樹會“封頂”——不再往高處生長;而不開花的香椿樹長滿徒長枝,枝繁葉茂。這就是植物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香椿樹開花以后,光合作用制造的營養主要供應花、果實和種子,進行生殖生長,而供應根、莖、葉的營養減少,營養生長變得很緩慢;沒有開花的香椿樹制造的營養全部供應根、莖、葉的生長,營養生長旺盛,枝繁葉茂。
c.種出香椿芽苗菜。秋天,香椿樹果實成熟,一串串蒴果高高地掛在枝頭,要搶在果實變黃還未開裂的時候進行采摘,以防果實開裂種子飄落造成損失。香椿樹成熟的果實叫香鈴子,如果不及時采摘,一顆顆香鈴子會朝上開裂,露出果實里面的種子,香椿種子輕薄有膜質的翅,像一條小金魚,隨風一吹就會飄落到遠方。果實采收以后要及時晾曬、脫殼,種子曬干后妥善保存。有了種子就可以種出香椿芽。
怎樣才能種出香椿芽(芽苗菜)呢?可以用塑料飯盒,塑料篩子來種香椿芽,不管用什么容器,都要注意容器底部要有小孔,容器內不能有積水。我們學校有很多廢棄的塑料檔案盒,下面我們就用檔案盒來種植香椿芽。
首先,浸泡香椿種子并催芽。先將香椿種子放入50攝氏度的熱水中(這樣能燙死種子上的病菌,但要小心,不要燙傷自己、燙傷種子),并不斷攪拌,使種子受熱均勻,直到水溫降到30攝氏度以后,漂去浮在水面上的種翅和不飽滿的種子;然后再換用清水浸泡一天;最后將種子包在干凈的濕毛巾內催芽,催芽溫度在20~25度之間,每天用清水淘洗一兩次,大約經過兩天時間,種子長出1~2毫米長的種芽就可以播種了。
然后,播種。先將檔案盒清洗干凈;將用開水燙過的毛巾折疊平鋪在盒子底部;再在毛巾上撒一層已經發芽的種子;最后用噴霧器或者細孔灑水壺往種子上灑水,只要能濕透毛巾就可以了。檔案盒要蓋好,甚至用大方便袋罩起來,這樣能保持種子濕潤,減少每天往香椿芽上噴水的數量。
播種以后,將香椿芽放在15~30攝氏度的室內,溫度在20~25度最好,如果能曬到陽光香椿芽會長得更好,每天至少要噴灑三次干凈的自來水,早晨、中午、晚上各一次。灑水的時候可要小心呀,別把幼苗沖倒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你的精心照顧下,香椿芽會快速成長。
在20攝氏度左右的環境中,播種后15天左右,芽苗高度長到10厘米以上,種皮完全退去,子葉完全展開,就可以開始收獲了。將芽苗菜連根拔起,拿幾棵聞一聞,真香啊!嘗一嘗,味道好極了!綠色有機蔬菜就是不一樣!
哇,香椿芽的根鉆透了三層毛巾!真可惜啦,這些根也是可以吃的,現在留在了毛巾上,這造成了很大的浪費,而且這樣的毛巾也很難清洗干凈。收獲以后,如果要繼續種植香椿芽,一定要用開水把檔案盒和毛巾燙洗干凈,然后把毛巾曬干,把毛巾上殘留的菜根弄干凈。你能用更好的方法種植香椿芽嗎?(用鋸末或沙子代替毛巾可以嗎?)
半個月的勞動沒有白費,終于收獲了。可是,這種小小的香椿芽怎么吃呀?吃法嗎,跟樹上的香椿芽一樣,而且香味更加濃郁,口感更加清爽。怎么樣,趕緊行動吧!
科技教育活動可以以班為單位,由班主任負責活動的實施,每個級部的科學教師負責本級部技術指導,每個小組探究以前要制定出子課題的研究目標和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案。班主任老師和科學教師要對每個小組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要避免學生的探究性活動進入盲目學習和無人監管的狀態。
(3)實踐體驗階段
各小組根據自己制定的子課題研究方案展開探究,探究過程中要做好記錄,搞好信息的搜集和整理。班主任老師要加強指導和監督作用,要與各小組反復修改子課題研究方案,保證每一個方案切實可行,保證每個子課題的研究過程都能落到實處。
(4)撰寫子課題研究報告,匯報交流
通過這次“種出香椿芽苗”科學探究活動,同學們的熱愛之情油然而生,活動中學生增強了長期跟蹤研究香椿樹的興趣和能力,各小組要把自己的研究過程整理好,然后進行匯報和交流。